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我记忆的树倒下了梦月星梦

发表于-2008年04月04日 中午2:02评论-0条

那天是元月26日是放寒假的日子。下午回到了家中进了门便看见院子里横七竖八的躺着长短、粗细不一的树枝的残体,有三根被截的圆木,这是杨树的主躯干,它已经在那里长了二十年。记得那是我三岁时家里盖了三间瓦房,父亲买了几棵小树苗栽在了门前院子的南北两侧,专为夏天遮挡阳光以保持室内凉爽而栽的。父亲经常给它浇水,防虫害,它们长势一直很好,没有几年的工夫就长到碗口粗了,也就确实起到了遮蔽阳光的作用。这十几年来它为家里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尤其是秋天父亲把玉米拧成簇搭在比较粗壮的枝上,深秋用它的叶子来烧炕,灰可以用作肥料撒在地里。由于94年家里又在前院盖了三间平房,把其余几棵都砍伐了,只剩下了这一棵一直长到现在,可今天我却看到它以另一种姿态横躺在了地上,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有想哭的欲望和冲动。父亲是叫来了专门伐树的人把杨树砍伐了,他们把这棵树的全部木料都买下了,一共给了父亲320块钱,他们用马锯把它枝解了。我相信杨树当时一定感到很痛就像我现在的心情一样。这些年它是看着我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长成了大人,我也是看着它从一棵弱不经风的小树苗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我们是看着伴着对方一天天长大的。

我不知道父亲出于什么考虑把杨树砍伐的。晚上我和父亲在炕上看电视的时候提到了这棵树。我就问父亲“怎么把杨树给伐了呢?它可是你亲手载的,都长了二十多年了,我下午刚刚数了一下有二十个圈。”父亲说:“我也想让它多长几年,可眼下这情况,眼看就要到了年底,说不上再过几天就有人来要债了,秋里犁地和播种的钱都还欠着人家的,再说这过年还得买些年货,可现在家里一点积蓄都没有了,借钱也困难得很,过了正月你和锦荣的生活费也得些钱。虽然这树卖得这点钱不能从根本上经济困难,但至少也能缓解一下生活急需。你注意了没有,那树确实也不行了,树皮已经大面积脱落,今年夏天的时候它的叶子就开始变黄变枯了,脱落了,别的树的叶子才开始变黄的时候它的叶子就已经落完了,树身里也生了不少的虫,上面的几个大枝都干枯了,如果不及时伐掉,哪一天刮西风的时候就会把它吹断,可能就会把房上的瓦砸烂。即使不伐它也没有几个年头可活了,我是看着它长大的,从手指粗长到现在盆口粗这不容易,我也不忍心。前几年几乎家家院子都有树,现在人家都盖了新房,把树都伐光了,咱周围就只剩下咱家这棵杨树了,病虫全都集中到它的身上了,如果现在不伐它明年可能就会让虫把它掏空,到那个时候可能就没有人要这木头了,即使有人要也给不上价,趁现在还看得过眼就把它伐了算了。”父亲说的这些全都是实情,我也注意到了也想到了,可我就是舍不得。父亲接着说“我知道你的心里舍不得,我也舍不得。这树是我一手护大的就连你一样,我是看着你们兄妹三人和这树一起长大的。可总有一天它是要被伐的。邻近的几家嫌树上招引知了,秋天落叶又多,天天得扫,人家嫌麻烦就早都把树伐了卖给了别人。人家把木头拉去锯成板再加工成各种家具给咱出售,那些小的枝条用机器打成碎沫做成三合板或其他东西,咱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了。明天人家可能就要来拉木头了,人家不要的枝条我都劈成了柴。这树是我当年一手载的现在也是我帮着别人给毁的,可总比眼看被虫吃了强。现在人们都为了扩展地方建新房都把树砍的砍伐的伐,大的不说小的也留不住。城里的人就只种些花草之类的小植物,这也难怪城里人爱去山村旅游。”

我想起了有关树和我的一切,这棵参天的杨树就这样走到了自己生命的尽头。我想它肯定也不愿离开我家,它陪我度过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在那多少个风雨交夹、雷鸣电闪的夜晚它是多么的勇敢和坚强,可现在可它却是另一种姿态。于是我想起了记忆里给我印象最深也最早的是家乡一棵苍老的桑树。听父亲说那是村里一户老农在60年代在自家窑洞前的空地栽的,到了70年代中期已陆续有家户挪出了窑洞住进了新房,到了80年代初村里所有的家户都搬出了窑洞。为了充分利用这些窑洞村委会决定把这块地方建成了一个砖厂,效益非常好。由于这棵桑树长的位置没有碍事也就把它留了下来,它的长势一直都很好。那时村里的人每年都可以尝到新鲜美味的桑葚。记得上小学时每年六月份和父亲、哥哥去河对面的地里收麦子路过这棵桑树的时候,父亲总是想办法给我和哥哥弄好多桑葚。那些紫黑、饱满、新鲜和美味的桑葚是我小时候最好吃的东西了。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喜欢这棵树上的桑葚。在这棵桑树的北边还有一棵和它一样粗壮的皂角树,那时村里的农妇都从这棵皂角树上摘取皂角用来洗衣服。到了90年代初村里的人都渐渐地富了起来,这多半都是由这个砖厂创来的效益,家家户户都住进了新的砖瓦平房,有的也盖起来了两层楼房。就这样这个砖厂维系了十来年,周围能用的土壤都用尽了,于是就把砖窑迁到了别处。为了充分利用这块地方,村里人把它平整了,村委把它作为田地给村民分了。在这次平整中,桑树和皂角树都没能逃脱厄运。直到现在十几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尝到过桑葚,再也没有吃过比那桑葚味道更鲜美的东西了。在那以后的年月里每次去河对岸的田地干农活时总感到那里缺少了什么似的,我知道自己的心总绕不过那团绿,总感到桑树的命运有些悲惨。

记得在上初中的时候学了贾平凹写的《我的小桃树》和矛盾写的《白杨礼赞》。小桃树作为作者的精神象征生长着;白杨树象征着北方的农民,白杨树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象征着抗日时期北方广大农民的斗争精神。之后在课外我读到了舒婷写的《致橡树》,现在终于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把橡树作为坚贞不渝的爱情的象征来赞美;也理解了三毛为什么要用橄榄树作为那首诗的诗名。后来也知道了即使在北方干旱的沙漠里也有胡杨和红柳生长着。从历史书上我知道了佛陀最终是在菩提树下顿悟成佛的。后来慢慢的我知道了越来越多的树种:圣诞树、合欢树、相思树、枞树、榕树、松柏、白桦、棕榈、银杉、银杏、木棉、枫树、槐树、椿树、梧桐······也知道了它们都有各自的生存环境,哪里的树就会象征哪里的人,这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和统一。每种树都有自己的生存环境,同样的我们每个人也有自己的生活环境,所以树和人是相通的。

在一本书中看到了一个传说。据说在一个风雪交夹的圣诞夜里,有一位贫苦的农民接待了一个饥寒交迫的小孩,让他吃了一顿丰富的圣诞晚餐。这个孩子告别的时候折了一枝银杉树枝插在地上并祝福说:“年年此日,礼物满枝,留此美丽的杉树报答你的好意。”小孩走后,农民发现那树枝竟变成了一棵小树,他才明白自己接待的原来是一位上帝的使者。上帝把树作为礼物赠送给人类。我想这也是最好的礼物了。在古希腊人们习惯用橄榄枝编织成头冠作为一种莫大的荣誉奖赏那些对祖国有特殊贡献的英雄,这决不是偶然的。明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为准备建造一支海军船队在南京周围种植了近5000万棵梧桐、棕榈、漆树等。第二年又下令移民到淮河一带的居民每家必须栽种200棵桑树,200棵枣树和200棵柿子树之后又把种植桑、枣树的命令推广到全国范围。有专家统计洪武年间的种植总数在10亿棵以上。这的确是朱元璋一个了不起的政绩。可惜后来的历朝历代都没有这么大的规模种植树了。相反乱砍滥伐的现象十分严重,同时也给人类自己造成了诸多的灾难。据专家考证两千年前甘肃境内的楼兰王国的消失和灭亡与乱砍滥伐有着很大的关联。毁树的后果是严重的,如今不论是城里还是乡下那种参天的大树是越来越少了,人们用花草之类的植物代替了树。树木是不适合在那狭小的空间生长的。

树一生都在坚守一个地方,我不知道每棵树下是不是都曾经有情侣约过会,互说衷情。树曾经陪我度过了童年、少年。到了今天我却要远离家乡那些可爱的树了,它们记载了我过去的一颦一笑和喜怒哀乐,不管不外界条件怎样变化它们永远都坚守在那里,即使叶落枝枯也还依然苍劲精神。德国作家黑塞在《漂泊的灵魂》中写到:“树是神圣之物。懂得和树交谈听树呢喃的人就了解真理,树不谈论教义或处方,也不受个别事物所掌握只谈论生的根本法则。”我需要的是树的精神,是树启迪了我,引导着我的人生。每棵树都是一个人,是一个精神世界。每棵树都可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它一生也许坚守一个地方,也许换了几个地方,或许长成了参天大树,也或许早早死去,或自然或人为。可我总觉得树应该有权利决定自己的生死和命运而不应该受人的掌控,我们更应该成为树的朋友、知音、情侣与其自然和谐相处。丹麦哲学家齐克果将自己比喻成一棵孤独的枞树。如果一个人在心里敬畏树,珍爱树那么他的精神世界一定会很充实的。树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及喜怒哀乐,而且比人更加顽强和刚毅,在那狂风暴雨或烈日暴晒下树是多么的镇定和勇敢。不管什么样的树不论它生长在什么地方都值得我们珍爱和敬佩。它们不知为人类造了多少福,可我们却忘恩负义,恩将仇报将它们砍伐而违背了上帝的旨意,将肥沃的土地让给了沙漠。我们毁的不仅仅是树而还有我们自己。人类有很多故事是与树有关的,我们应该成为树的朋友而不是敌人。树是我的精神伴侣也是我忠诚可靠的伙伴,永远记载和储藏着我的记忆和故事,经过多少风风雨雨它们依然风骨如故,时时刻刻都在鼓舞着我走在人生的路上。不论何时何地我对树都有一种难舍的情结,每棵树就是一个人生,一颗灵魂,我愿自己就是一棵树不管走在哪里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扎根的土壤。

本文已被编辑[恋尘叶子]于2008-4-4 14:09:06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梦月星梦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恋尘叶子点评:

由一棵树扩散到往事,曾经,现在,
而后引申到自己,愿你找到合适自己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