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老子>正道与今世迷途》(第五十九章)无的散手

发表于-2008年04月18日 中午1:38评论-3条

——人的智识,只是小聪明,而非大智慧;人的权谋,只会害人害己,而于正道无益;人的干戈,倘使伤及无辜,流血千里,势必招致大祸。

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

治人事天[1],莫若啬[2]。夫唯啬[3],是谓早服[4];早服谓之重积德[5];重积德则无不克[6];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7];有国之母[8],可以长久[9]。是谓深根固柢[10],长生久视之道[11]。

【简注】

[1]治人:治理人事。事天:保养天赋。天:身。

[2]啬(sè):节俭,不浪费,这里指爱惜、保养之意。

[3]唯:只有。

[4]早服:早做准备。

[5]重:厚,这里有“不断”之意。

[6]克:战胜。

[7]有国:保有国家。

[8]母:这里指根本之意。

[9]长久:长久维持。

[10]是谓:这就是。深根固柢:根深柢固。

[11]久视:久立、久活。

【引发】

——深藏厚蓄:以积德为本

邦有道,国有德,则天下太平,万民富足。何也?治国从天道,天必佑护,民必诚笃,家国大事无不顺畅。国有大德,必能大得,得在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财源广进、福报连连。老子说,德份不断积累,必定攻无不克,必定具备无穷无尽的力量,必定可以极好的治理国家,必定可以牢牢把握治理国家的根本,必定可以长久维持大治、大盛的局面。唯其根深柢固,才能符合长生久视的条件。

天道以德均衡众生与万物。德在尘世,可以换取一切所需的外物;德在天界,可以换取高层时空的强大能量。所以个体有大德,则无所不得;家国有大德,则无所不克。所以治国,必须抓住道德的根本;本固而目张,根深而叶茂,势必国泰民安,皆大欢喜。推而广之,个体倘若想要长寿,万物倘若想要长存,财富倘若想要长保,唯有守德与积德,否则任何外物的谋划与伎俩,都只能雪上加霜,加快其败亡的步伐。

如何积德?老子云:“莫若啬。”意谓深藏厚蓄,将智识、权谋、干戈等等藏蓄,决不轻易施用,最好永不施用。为何不用?用则失道、损德、败国。人的智识,只是小聪明,而非大智慧;人的权谋,只会害人害己,而于正道无益;人的干戈,倘使伤及无辜,流血千里,势必招致大祸。

【反思】

——锋芒毕露,以败德为纲

今世治人,无不锋芒毕露。只要大权在手,便想将群体的一切操控,包括他们生活的方式、思维的习惯与信仰的选择。凡与己意不合,必定大加挞伐,横加干涉;凡有私利相争,必定欺行霸市,征敛无度;凡有星星之火,必定重拳出击,铺天盖地。他们得意于自身,能够头上长角,周身带刺,心多一窍;能够将一切危安消灭于萌芽状态,将所有心脑围困得水泄不通;能够把自我的幸福建立在群体的痛苦之上,把群体的血汗蹂躏于自我的股掌之间。他们乐意与人为敌、与民为敌,并且彼此为敌。他们以为斗争是社会进步、幸福降临的根本动力,无此不足以彰显自我,不足以享受成功的喜悦。

今世事天,无不锋芒毕露。他能伐倒一棵大树,便想伐光整片森林;他能拦截一条江河,便想拦截所有江河。面对自然山水,他们的算计层出不穷。他们的目的有三:不仅让人俯首,而且让万物称臣,才算好汉,才能满足日益膨胀的心理空间;只有将自然的宝藏全部掘取,并将自然的潜力全部利用,才算他们真正统治了家国;他们要向人民展示功绩,最大的功绩莫过于改造自然。

攻击、占据与挥霍,即为锋芒毕露的基本特征。以此治国,绝非以积德为本,而是以败德为纲。人无惧于败德,以为德是摸不着、看不见的虚物,名利、权力、功绩等等却可以实实在在得到,而且它们可以实实在在刺激他们的感官与欲望。人之所以争相展示锋芒、实力、豪情或宏图,争相夺取种种利益与好处,即在人以尘世外物为唯一,却不知天外有天、物外有物。

以败德为纲,家国绝无指望。从整体而言,它必迅速败坏、崩溃;从个体而言,人多随波逐流,同遭祸殃。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无的散手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文章评论共[3]个
山野文選-评论

促人深省的好文,赞叹!at:2008年04月18日 中午2:13

新颖话题-评论

高水平!
曲高和寡!at:2008年04月18日 下午5:41

老君炉-评论

蓄德习武,恩泽天下。at:2008年04月20日 上午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