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外爱巢
董局长正处在春风得意的大好时光:30多的年纪、研究生的文凭、出众的外貌、非常的口才、大笔一挥,千万银圆脱纸而出的市人事局长职务。要论全市各界令人羡慕的佼佼者,他赫然名列前茅,当之无逊。
上任的第二年,新春刚过,董局长到远离市外的小桥区做报告,向全区教员阔谈新一年的人才远景规划。报告刚一开始,耳边响起一句低音量的温柔话:“局长您请用茶!”话音一落,一杯子热气腾腾香喷喷的名茶递到话筒边,董局长马上接了,喝了,心里甜蜜蜜的。
给董局长递茶的是女教员刘芳,董局长一看,马上就想起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里面海哥哥评价胡姐姐的那两句唱词:“身上花色衣穿起,眉清目秀世间稀”。
时尚的情场上,新一出情爱热闹剧从此悄悄开锣。
全会场的人一齐把目光投向刘芳,一时议论声四起。陪坐在董局长旁边的李校长心里就觉得有点“那个”:会场上给客人供应茶水的工作向来由后勤人员负责的,她干吗会主动“涉足其间”?报告刚一开场就那么积极“越权”给人献茶,他们早就认识?这里面啦,一定是有什么“文章”。
可那刘芳呢,她精神烁烁,乐采飞扬,十分得意,什么脸红、尴尬、不好意思之类,全然与她毫不沾边。
报告中途休息,董局长就了解到那位送茶女郎的几大信息:刘芳、22岁、大学文科毕业、显著特点:一幅美容+一张甜嘴+一手好字。
按照以往的习惯,报告一完,局长大人就往小车子前面一站,向前呼后拥的人们一招手,转身往车里面一钻,小车汽笛“鸣”地一声,屁股放出一股青烟,箭一样地朝城里飞去。
这以后不过三日,刘芳收到一封来信:“刘小姐:名茶一杯,品后留香,君子有情,过目不忘,日思夜想,念断枯肠……请来我处一转,有事与你商量。”
刘芳马上写回信,总共只写了28个字:人间四月芬芳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董局长双手捧着刘芳的回信,欣赏着那一串漂亮的字迹,领会着那首诗的含义,沉浸在心領神会的得意之中。过了许久,他突然双手一拍,站起来,作沉思后的醒悟状:“妙!秒!妙!真是英雄所见略同,英雄所见略同!”
接下来的事便是,激动之情在二人心中猛撞,档次逐步升级。书信飞来飞去,但嫌不足以传情,改为短信发来发去。短信嫌难以打字,改为手机直接对话。电话嫌还是隔膜,改为面对面交谈。
二人一拍即合,湖光山色,明花洁月,无不摄下他们出双入对的倩影。再往下,便是由言谈升级为行动,一直更进到蜜共一床。
“我的局长大人,你该动手为我做点什么了吧?”刘芳把那长睫毛的眼睛斜望着董局长,翻开心中酝酿已久的收获清单,开始鸣出它的前奏。
“有求必应,尽管直说。”董局长一口承包。
于是,刘芳被轻而易举地调进市重点学校,工资待遇、福利补贴比在原来单位大幅度上升;刘芳的哥哥由开拖拉机而进入大公司开小轿车;她的弟弟由小混混一跃而当上总经理秘书;她的父母由农村接入城市,住进高档别墅……董局长啊董局长,此时可真把他的威力释放得淋漓尽致了。
刘家这一系列人事变动,无疑只须使用董局长手上两样当然的东西:钱、权。董局长大权在握,大笔一挥,一切便迎刃而解,势如破竹。
(对不起,读者,作者在这里插一句话:世上的事,其表不如其实。表面上的东西,有时看起来合理得很,但只要偏离一定的规律,就会由量变到质变而走向反面。以下言归正传。)
纸到底包不住火。果不其然,董局长的后院一天突然着火了。你想吧,一个男人,要应付两个女人,既要供奉“一奶”,又要包养“二奶”,里里外外一把手,会不忙吗?董局长手里打着小花伞,踩着一根钢丝绳,扭到“一奶”这一头,还没完事,“二奶”的电话就来了。急急忙忙奔到“二奶”这一头,刚一落座,“一奶”的手机又响了。
“你每天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呀?”面对夫人这个问题,董局长的答复,诸如“开会啦”、“下乡啦”、“接待来访者啦”等等,日子久了,效果就不那么灵了。
董局长的夫人可不是一盏省油的灯。她对丈夫的关心从来就是四个字:滴水不漏,也就是说,什么都管,管严管死,管得不留半点缝隙。一日在打牌的时候,为了一支牌,她跟一个牌友吵架,那牌友理屈词穷,就拿她老公的户外风流当子弹。她听了,倒是感到得了意外的收获,说了一句“谢-谢-你”,便即刻退出牌场,转身全心投入对老公的“新开发”,果然不出数日,便将董局长在户外的风流韵事尽收眼底。
刘芳被董夫人从幕后请上了前台。这下可难住了董局长。董局长还没来得及作最后的决择,就被“双规”了。刚从检察院交代问题出来,就一头钻进铁笼子出不来了。
那刘芳呢,后来怎么啦?这我就不讲了,读者你就自己给她作个结论吧。
,
-全文完-
▷ 进入夜廊字大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