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买书是在我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冒着小雨,挑了几把红苕藤到街上去卖。总共卖了5角4分钱,实际上买主只给了我5角钱。我拿着5角钱马上到新华书店去买了本连环画《白毛女》。
第二次买书是在我读初中一年级的时候。一天放学后,天气闷热。我上街到了新华书店,透过玻璃看到书柜里有《诗词曲格律常识》,伸手拿出来翻看,和我抄的一模一样,但书看起来就清楚明了多了,真想买一本,可我只有5分钱,但书后标价是0·27元。我只好把书放进柜里。我不甘心,便到街上的茶馆找人借钱,幸好看见了我二舅,我向他借2角2分钱,他给了我3角钱。我拿着钱急忙跑到书店,幸好书店没关门。
以后到了师范校,有了零用钱,便节省下来买书。先后买了沈尹默先生的《书法论丛》,欧阳通《道因法师碑》、《古文观止》等书,更多的是《<二十四史>简介》、《圆明园》等文史小册子。
参加工作后,有了工资,便一发不可收拾地买书,不论是文学方面的书、历史方面的书,还是书法方面军的书,更不管古今中外,通通买回家,心里充满了无比的兴奋。
长期以来,买书达到了痴狂的地步,一有钱便到书店买书,没钱就借、就写欠条,遇到好书总要抱回家才安心。有时买了书后竟没钱买米买菜,只好又向朋友借钱来开生活。真应了“家缘买书穷”那句话。
现在,每当夜深人静时,我躺在床上,慢慢阅读唐诗、宋词、汉魏六朝赋、元曲、历史、书法等方面的书籍时,心里充溢着快乐和满足。书真的成了我的良师益友。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张靖榆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进入张靖榆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