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王家卫的电影,难言所谓感觉,大体是沉重到底,阴暗到底,压抑到底。2004年其新作《2046》于广东公映头天,只换来六位观众,很难让人想起梁朝伟前几日还专程来此拉过票。
但我想,从《花样年华》到《2046》,王家卫所勾勒的爱情世界,却未必是很多人所想的纪念性的,简简单单的关于时代的记忆:旧市,公寓,麻将,喧闹,还有六十年代街巷回荡的尖声粤语。事实上王家卫的电影描绘的情感故事并不仅仅为一个时代,一个城市独有,而是整个真实世界的写照。他在告诉所有人:很多人处在这世界之中都是困惑的,一切沉闷的音乐,沉闷的台词,沉闷的色调,其实都在烘托着这种不可捉摸,不可琢磨,情至深处,足使常常守在电视机前、往事满怀、情思细腻的中年妇女当天擦着鼻子说拒绝打扫卫生。
所有人都在失望,所有人都在流浪,所有人都是矛盾的聚合,矛盾的集装箱,矛盾的喜马拉雅山。而我们身边的世界看起来似乎不是这样,至少酒醉酣畅时常常听得笑声,迷惘困窘时常常有人交谈。王家卫无非是把那些并不得见的阴暗面打了个包集中一处,配上忧伤的华尔兹和旧世纪情歌,让人看看城市流浪者互相接触互相拥有互相遗忘时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不是纪念,不是特殊,不是王家卫独得的自我,而是真实,是永远,是大多数人都拥有过的花样年华的记忆。
于我们,以世俗道德的眼光看,王家卫作品中的爱情,从头到尾都是错误的,都是有违人情事理的,注定失败的,这其间有婚外恋,有公寓一y*情,也有无聊的幻想和窥伺。但殊途同归,最后才知道只是擦肩而过,擦肩而过。
你很难捉摸透一个人,你很难捉摸透一件事,你很难捉摸透一个地方,你很难捉摸透一个时代,同样的,其他人也捉摸不透你,捉摸不透这一切,大家都捉摸不透,但都在试图捉摸,因而各自的心底互相缺乏信任和期许。环境在变,世事在变,人心也在变,他变了,你没变,渴望他回头,抑或是他仍然没变,你变了,不再回头,总会有人背叛,总会有人遗忘。几十年后,人到苍老,微笑一声,把这一切破碎的零散,交付那个已经逝去的时代,自己也化作残叶,慢慢地溶进去,消散自己。
可是当《2046》遭遇冷场,我又想,或许王家卫的作品,又仅仅只能奉与一个固定的时代和一群固定的人。当今的年轻人多不喜欢这记忆的负重、沉闷的冷色调,最多仅为声色牵动听听剧中忧伤的华尔兹小提琴,而更多地书写今天与明天,尽管背叛与遗忘仍然时时存在,但更多的是自信与健康。这样看来,王家卫的作品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开始,在纪念,在悲伤,但也在歌颂,歌颂一个心目中美好的今天。我想唯其如此,《2046》冷场,也可说是件值得欣喜的事。
不可捉摸的存在,不可避免把很多人推进了孤独,于是有了誓言来强撑人心信念。高人觉得这是欺骗,誓言者则不顾诘责一路前行,当一路前行的人占到大多数,《2046》便已注定要在票房上失败了,于商业的王家卫想来,这是件伤心事,细了,于一个有世事体会对世界前行有着理想热忱的王家卫想来,又如前所言,是件值得欣喜的好事。
所有人的路还没有走完,千山万水,天远地远,一路上仍潜伏着新机、危险和永恒的希望,我仅提及的两部电影,还是看看:了解还有人仍在困惑,于是醒悟自己身边的美好来之不易,需要时时把握与珍惜。遗忘与背叛时时存在,背后映射着流浪者们无法埋藏的空虚。于是我想给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增加一个标度,理想社会到来的那一天,正是不再有人看懂《花样年华》和《2046》的那一天,不是六个人,是没有人。
可那六个人,就一定看懂了么?
若不懂,也好。
亲情也好,友情也好,爱情也好,理想也好,记忆也好,说遍那年故事,我们应该把握,应该珍惜。
说遍那年故事,妄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告诉你,你还爱着很多人,不要放弃,不要轻言改变,不要轻言离开,很多延续原是靠你支撑着的,告诉你,你还可以支撑下去,最长的,支撑一生。
说遍那年故事,有一天发现自己微笑在一个真实的梦里,这本是一个梦,但在那一天,成了永远。
读到这里的你,请接受我的祝福,并去祝福身边的其他人,美好,原自我们自己创造、支撑和延续,愿你歆享一片快乐的风景。
-全文完-
▷ 进入徒奔波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