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刘禅论张靖榆

发表于-2008年04月24日 上午10:11评论-1条

“此间乐,不思蜀”,说出了刘禅一直以来的心里话。刘禅自幼生长于战祸之中,见惯了千里白骨,民不聊生的惨景。人命不如草芥,草芥反得人血的滋养。自己小时为敌方所擒,料定必死无疑,所幸为赵云叔叔所救。然而,父亲还得装模作样,要摔死自己以安定军心。想来真是生不容易,乐又何在。

后来,蜀国总算建立了根基,稳定了形势。但仍然时时受到魏国和吴国的威胁。父亲三兄弟皆因吴国而死。父亲一死,自己真有点六心无主,总算有军师稳定局势。可惜军师不顾国贫民弱,总要妄自北伐,致使六出祁山,六出六败,徒然劳命伤财,国势日益贫疲。可惜自己不能作主,只能听之任之,每日如处薄冰之上,胆颤心惊。前后《出师表》也不过矫情做作,掩人耳目。所幸文争武斗,才使自己有忧无难,博得“扶不起的阿斗”称号。待到邓艾兵临城下,自己作为蜀国后主,总算作主投降晋国,免除满城军民的死难,也算功德无量。

因此,不思蜀也没有什么坏处,反得安乐。思蜀又有什么时候意义呢?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张靖榆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山野文選点评:

呵呵,乐不思蜀原来还有如此一解,学习了。问好作者

文章评论共[1]个
云中云-评论

此文对乐不思蜀的新解是一种眼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刘禅在其位,何故也不谋其政?权未在手,同样人微言轻。干脆做个“阿斗”得过逍遥,不也是一种做人的方法?今天为刘禅说句公道话也属情理之中。at:2008年04月24日 下午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