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听鸟鸣
昨夜,又听到那只鸟鸣了,有时,我也怀疑,那真的是鸟鸣声吗?在这南方的工业小镇上,还有鸟吗?
记不清第一次听到鸟鸣声的确切时间了,a大概是八年前吧?也是在一个失眠的夜晚,子夜时分,当清脆的啼声入耳的时候,我怀疑那是附近工厂机器的噪声,可是那只鸟不服气,一声接一声地啼着,似乎在问我,“噪声有这样细碎柔和吗?噪声有这样清丽悦耳吗?”可是我纷乱忙碌的大脑没有功夫去理会它究竟是一只鸟唱出来的还是一台机器吵出来的。
后来,当我一次又一次失眠的时候,在子夜时分总能听到那清脆的声音,我不再怀疑了,那真的是一只鸟在歌唱,是一只鸟。我认真地听着那鸣声,有点像是“姝丽——姝丽”这样的几个音节,可听着听着我便觉得那音节似乎更接近于“子归——子归”,越听越像。广东有子规鸟吗?我不知道,我以前甚至怀疑今天的广东有没有鸟,更何况是子规鸟呢?然而,一想到子规鸟,所有关于它的记忆已纷至沓来了,最先涌入脑海的当然是与子规有关的宋词了。
“……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据书上说:子规,又叫杜鹃。传说是蜀帝亦或望帝杜宇幻化的,李商隐的《锦瑟》中就有“望帝春心托杜鹃”的诗句,所以它又有一个别名杜宇。“子规”这个名字是因鸣声而起的。其实杜鹃鸟的鸣声有许多种,因地而异。“子归”是一种,“不如归去”是一种,“布谷”也是一种,“割麦插禾”又是一种,在我的家乡,人们就把鸣声为“割麦插禾”的鸟叫“割麦雀”,我个人的感觉,割麦雀的鸣声其实更像“割麦割禾”,我不知道是我的听觉出了错还是人们有意把它的鸣声听成“割麦插禾”。想来各个地方各个时代的人因杜鹃鸟的啼声产生的感觉,也大概与我家乡的人听到割麦雀的啼声就盼望丰收的情况差不多吧。农民希望一分耕耘能有一分收获,鸟雀的啼声就成了悠扬的“割麦插禾”。而旅居在外的人别有怀抱,杜鹃当然不会催归,只是鸟鸣客子心更忧,思归情切,所以鸟的啼声也就成了凄伤的“子归!子归!”“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了。这也大概是我深夜听到鸟鸣声的时候,总觉得它的啼声应该是“子归——子归”的缘故吧?
我到广东打工已九年了,九年中仅仅回过三四次家。不知不觉中,家就成了一个暂时的旅舍,因为归家时间短促,路途困顿劳累,回家也渐渐成了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而今年,我就没有完成这项任务。还好我没归去,不然,也像人家一样被冰雪冻在路上,封在车里六七天,又冷又饿又挤空气又臭,想想我连春节也算在里面最多才能请到半个月的假,就这样在路上渡过了?冤啊!一个被雪封在路上的朋友说他一个星期花掉了一千四百多元,一碗快餐面五十块,吃起来剜心一样痛,又不能不吃,而且还早上吃中午吃晚上吃,吃到后来闻到那气味就想呕吐。还好带了点钱在身上,如若不然,只怕会冻饿而死,现在想起来简直是在做恶梦。
我想,如果我在外头春风得意,或者我也不会很想家,更不会难回家。可是九年都快过去了,九年!青春渐渐在流水线上,在机器零件上耗干,少年的理想遥远难及似乎已成幻想,别说理想了,甚至连安身立命的钱也没有挣到,更别提发财了。而死亡,许多苍蝇蛆虫的大餐的死亡如在目前,我的未来会有光明吗?不要怪我的内心如此阴暗,我的快乐在哪里呢?在小说里在电视里在周末商场里在街头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在商店门口扬声器震耳若聋的摇滚乐里?是也不是,快乐是别人的,看着别人快乐快乐也就是我的,别人的快乐成就了我的快乐?除此我没有别的快乐了吗?还是有的,我真正的快乐是在故乡在故乡的绿水青山里在林间画眉麻雀的翩翩轻舞上在家里的鸡鸭猫的眼睛里在厨房腊肉咸鱼的香气里在思念家乡的淡淡忧伤里,快乐在忧伤里忧伤是快乐的。
昨夜我听到鸟鸣了,昨夜我看到故乡的麻雀了,那只翅膀还未硬的麻雀那只看不到窝的麻雀那只蹲在地里等待第一缕朝阳的麻雀,我看到了看到了那些牵动我心的麻雀。
昨夜我看到那只麻雀了。
英语老师在教室里朗诵着课文,边读边走着,怡然自得,一只麻雀从窗口飞进来,跳跃着落到老师的讲桌上,也是怡然自得的,跳了几跳,又落到了讲台上,再飞到窗户上。它飞得很低,飞途极短,几乎全是跳跃式的,它的身子很小羽毛已差不多丰满了,这是一只才飞出窝的麻雀,翅膀还没硬呢,小小的心已迫不及待要探究窝外的天地了。它在窗户上唱着歌,很得意,似乎要飞走了,又弯着头看看学生们,转过身子跳到靠近窗户的一张学生桌上,那个学生一伸手就把它抓住了,它大叫起来,正在朗诵的老师回过头来,那个同学赶紧伸开手,它立即飞了起来,跳到窗户上,跳了出去,很快就跳到树上去了。
昨夜我看到那只麻雀了。
冬天的凌晨,被早操的预备铃声惊醒,宿舍里的灯亮了,一翻身,还在半卧半起间就看到一只麻雀蹲在窗前,脑袋弯插在翅膀里,大概是受到灯光的刺激了吧,小小的脑袋活动起来,转了几转,向窗外看着,外面一片漆黑,天还没亮呢。同学们纷纷忙着起床洗脸刷牙,不断有人在那只麻雀面前走动,麻雀有时避一避,有时动都懒得动。这只麻雀一定是白天飞进来玩,误了时间,没来得及在同学们关门窗之前撤走,就这样不小心被囚了起来,于是只好在宿舍过夜了。它望着窗外,窗外黑黑的什么也看不见,它是在找它的窝吗?它的窝在哪里呢?宿舍前的柳树上还是宿舍后的桂树上?
昨夜我看到那只麻雀了。
星期日的上午,我匆匆在通向学校的田间小路上走着,因为是初三,学习压力大,星期天下午是要上课的。不经意间,看到一只麻雀伏在地边上。本来已超过了它的,我又迅速退了回去,走近它。是一只活的麻雀,我朝它走近走近,它眼珠转动着,身子却没有动,它一定冻坏了,它的筋骨不听它的使唤了。我伸手抓起它,把它捧在掌心里。它站不起来,蹲在我手上,只有两颗明亮的眼睛眨着眨着,像是要说话。我用一只手握着它继续前行,我想把它养着。走了没有多久太阳就出来了。快到学校的时候,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太阳照在身上暖和和的。终于到了学校。到了宿舍,我把行李包丢到床上,张开手看看麻雀,它站了起来,行动有点迟缓。我把它放到窗户上,想看看它还有多大的活动能力。它先是站着,然后慢慢地走动,走了几步,唧唧叫了两声,忽然拍拍翅,飞了起来,飞走了。
昨夜我听到鸟鸣声了,昨夜我看到故乡的麻雀了,麻雀在飞在教室里飞在柳树上飞在桂树上飞在我的心里飞,我就是一只麻雀在飞,虽然我的翅膀一直很柔软虽然我总是遇到羁绊虽然我常会被寒夜的冷空气冻倒,但翅膀还是会长硬漫漫长夜会过去太阳会出来,我一直飞不停地飞不懈地飞终究会高飞。
昨夜我看到故乡的麻雀了,昨夜我听到鸟鸣声了。鸟鸣在寂静的夜里在我的枕畔在故乡的麦地里在学校的树梢上在唐诗里在宋词里在游子的心坎里。
听听吧,那只鸟在歌唱我在歌唱,在子夜歌唱在黑暗中歌唱在荆棘里歌唱在希望中歌唱在过去歌唱在将来歌唱!
-全文完-
▷ 进入曉露寒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