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存在着一些年轻人,特别是在大城市,他们不去工作,更不会去创业,但是他们却很懂得时尚和潇洒。潇洒的资本则是父母多年所积蓄的那点可怜的财富。他们被称作“啃老族”。
在多数人看来,他们固然是可耻的,他们是物质上的寄生虫,但他们并不可怕,他们不可能全都寄生一辈子,他们的寄生也很少对别人产生影响,所以我并没有太多的资格对他们说三道四。
我要说的是一群精神上文化上的“啃老族”,我们中华民族文明之浩瀚是不需要再用多少形容词去包装的了,也是够这些啃老族们寄生不知多少辈子的,他们还不时啃些出渣滓来污染我们的视线。
“红学会”,“**研究会”,与其说是流行还不如说是泛滥,只一部《红楼梦》就不知养活了多少所谓的专家和学者,他们无非也是想混口饭吃,但是在混吃的同时还给自己戴上“学术”和“献身”的光环,然后他们就理所当然的成了“权威”,这是很可耻的事情,我十分不相信所谓的“权威”,我相信只有真理才是权威的,我们又只能在寻找真理的路途中,或继续或倒下,永远不可能到达真理,也就没有人能够称得上为“权威”,人的“权威”只是一种欺骗或专制,在真理面前它最终是渺小和可笑的。
如果《红楼梦》真的每句话都要消耗那么多智力和精神去研究的,每个细节甚至每个字都能让后人写出几十篇论文去追述作者的“本意”的话,我想曹雪芹先生是多少辈子也写不出这么一部伟大的作品出来的,他只是个人,倘若他真的是个神也好,直接让他自己来研究了,在和当今的“权威”们的“成果”比较一下,一定会闹出不少笑话的。
就像余杰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被选作“现代文阅读材料”,他一开始看见当然感到很荣幸,但是后面又出了十道“阅读题”,如画出原文中的一句话来询问“作者的本意是什么”,下面有四个备选答案,作者好不容易做完了题目,一对答案,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十道题全错!“看来,那为出题的‘专家’比身为作者的我更了解‘作者的本意’!”余杰如是说。
我曾经有段时间感慨鲁迅先生走得太早了,但是现在我想说“幸亏先生死得早”,他要是活到今天大概就不时病死的,应该是被气死的。那么多的“学者”正在啃噬他的灵魂,甚至连阿q和孔乙己的灵魂也一并啃噬了。我们再也见不到先生的本意了。
啃老族继续贪婪地啃噬着,他们吃饱了,我们的文化和精神则支离破碎;他们成了权威,我们则失去了自由。从此以后,全国人民心中只有一个阿q和一个孔乙己了,而今的“权威”们也可以“虔诚”的对着先生的亡灵大声呐喊:我们让全中国人都领会到您的本意了!
先生呐喊了太久,累了走了;徐志摩如愿化作天空的一朵云;海子终究选择永远的面朝大海。得到自由的走了,剩下的都在啃噬着我们的自由,啃老族和着贪婪和狂妄在啃噬,我只能日夜坚守着我仅剩的那点稀薄而缥缈的灵魂,写···,你···?
-全文完-
▷ 进入无心弄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