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花落无痕付义琳

发表于-2008年05月31日 下午6:14评论-1条

有时,我只得写下一段委婉的文字,聊以抚慰生命的沉重,聊以祭奠时日的永逝——题记。

曾经我记得自己是个很伤感的人。一片孤云的幻变,一片枯叶的翻飞,都能让我惆怅,让我低回。

于是我便很少写下文字,因为所写的,无非是些烂熳的山花,开的时候绚丽,却终将消逝无痕。而这,实在是,不如当初就不曾令人瞩目,令人消魂。

故而稀松地看看书,发发感慨,日子也就很不见得轰轰烈烈地淌过。在那既不很有聊也不很无趣的日子里,我日渐沉默,继而浮躁,终于又显出了本质的浅薄。直到我想通了一个道理之后,一切才变得豁然开朗。那就是,用放纵的方式寻求寄托只是饮鸩止渴,毒发时会让灵魂毙亡。尽管从杂草丛生的思想之林寻找或开辟一条通住明天的小径已是如此艰难,但是只要找准目标并付诸行动,生活就会明快而简单。

于是学着像古人所说的那样,心如止水,宠辱皆忘。不去管这是一种消极,还是一种升华。或者,是不到做出这个判断的时候,又或者,这个问题根本就不能回答。

但是那个深秋的黄昏,当我从北风其凉的圆明园中找到“三·一八”纪念碑时,我还是倍感凄凉。曾几何时,年轻貌美的刘和珍,是多少男子的梦中情人,然而,为了某种崇高的理念,香消玉殒,枉死异乡。

我不知道,在我之前,和我之后,有谁去看她,但我知道,圆明园的荷花盛开的时候,我不会去观赏。因为我不忍心在孤寂的和珍面前,奢言生命的艳溢香融。

而,而,而生命又是何其沉重。我一直记得一位故人的那句诗,“在心原上放牧忧伤”。然而,对她的记忆也只有这些,甚至,淡去了她的模样。

也许生命不过如此,在不经意的相识与遗忘中,成长,成熟,然后消亡。只留下,或者只是以为能留下淡淡的影,淡淡的痕。

那么,那么,那么,还是让我记住和珍吧,是她教会我正视自己的青春。与她日夜相伴的杂草,一岁一枯荣,周始迁延,这甚至使我想起了一八四零年。

一纸贬书打碎了御侮的宏图,则徐的泪无声地滑落,沾湿了那尊无辜的炮台,以及,一百多年后的我。

在渺远的昔日,当我尚是一个懵懂的少年,读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便释卷长叹,只恨生不同时。

今天,作为一只老翅的飞鸟,我自不愿在这片水面歇脚,我定要在万里长空写下惊人的诗句。

然后,我才敢安然地老去。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付义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蓝裳 | 荐/蓝裳推荐:
☆ 编辑点评 ☆
蓝裳点评:

文字很优美,也很简练,有种婉约之风溢扬其中。
雁过留声,水逝有痕,我们的生命最然寂寥,然终归会有几个人忆得的吧。

文章评论共[1]个
一条河-评论

写得不错。欣赏了。问好作者。at:2008年06月01日 中午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