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杭州,讶于她的风姿绰约和自然神秀,尽管时已隆冬,可这座以西湖而闻名于世的美丽华贵之城却丝毫没有冬日的萧条景象,她依然是杨柳清风,翠竹修篁、美荫绿波,山水旖旎,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真乃风色如画,整个杭州城在这如画的风色中媚态十足。
漫步街头,这座自秦朝以来约有二千二百多年历史的吴越古都,依然是市列珠矶,户盈罗绮,处处繁华,街道两旁高楼林立,商家店铺,茶馆酒吧、书店画廊,时尚与古朴在一种温情中漫溢开来,那种舒雅而适意的感觉,犹如杭州盛产的丝绸,带着温润细腻的气质,很容易的,就感染了行人。
聆听着当地人的吴侬软语,慢慢品味杭州,不难感受到她积蕴千年的文化底蕴和内涵。西湖四周丰富的历史遗迹如曲院风荷、三潭映月、断桥残雪、白堤、苏堤、苏小小墓以及岳庙等无疑是江南文化历史的浓缩和展现,在这里有太多的历史和传说,加之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的渲染,六和塔与钱塘江千年相守,保俶塔与西子湖隔路相望,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使这个城市充满了浪漫传奇的色彩。
在去灵隐寺的途中,相隔颇远,就已看到青苍蓊郁中紫雾缭绕,游丝百转,整座寺院似乎都笼罩在一片仙境之中。四周泉水淙淙,层峦叠翠,山间林木不算太多,却生长得颇为自在,枝节纵横,形状各异,古意十足。树叶十分干净,脉络清晰,一尘不染,在重重幽径中,显得很是静致,青烟袅袅,梵音声声,透过林间的枝叶,阵阵回响,使人不由自主地就变得肃穆起来,有点“不敢高声语”的味道。然而我却很喜欢这里的祥和与宁静,那一瞬间的感觉,一切仿佛都是经过沉淀的。
远远望去,云林禅寺幽深静谧,虽是历史悠久,却丝毫未觉破败,待得行至近处,寺庙虽巍峨,却不见檐角峥嵘,惟有紫烟袅袅,绿树成荫,冥冥之中似乎包含着一种说不清的禅机。正殿之中,所供之佛高约数丈,为檀木镶嵌而成,全身无一粒铁钉,极有魄人之势,显得神圣而不可侵犯。站在大殿里,耳畔佛音细漫,钟鼓时闻,善男信女们在烟雾缭绕中屏心静气,膜拜佛祖。无论他们是许愿还是赎罪,脸上的神情都是一样的严肃认真,眼睛里流露出无比的虔诚和善良,也正是这无比的虔诚和人性的善良使整个古刹在茫茫宇宙中达到了一种至高境界。此时此地此景不难使人想象到在撒哈拉大漠里一步一跪艰难地趴蜒着走向圣地麦加的朝拜教徒。
漫步西子湖畔,每一处景致都有故事,湖水无烟而晕,随意泛起小小涟漪,大有“流出桃花波太软”的万千风情。甚至可以说,信手掬一捧这充满灵性的水,指尖沾染的便是诗词歌赋,指缝漏下的更是那回肠荡气的典故传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斜阳下,漫步在苏堤之上,一任目光随着思绪游移,仿佛置身于缠绵悱恻的迷离往事之中。几叶薄舟犹如精灵,轻轻飘来,又轻轻飘去,亭台楼阁,疏影横斜,倒映在绿波荡漾湖水中,与暗香一起浮动。
西湖多柳,且身姿婀娜,玲珑巧妙,尽管是冬天,柳条仍是绿嫩,多情,随手一拂,就使人产生了依恋,顿生不舍离去之感。难怪古人喜欢以西湖之柳入诗寄情。在湖畔买了一枝鸟笛,暗红色的竹管,上面用行书书写了“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底部有一根可活动的铁丝,轻轻地吹,再随意拉动那根铁丝,就可吹出各种鸟啼的声音,与湖畔的小鸟一起交流着,欢啼着,于是,就在这声声的鸟鸣中,忘却了俗世烦忧了。
西湖的桥也为数不少,且别具一格,仅苏堤就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座桥,不知道它们是否也有类似于断桥的故事,但倘若故事结尾注定的分离,倒情愿未曾相遇未曾有过。那些桥身设计古朴而大方,我却看不出各自的差异来,走来走去,仿佛又走回了原处,一时间有恍惚的感觉,原来起点和终点都是如此的相似,不同的只是路过的风景罢了。
说起苏小小墓,其实已经看不到墓的样子了,只是旁边的慕才亭依旧绿树扶花,鸟声碎然,仿佛听到时光之弦在轻挑细抹。当年那个艳惊钱塘却年少早卒,葬于西冷之坞的苏小小,那个在史书上被记载为“名妓、才人、贞女”的苏小小,那个看遍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的苏小小,在钱塘江畔,以歌声引回波,以舞衣散秋影,疯狂了多少江南名士,带给人们充满矛盾的想象。虽出身风尘,却能够不被男欢女笑所沦落,自有其独特的魅力。余秋雨称苏小小“从对情的执著大踏步迈向对美的执著”,他认为苏小小构成了与正统人格结构的奇特对峙,将生命的激流在压抑间得到表现。当那个刺史大人白衣白冠抚棺恸哭并在亭子上刻下“湖山此地曾埋玉,风月其人可铸金”时,其人其事便在每个文人心底萦绕不去。在流转的时空里,爱情终于没能这天长地久,长相忆的,只有那个不愿醒来的梦,以及梦里的美丽和向往。只可惜,梦断彩云无觅处,唯有空叹一声“自古佳人难再得,从今比翼罢双飞”。那些被无数的传说和诗词笔墨遗落的一切,最终融入西湖的水光山色,悄悄地沉淀了。
雷峰塔和断桥因为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于我而言,又是另外一个充满了神秘,充满了蛊惑的景致。现今,雷峰塔已经倒掉了,重建后的塔金碧辉煌,却已远远失却了想象,南屏山的钟声每天都在响起,而那座承载了无数美丽传说和爱情故事的断桥,外形只是平凡而朴素的一座桥,那些流落在民间的悠远传奇,在历史的演变中已成了一种新鲜和惊奇。美丽的传说如同成年人的童话,可以任意想象,任意丰美,可以在心底浮光掠影,风起云涌,只是当你真正的触摸到时,才发现,一切原来只是如此的平淡和无奇,传说永远比事实美丽,而事实,却只能在触摸中深深地感悟。此刻,倒真的希望那些过往,如古朴的青砖,蔓延的杂草,都能在梦幻中停滞,由始至终。
西湖是一道永远看不完的景,就如同杭州是一卷永远都读不厌的书。这个人杰地灵之处,孕育和造就了毕升,沈括等杰出的科学家以及数不胜数的文人墨客。她以文化附着于充满灵性的山水之中,既有文化的精魂,又凸现了山水的本质。岁月悠悠,沧桑变幻,昔日的三吴都会,繁华钱塘,尽管被历史的潮汐淹没,但散落在山山水水,修竹茂林之间和杭州城里的那些古代庭园、楼阁塔寺、摩崖石窟以及众多的名泉幽壑,却依然古色古香,英姿焕发。在浓郁的现代气息中依然有着古朴典雅的特色,簇簇流动的绿波中杭州象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美丽的江南大地上。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仰俯流连。疑是湖中别有天”,渐渐的,我融入多情的西子湖,融入夕阳下的杭州,不知归路。
本文已被编辑[悲秋道人]于2008-4-17 11:13:02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梦中影儿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