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可爱的儿子拙拙

发表于-2008年04月29日 下午4:27评论-1条

早上看到儿子有一张英语试卷上签着爱人的名字,但一看就知道不是爱人写的,就疑惑地问儿子是怎么回事儿,儿子说:“那天你赴宴去了,我就自己签了。”这个小淘气,我去参加单位的集体会餐,他还会用“赴宴”这个词呢,爱人听了直笑,说我儿子才8岁就这么会用词,真是了不得。

要说儿子更好笑的事情还多着呢。

儿子小的时候,我和爱人两地分居,我和儿子在单位的家属区住(郊区),所以儿子所能看到和知道的也很有局限性。记得有一次,爱人周末回家,我们三口人开开心心地吃饭,听到楼下有车的响声,儿子爬上窗台去看,末了,他对我说:“妈妈,等我长大了,我也要买车。我在前面开车,你和我爸爸坐在后面。”我就兴奋地回答他:“好啊。”他说:“不行,还得准备雨衣。”我赶忙问他:“坐车还准备雨衣?你要买什么车呀?”“四轮车呀。”当时我都笑得直不起腰来。(那时儿子仅有两岁半)

儿子小时候很懒惰,早上不爱起床,有时候我把他刚一叫起来,他又躺下,早上要反复拉他起来好几次才成。我经常和他讲的就是:“儿子快点,快点,再磨蹭一会儿妈妈就要迟到了。迟到了领导要扣钱的。”在儿子的印象中,这领导可真是权力大啊。忽然有一天,儿子仰着脸对我说:“妈妈,我得好好学习,长大当领导。”“嗯,好啊。”“要是谁上班迟到了,我就扣他钱,回家就把钱给我爸。”(那时儿子四岁多)

孩子啊,我们领导那是以罚代管嘛,等人家表现好了还要奖励回去呢。你想要当领导的想法没有错,但可千万不要以为领导是可以随便扣人家的钱的,将来你有了权力也不要滥用职权啊。后来我就直怪自己,没把问题给儿子讲清楚的。现在要是问起他,他就不说把扣职工的钱拿回来了。

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早早地预习下节课老师要教大家背诵的范仲淹的《江上渔者》,早已背得滚瓜烂熟,那几天偏又逢运动会,儿子急得不得了,好几天了,老师才教大家,然后一个一个地提问背诵,可能儿子太自信了,站起来就非常流利地背,后来老师说:“太快了,没听出来个数。”为此,儿子懊恼了好几天,他说,老师真不会欣赏。

儿子特别喜欢纯牛奶的奶酪,前几天我们去专卖店,说是近期脱销,我随便说了一句:"什么时候见到那个王医生(我们的一个朋友,老家在内蒙)让他方便时候给捎些回来。这一句可不要紧,儿子就天天问我和王医生说了没有?我回答:“因为吃的,还是求人家,我真不好意思打电话说,等见面后再说啊。”儿子急了:“什么时候才能说啊?”忽然他灵机一动,“要不,我特意有场病,让我感冒一下,你带我去他那里,不就能说了吗?”儿子这么一说,把我笑的不行,他可真是个十足的小“馋猫”。

我再给你说说儿子的小气吧。

去年我家分到新楼,装修期间,儿子和我们打扫卫生回来,说日记还没写,没有什么好写的,我就提示他:“今天咱们去新楼打扫卫生了,你做了些什么,都是怎么做的,后来室内是不是达到了窗明几净的效果?今天你虽然累了,但心情还是特别舒畅的……这样一篇日记不是很快就写出来了吗?”儿子大声地说:不写。我非常纳闷儿:难道你说日记内容不新颖?一年级也不必非要写出多么新颖的,我觉得只要是你自己亲身经历的,好好加工一下就可以了。”

“反正我不写,要是写了,老师拿到学校广播室读就坏了。”

“怎么老师拿到学校广播室读,还成了坏事儿了?”

“要是读,别的同学一听,就知道咱家买新楼了,还装修了,别人就以为咱家可有钱了,都得来借钱来。”

这个小淘气包儿,你也真是太天真太小气啦!

前一段时间,儿子要喝酸牛奶,我就给他买了桶装的,回来后,他看了一下价格就说:“14元哪。”儿子先是倒了一大杯,然后说:“喝了7元的了,剩下的明天再喝。”我告诉他,你要是想喝就不要算计钱。

第二天,他又拿出牛奶,倒了一小杯,说:“还剩下5元的了。”我就问他:“你要是喝就喝,算计什么呀?”

下午他又喝一些,说:“还剩3元的了。”

过了3天,我发现剩下的酸牛奶在桶里,已经不能喝了。我告诉他,剩下的牛奶不能喝的时候,他一拍脑门:“我怎么就忘记了呢?”

从此我就笑他是个小气鬼,他也就笑不作声。

儿子虽然有他耍小聪明的时候,有他小气的时候,但他也有一颗善良的心,他会和我一同去为乡下的贫困学生买一些书籍和学生用品,虽然他还不懂“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但我想,只要他一直善良地做下去,总有一天会懂得的。

儿子喜欢读书,可以说是个书迷。他虽然才上二年级,但他已经读杨红缨系列作品,读郑渊洁的作品,他还比较杨红缨和郑渊洁的作品谁的更好一些,说是杨红缨写的丰趣,说是郑渊洁的好句好段少······他见我读张爱玲的小说,就问我,张爱玲生于哪一年,在哪一年去世的?我说我只知道她是95年去世的,他问我她是生病还是什么原因去世?我说不知道,他问我当时张爱玲多大年纪?我都不知道,儿子就批评我,你根本不了解这个作者还说喜欢她的作品。儿子说得我顿时愣在那儿。(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1920年9月生于上海,她是清末著名“清流派”代表张佩伦的孙女,前清大臣李鸿章的重外孙女,出身名门闺秀。1942年开始职业写作生涯。40年代上海著名女作家,创作擅长心理分析。1952年赴香港。1966年定居美国,一九九五年九月六日死于公寓。这是我后来搜到的。)

我每天早上坚持阅读半个小时,有时候他听了,觉得有意思的文章,他要自己看一下书上写的,这样有一些情节或者其中的语言,他都会复述下来,比如《黄村长打狗》《为我暖脚的母亲》《托福,托福》,这些都是适合于初高中生阅读的文章,有一些当然他还理解不上去,但我想,他想看,没必要控制,不让他去读。他读了对我说:“怎么感觉《为我暖脚的母亲》写跑题了呢?”其实我感觉他说的也不一定对,但,那是他对这些作品的看法,允许他去评论,言论自由嘛。

在去年学校举行的读书心得大赛中儿子荣获一等奖,在前不久学校举行的作文大赛中获得特等奖。当儿子把这些好消息告诉我的时候我笑了,我知道儿子是优秀的,这是他不懈努力的结果,儿子身上也有许多闪光的东西值得我去发现和学习。

我时常想:并不一定要儿子轰轰烈烈地成名成家,但他一定要健康平安快乐,能够乐观向上真诚地去生活就足够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拙拙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恋尘叶子点评:

一件件小事,却凝聚着母爱深深,
唯有母亲才能写出这样细致的成长史!祝福!

文章评论共[1]个
极度寒冷-评论

朴实真挚的文字,提前祝五一节快乐!
  【拙拙 回复】:谢谢你的来访,同时祝你天天都快乐! [2008-4-30 10:52:55]at:2008年04月30日 早上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