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大杂院的女人们剑一柔情

发表于-2008年05月20日 下午6:53评论-0条

大杂院的女人们和我一样都是自由职业者。不过,她们不写东西,也不抽烟。她们每人手里抱着个孩子。稍大一点的有两三岁多,还有正躺在母亲怀依靠允吸着母亲ru*头度日的婴儿。照顾好孩子,这些便是她们的主业。

那些女人们最爱打麻将,而且还特别吵闹。这是我亲眼所见的。每逢外出回来,或是赋闲在家时候,总能听见因为胡了牌,某某某发出震耳欲聋的自豪欢呼声。紧接着传来的便是一堆哀声叹气的声音。那些输了牌的女人们好象一下子被人从身上掠走了某样东西一样难过。不过,这种感觉和无奈的脸色大都只会持续几秒钟的时间,待新一轮的牌码放好了以后,她们的脸上便又开始闪露出兴奋和欢喜的笑容来了。顷刻间,她们像获得了新生般喜悦。毕竟输的不是钱,只是一些用之不尽的“感觉”而已·····

听说这些女人都是河南的。她们跟着丈夫,携带着不点大的孩子从山沟子里出来晃荡着讨生活。她们一圈人围坐在麻将桌前,像是兄弟遇见了姐妹般那样亲切。她们因为过份投入的唏嘘声和自豪声直接引来了其它杂院里的一些女人们。那些被引来的女人们也很快就融入到这种轻松的氛围中,跟着欢呼和唏嘘起来·······倒看见几个稍有几分姿色的女人,想必年龄不大,却见其怀里抱着个孩子,心里陡生失落、不禁黯然起来。

这些女人们的生活特别将就。她们一年置不上几样东西。不大的屋子,角落里到处堆满了装着旧衣服的纸箱子。也许,你一个星期也不会看见她们买几回肉回去吃。偶尔她们的男人在家的时候,她们才会晃悠悠地捏着十块钱去肉店,还价砍价、顺手牵羊后,半天,你才会看见那个女人提着巴掌大的一块肉悠哉悠哉得踏着步子一摇一晃走回来。

她们不会教育孩子。因为她们大都没上过学。她们常取笑或是羡慕我说“上过学的人就是有文化”。也许她们并不知道“文化”真正的定义是什么,可能她们也解释不清楚。她们只是知道能说出一些很“哲理”话的人。这种人便是有文化的人。她们每天早上让她们的孩子读着一些她们自己都看不懂的书。于是,她们便常让我去以“老师”的身份去教那些孩子。我每次欣然接受应之,但过后,我担心的却是这些孩子的未来在哪里。

记得问一个年迈的女人:“您都这么大的年纪了,还来北京闯荡?”

那女人的回答让我哑口无然:“小伙子,我三十多岁的时候就来了。在这已经二十多年了。”

让我哑口无然的并不是我想不出任何回答她的话语,而是对于她这些年人生一段的震惊。那一天,那个女人跟我聊了许久。我们聊到她的老家,她的丈夫,她刚来北京时候的生活,还有她的孩子。她的孩子现在是个漆工。每天在工地上干的重活,累活。生活没有规制,哪地有活便去哪地了。这不,前两天刚去了天津。说起她的孩子,她总有无尽的愧疚。她说她没教育好她的孩子,她的孩子没什么文化就只能干些重活。她和那些打麻将的女人一样,她说都是没文化的人,也该分在一块。说完,她便露出满嘴黄牙笑了起来。那份质朴的脸庞和笑容让我想起了每天上下班大都市里那些人的脸庞,那些高傲的、自豪的、轻蔑的,没有任何表情的脸庞,那些脸庞似乎一下子在记忆中灰暗了起来,没有了一点色彩和亮光,像死了一般。

有些时候,我挺同情这些女人的。我刚开始以为她们是堕落的,她们不想拥有更美好和更丰富的生活。但她们却也是满足着的,她们满足一天可以安稳的吃完三餐,可以每天有那些像自己的女人一样在一起乐于生活,满足每天夜幕降临的时候看到自己的男人健健康康的走回家来团聚在一块。她们似乎融入到了北京这个大都市中,似乎又被掠置在了身后。也许焦点和目光永远也照射不到她们,但她们却依然怡然自得的每天过着日子-------

--------- 打着麻将、带着孩子··········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剑一柔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