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闲人莫入,违者法办天人之心

发表于-2008年04月14日 晚上7:53评论-0条

——读捷克作家伊凡·克里玛《我快乐的早晨》 

那个冬天的早晨,我读完了这部小说,之后便决定把这本小说放在杂乱的书桌上。至今这本小说依然放在我杂乱的书桌上。我只读过伊凡·克里玛的这一部作品,我喜欢这部作品程度超过另一位捷克流亡作家米兰·昆德拉的任何一部作品。

景凯旋在翻译序言中一再提到“布拉格精神”,“布拉格精神”是什么?我以为对一个中国的读者来说并不重要,对于捷克人来说“闲人莫入,违者法办!”的极权政治年代也已经成为一个历史标记,而生活从来没有被截断过,生活仍在继续。 

“主题”随着年代和历史的变迁都是要褪色的。

而生活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褪色,这是一部关于生活记忆的小说。作家如实地记录了那个极权年代的特殊生活,那个时代中的人们和任何时代人们一样有他们自己的生活。任何时代该做爱的人们都不会放弃做爱的机会,盗贼在任何时代都是盗贼。 

我一直想写一篇感想,为伊凡·克里玛的记录这些生活的笔、以及这支笔下的文字。这些感想在我心里已经储藏了很长时间。

克里玛的文字冷静真实得没有一点点激情,但是我却被这样没有激情描写打动。甚至记住了小说中的每一个细节,其中每一个出人意外的结局都像这块“闲人莫入,违者法办”告示一样具有挑衅意味。异样的刺激和快乐恶意在我心里膨胀:他们在生活,他们在破坏,不,我们在生活,我们在破坏。

这就是“快乐的早晨”!

“闲人莫入,违者法办!”的告示无论挂在什么地方,都不能阻挡为生活而忙碌的人。人们在这块牌子正面和背面进行着各种各样的交易——合法的违法的与非法的。人们在这块牌子的前面后面性交,不在乎是不是夫妻,情人。因为夫妻,情人也和陌生人一样是不可信任。

作家的笔在一个星期七个早晨,七个场景,七个职业中穿行。这些黑市的,伤感的,阴谋团伙的,色情的,医院护理员的、窃贼的和荒谬的故事在骗子、盗贼、行贿者、贪污分子,强j*犯、刑满释放犯、男人、女人、老人、孩子、老同学。同事、邻居、熟人、情人、公司经理,店员、牧师、大学教授、医生护士、护理员、被打入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中演绎着,这是作家的亲身经历和亲眼所见。

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串意想不到的发现(陷阱或是骗局)和令人失望结局,或者是根本就没有结局。读者随作家的笔看到许多意想之外的事件。在虚妄的目光中这些荒谬的事件无一不以荒谬形式抵抗着极权政治的统治。

感伤的故事讲诉的是一对分别二十年的男女再次见面,寻找二十年前每天中午做爱的那块林间空地想重温二十年前的时光,却没有能够找到和实现。

这是一个倒叙的情欲故事。

他们从附近的工地摘下“闲人莫入,违者法办!”的告示,挂在他们做爱的空地外的铁丝网栅栏旁的一棵树上,这里变成这对男女的露天房间。女的是书店的职员一个店员,自称“已婚的女人”。男的是作家本人当时一个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书店邂逅,除了雨天,冬天和女人的生理期,他们每个中午都去,男的每天都要带雨衣,雨衣要垫在女人身下的,女的每天都要带一块大披巾为的是盖住男人赤luo的身体,他们不知道彼此更多的事情,他们的关系只有一个主题:做爱。

我第二次看到这个“闲人莫入,违者法办!”的告示是在星期四的早晨——一个色情的故事的开头和结尾。这个故事一点也不色情。作家的汽车的气泵坏了,找了很多关系都没有弄到新气泵。经人介绍到一个死胡同里锁匠作坊小院去找一个神秘的霍利先生。作家遇到一对在车间里欢快做爱的男女,还遇到了一个老头,练瑜珈功的私家哲学博士,老头滔滔不绝地发了一通议论,练了一段瑜珈,送给他了一个礼物——一张纸条。意想不到的是,纸条上印着一行金黄色的字:“相信你自己”。 

我对伊凡·克里玛的结构能力感到惊叹,为这部小说精致形式美感到惊叹,也为作家机智叙述魔力惊叹。伊凡·克里玛在不经意间把日常散乱琐碎的生活奇迹般地变成了七个不相干的故事,这些故事中又套着故事,情景中套着情景,其中的人,行为又是那般诡秘莫测。无论造假,行骗,盗窃,行贿,贪污,通奸……都是那么顺理成章,没有闲人,他们在忙碌,在行动,不失时机地为自己营造快乐和幸福。

穿过铁丝网的窟窿就是那片绿地——这就是克里玛式的叙述方式,他让读者看到的是事件下面的事件,看到冰冻的河面下的流水。与之相比,米兰·昆德拉小说中的生活就显得僵硬和概念化。伊凡·克里玛站在生活的背后,是一个记录者,而米兰·昆德拉则站在生活的表面,是一个批判者。

如果用“生殖器”作比喻:米兰·昆德拉的小说是男性生殖器,勃起,抽象再抽象。无论怎样坚挺勃起都是脆弱的,无论是什么形而上的抽象都是暂时的。姿态大于本质,姿态仅仅是表象而不是本质。无论什么样哲理激情的口号,除了张贴和煽情而外不会有什么长久的意义。

而克里玛的小说是湿润温软的成熟女性的身体和那被毛发覆盖的女性洞穴。进去,再进去,深一些,再深一些,无论在那一个房间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件,曾似相识却别有洞天,无论哲学家还是盗贼都会在这里感到真实、舒适,无论真崇高还是伪崇高都会在这里瓦解。

“闲人莫入,违者法办!”的告示是严正的。

而看者则会心地一笑,便决定进入。它激活了人类天性中的冒险心态。

“生活本身”是没有开始,没有终点,也没有国界的。这些文字描写生活与我经历的生活是相象的。每一个事件、场景、人物都能激活我的回忆和联想。书中的文字记录的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捷克,而我生活在当今的中国。这些文字再次证实:小说的永恒魅力在于作家真实地记录,在于作家独特的文学感悟、叙事才能和文字叙述的技巧。

注:伊凡·克里玛1931年出生于布拉格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电机工程师。10岁时随父母关进纳粹集中营,在那里度过三年时光,一直到二战结束。他所有儿时同伴都死于毒气室。1956年克里玛从布拉格查里大学文学语言系毕业,任一家出版社的编辑,并创作小说和剧本。1964年——1968年他任当时最富盛名的一家知识分子周刊的文学主编。1968年苏军坦克入侵后,去美国一所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后他谢绝了朋友的劝告回到捷克,随即失去了工作,为了生计他做过短期救护员,送信员,勘测员助手,同时作为自由撰稿人写作。有20年的时间他的作品在捷克完全遭到禁止。只能以“地下文学”的形式在读者中私下流传。他的作品与哈维尔,米兰·昆德拉等捷克作家的作品构成了捷克的另类文学。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天人之心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千山我独行点评:

此文显现捷克作家伊凡·克里玛《我快乐的早晨》小说深刻的内涵,很认真有见地的读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