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苹果不甜但贵,只有极少数的人有幸能买到甜的苹果。可气的是,谁使苹果不甜了,谁使苹果涨价了,查不到找不出,只好怪到苹果本身。苹果的这一胡闹行为激起了公愤。为了替许许多多无辜的人们打抱不平,我和张老师联手写了一篇充满斗争精神的缴文,用了不少的脏字和粗话,来谴责苹果的卑劣行径。这篇大逆不道的文章一登墙头,立刻深得人心,反响强烈,受害者们一致拍手称快,到处打听作者的来历。我和张老师一下子声名大噪,成了热门人物,获得了不少的青睐和赞誉。乡村时事记者很想对我们进行独家专访,但鉴于我们的作品基本上与时事无关,只得装聋作哑,静观其变。正当我和张老师开始觉得飘飘然的时候,忽然有一个乞丐无声无息地出现在墙头前,伫视良久以后,在我和张老师的代表作上抛了一堆大便,作为对这一篇佳作的最后评价。
“我们得为社会做贡献,为社会做贡献首先得为咱们村做贡献,为咱们村作贡献首先得为咱们自己做贡献,为咱们自己做贡献首先得为我自己贡献,能够为自己贡献的,就是得赚钱,现在最好的出路,就是卖苹果赚钱。”老好人张老师这样说。
我举手赞成他的话就像举手赞成枪毙他一样真心诚意。
于是,张老师为了自己发财卖苹果,我就成了他同流合污的稻草。
确切的说,是张老师自己成了自己的稻草。
因为张老师心里,肯定对我打了不下十万八千个问号。
而这一点上,他确实是明察秋毫,极富洞察力的。
那一天,当一村妇来我们这里买苹果时,她问:“哪边甜啊?”
我瞧也不瞧的,指指右边的。
后来张老师过来了。村妇又问:“哪边甜啊?”
他瞧也不瞧的,指指左边的。
“可刚才他说右边甜啊。”村妇惊讶的说。
张老师立刻反手给了我一个嘴巴子,“妈的,这是贫农女社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你哪能好骗她!”
……
……
-全文完-
▷ 进入秦儿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