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演义
首先声明,既是演义,那么——本故事纯属虚构,不针对任何人,如有雷同,一定是巧合。所以不要来找我麻烦呦!!
一潭死水里扔一个重镑炸弹,如何?
末庄这几天里就像死水里扔进了一个重镑炸弹,还是最具有杀伤力的那种。不过放心,现在是和平时期。不会有什么炸弹、飞机撞楼这样的险事的。这次并不是什么炸弹、革命什么的事情了,是因为有一个有钱的主要来了。
末庄????
有钱的主???
末庄?好象听过。不过与世隔绝,兔子都不在村边安家,更不用说名人,有钱的主了?
不过末庄还真有这么一位。国有百家姓,人人皆列其中,可是这位有钱的主就是一个例外。其实,不是他不在百家姓,是当初许多人不要他姓他的本姓,他就姓了一个“阿”,他闹过革命,上过法场,记起来了吗,对啊,对啊,就是他,一个只有他才敢中洋结合的使用这个名字的。
阿q!!!!!!
现在各位看官要问了,阿q不是当初已被喀嚓了,什么叫喀嚓,就是杀头了呗。其实当初阿q并没有死的,目击者可以证明行刑前曾莫名其妙的出现了一股浓烟,环绕在刑场上(此处纯属瞎掰,要不怎么叫演义呢)。现在阿q明明白白的出现在人们面前。
我们这里的阿q,已经生活在新时代的天空下。什么“新时代”,就是没有革命,人人都可以自主生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名就有钱、有钱就有名的那样的时代。这样的新时代,真是人走运,马上骠。只要你有一定的名气,好的,坏的,都可以的,状元也是第一吗?倒第一也有第一吗。阿q就是凭着以往的逸闻传说,竟然居然混出了一片天地——
国外归来,兜里带的不是铜的和银的了,而是大把大把的洋钱美钞。今非昔比了,人家现在阔多了。这不,他现在要荣归故里了,故里?当然是末庄了。
现如今末庄怎么样了?要说经济开放之风有刮不到的地方,那一定是末庄了。这不能怪别人,这都是村长赵太爷的处世哲学惹的祸:不冒进,不出事,枪打出头鸟。现在呢,各个村子都富起来了,末庄依然一贫如洗。以往赵太爷还有人理会,现在谁都不理会他了。就连家里的狗,想当初是多么的威风啊,可现在呢,趴在家里不敢出门了,出门就有人乱扔砖头。
哎,人穷被人欺啊。赵太爷后悔都来不及了,心里总是琢摩着拉点资金发展村办经济。这不,真是老天开眼,人一瞌睡就有人来送枕头了,现在阿q回来投资了。
阿q回来了,有人还说阿q这次来赵太爷可有好瞧的了。赵太爷只能向阿q低头了!
让赵太爷向阿q低头?办得到吗?想当初,就是赵村长把阿q赶出村的。村里人一直在担心这个问题。其实他们真是太小人见识了。赵村长的态度,可与那些见识短的村民不一样,他有自己的如意算盘——虽说以前有许多的矛盾,但人家现在是身缠万贯,这年头谁与钱有仇呀!而且正好可以捞一把,还可以得个吸引外资的名誉,名利双收。当然,高兴的不止村长,自诩阿q的旧相识的小尼姑,吴妈、王胡、小d,都欢呼雀跃。当然了,我们是一起玩大的吗?
阿q发迹了,要回来投资了。整个末庄都在期盼着。虽然只等了一天,可比一年还要漫长。全村子都整饰一新,迎接阿q——有史以来的最高接待级别。一大早,赵太爷便率村民出村等待了。
阿q终于来了。黑黑的进口轿车,赵太爷听儿子——假洋鬼子说过,叫“笨死”,很贵的。这些赵村长可全不知道,他心里虽然想为什么阿q会坐这样难听名字的车呢?哎,真不懂有钱人的心啊,看来,以前的老一套不行了。
阿q终于在人们的期盼中来到了。虽然是晚了整整一个小时。其实,阿q可以准时来的,只是那样就显得不威风了,现在开什么会不都是领导最后一个进场的,不拖上个半小时的显不出谱来。这叫“千呼万唤始出来”。这是以往的阿q吗?满面油光,亮亮的超过了瘌疮疤的光芒。
“老q,不……赵经理。我一直盼你回来。赵家真是祖上有灵,全村人都为你骄傲……”,赵村长使出浑身解数,讨好着。
“赵村长!my name姓阿名q”——阿有本土特色,q有洋味。这个名字是中国第一个中外结合的典型,“状元天下只有一个,阿q全世界也不只有一个吗?”,一开嘴就出洋名,现在的阿q真是不比从前了。
你若问阿q怎会有今天,全都是那个叫鲁迅的作家,毫不留情的将阿q的私人生活公布于众,成了全世界闻名的“色鬼”。正所谓,祸是福的前奏。色鬼也是第一,现在这社会,只要有了名声,管它是好是坏,机会就会来了。不信,美国总统不也出绯闻了,女当事人xxx一夜成名,全世界还有谁不认识她?xxx现在还开起国际服装公司,女式服装卖的很火——款式性感呗。现在的时尚消费是不分什么道理的。哪个女人不想穿着引人注目。可是xxx氏集团的男装却滞销。因为没有足够的知名人物来支撑。
xxx氏集团需要男装代言人,阿q需要用名声来挣钱。《世界新报》登了阿q消息后,xxx氏公司创意部门有了主意。当然有后台总统帮忙,阿q顺利秘密引渡,说是明目张胆也可以。两个世界级绯闻人物见面了。经过不正式的会谈协定,阿q将自己的姓名权让与莱氏公司,成为xxx氏公司男装的专用名字。另外,作为回报,阿q兼任xxx氏中国分部的全权代理。阿q发了,头上的瘌疮疤也亮了起来。
这个社会,到处都在招商引资。可不,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外来的金鸡(钱财)能生蛋。人们都这么说,也就都这样信了。在国外呆了一段时间,阿q见识大增。现在的他知道自己的名誉权已经是一笔用不完,吃不了的巨大的财富了。衣食无忧想法多。现在国内经济发展迅速,已非当时可比了。社会鼓励提前消费、投资,到处都在办什么故里、文化旅游。阿q现在也算是名人了,全世界谁不知道我呢。正好可以建一个阿q故里。
现在有钱就会有速度,有效益。很快阿q便拿出一个完整的创业计划并马上付诸行动。
首先是土谷祠。这可是阿q当初栖身的地方。经过装修,土谷祠立即恢复当日的样子,络绎的将箱子抬来了,器具抬来了,秀才娘子的宁式床也抬来了。进口的音响设备高声地嚎叫着“”我手执钢鞭……“、”得,锵,锵令锵,锵!……“,这就是阿q的梦想世界了。当初革命得不到的东西如今都安在了土谷祠里。当然最显眼的还是秀才娘子的那张床了。为了突出效果,就让秀才娘子(现在虽然老了点)在床上摆出各种的姿势来作这个旅游点的讲解员了。
接下来的便是静修庵,庵里外修缮一新,并请来了另一个著名的人物——孔乙巳,现在已是某大学的教授了(当然他的成名是因其《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回字的四种写法“谈起》的课题研究)孔老先生挥笔写下庵门的对联:
砸了,建了,重塑古老文明。
发了,赚了,再造故乡新天。
这一切开销,不用说都归阿q独家赞助。
还俗老尼姑又重新披上道服,成了阿q的雇员之一,同时兼任静修庵旅游开发部的主任。小尼姑则画了眉毛,涂了口红,穿上流行时装,(这一切阿q公司全部负责,因为是工作需要)成了导游,领着慕名而来的游客参观“ 阿q翻过的墙”、“阿q偷萝卜地”、“阿q躲狗的树”、“阿q砸过的门”。最值一游的是“人面不知何处去”(就是当年阿q捏小尼姑脸蛋的地方)文化旧址,录音机内放着粗犷的嚎叫(听说是最流行的演唱形式:说唱),“和尚摸得,我也摸得”,哪一个游客不为之动容。其实,人面不知何处去的意思,据有人这样介绍:丢脸。不过这是别人的议论了,咱就不用管了。
至于吴妈,阿q早有安排。首先开一个“吴妈鞋店”,专营各种大号鞋、小号鞋,让那些买不到合脚鞋的人可以放心了。同时开一家旅馆,当然是五星级的了,下边的餐饮部便叫做“咸亨酒楼”,门口少不了孔乙巳先生的对联了:
一碗清水酒,多哉乎,不多矣!
一碟茴香豆,茴字者,四种也。
当然写了不能白写,孔先生从酒楼的收入中要提取40%的冠名费。至于住宿部吗,吴妈是经理,口号也很响亮,“吴妈,我要困觉”。一时宾至如归,生意兴隆。
……
阿q实业公司运转顺利,末庄也因税收和旅游收入从此好转起来。末庄凭借阿q实业公司的帮助,向前发展着……………………………………
-全文完-
▷ 进入天使级猴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