语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千世界,纭纭众生,谁不为“五斗米”而奔波劳碌呢。在这“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你肯定经历过许多事,也见识了不少人。而这其中又有多少人可以成为自己的朋友,甚至无话不谈的知己呢?
也许经过多年的打拚,你已有所成就,不再为自己的衣食住行而烦忧。但空虚寂寞的心灵又有谁来安慰呢?
其实人都是感性动物,除了物质方面的需求,还更需要精神方面的勾通与交流。基本的生存满足以后,自然就会追寻更高层次的心灵愉悦与精神享受。而这种精神层面的东西似乎比物质的追求更难以企及。千金易得,知己难求也难怪会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千古咏叹的主题!
曾经曾经,对唐朝的陈子昂非常难于理解,一直认为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儒生是个装腔作势、善于夸夸其谈的家伙,是个“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不知天高地厚的“自大狂”。但经过无数人事的洗礼与纷扰,自己才慢慢参悟其“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那近乎泣血的悲凉心境。
尽管笔者非常平凡普通,但追求真理的脚步却从未停止。自己也不止一次地听过“缘是天意,分是人为”的智者解说。但我始终认为,知己实在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恩典与赏赐,是上苍施惠于人间的不可多得的精灵。而在这茫茫人海之中,自己真的能够得到上天的厚爱与垂青,真的能够酒逢知己千杯少、高山流水遇知音吗?
微斯人,吾谁我与?!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梓卿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进入梓卿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褦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