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人不如文方格格

发表于-2008年05月31日 晚上9:12评论-0条

在我的少年时期,曾对两个男人动过心,一是邓皓,二是周国平。

邓皓的文字柔情似水,他曾在知音杂志上做过情感专栏。那是在我迷恋他很久之后发现的。在发现他专栏园地的同时,也发现了他的“玉照”,惊觉他根本就不象他的文字一样似一颗多情的种子,也让人再也多情不起来。不是说长得多差,总之和自己心中想象的白马王子或者说偶像的形象有着令人难以接受的差别。从此记不起他写的每一个字。

周国平的文字是在我少年时期最迷惘的阶段出现的。记得那时每月省下一些生活费去书市淘回一本或几本喜欢的书,视若珍宝。其中就有一本绿色硬壳封面的周国平的书。页内全是彩色带暗花的纸张,很符合青少年的心境和喜好。(可见出版者心思的准确与独到。)加上周国平富有哲理性的文字,着实让人着迷。我那时心思用得可谓之深:常采一些小而嫩的树叶或小花压扁,吸干水份,粘贴在每篇文字完结的空白处,附一两句自己的读后感,那真可谓是“锦上添花”。可惜后被我同学看中,一借永不还,害我和他绝交很久,也恨他很久。对周国平更是念念不忘到如今——直至今日。

今日从本埠报纸上竟看到不知从哪转摘过来的关于周国平婚变的自述。第一句话就让我懵了:周国平生于1945年——我的天,比我老爸还要老五岁呐!再看下去,嘴角渐渐撇下去,竟没看完就丢开了。

原来不仅文艺人喜欢朝三暮四,文化人也是如此啊!开了眼了。文艺人们一张嘴辩不过众多粉丝和娱记,文化人就不一样了,俗话说:“好脑筋不如烂笔头”呀,只怕三寸不烂之舌也抵不得文化人的生花妙笔,更何况他是学哲学的呢!婚外恋被他说得如此合情合理又合乎人性,让人不由得为自己没能出墙而羞愧——不才嘛!亏得现如今学哲学的不多,称得上哲学家的就更少了,要不然这世道,真得翻天覆地,没有过婚外恋的,绝对会被当作怪物或生理或心理不正常的家伙而大受嘲弄。

从这两次教训得到一个结论:所有的偶像,不过是自己给他们套上了一个光圈,然后闭上眼睛,独自意淫。

从这里说开去,说到网恋。

网恋的开始一如我的少年经历,以文字为媒,几句话打动芳心,就象真实恋爱的初级阶段,动动嘴即可。人话,谁不会说呀,更何况网恋不过动动手指,还不用买花,不用看对方脸色,有事走开即可,他(她)拉不住你。你还可以脚踏几只船,和几个网友同时开聊。对方若问:咋好久不回话呀?你可以说接了个电话或上了下wc再或者说泡了杯茶。似乎其乐无穷,觉得恋上了。不见面几句温情的话也能激动一整天,身边的人嘘寒问暖只嫌唠叨得烦人。却不知坐着难知晓其高矮胖瘦,不张嘴不知牙齿东倒西歪,是黄是黑,抿嘴一笑还以为见了古典美人。等哪天你病了,端茶递水的却是那个黄脸婆,手脚冷了,暖身暖心的还是那个笨嘴笨舌的苕家伙。那个天天在网上说:来世陪你看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可人儿,这时不过是一块摸不着的冰冷石头,解决实际问题的,还是身边那个热气腾腾的馒头。

意淫只能解决一时之需,完结了,更显空虚,不如不开始。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方格格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帘外落花点评:

如果要把文字和人结合起来读,既是文字的悲哀也是自己的悲哀,再说感情和文字应该不是一体的,只要这人还行,不太坏,文字还健康,就不要太过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