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考验与进步聊城大学文学院2006级2班

发表于-2008年06月01日 中午1:01评论-1条

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能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个话题——“考验与进步”。

惨烈的汶川记忆,使人不堪回首。生命的脆弱与灾难的无情一次又一次地叩击着人们的心灵,面对这场劫难,悲痛之余留给我们的是什么呢?

不错,此次地震考验了人间真情,也考验了是世间博爱,我们都看到了,也都切身体会到了,但我们是否忽略了地震也考验了房屋质量呢?大规模的房屋倒塌鉴证了一部分建筑确实存在违规建设、抗震能力不高的问题,所以我试想,此次震后四川的建筑水平应该会上一个台阶,但是我想问的是,一定要在考验中付出代价才能取得进步和进步的意识吗?如果必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为什么2004年全国豆腐渣工程风波后,不合格建筑依然大量存在?为什么2005年矿难频频出现,此后矿难的声音却不绝入耳呢?为什么sars过后,全国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层出不穷呢?为什么会这样呢?历经考验,我们依旧不前,缺乏反思,在同一块石头上绊倒多次,何谈进步?!

如果说考验无处不在,那么,你敢于承担多大的考验,你的进步就会有多大。洪战辉的故事展示了一个勇于担当,自立自强的人,是怎样将家庭、将人生的责任扛在肩上,正面迎对生活的风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历经考验,并最终笑到最后的人,其实他走过的路就印刻了进步的足迹。

从面对考验到取得进步,需要付出,需要理性的思考,不必去冒险,也无须蛮干,这里存在一个“性价比”的问题,比如,我们在小时候就接受了一种见义勇为的教育,即面对犯罪分子侵害人民生命财产时,要挺身而出,与之搏斗,不怕牺牲。这种考验,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选择。当然,我们并不反对在这个考验选择的关口出现英雄主义,但是如果以丧失自己的生命,去挽救他人的生命,我认为这是不可取的。当然,“英勇献身”后,社会为你流泪,家人为你悲痛欲绝,有可能获得一个“感动中国”荣誉称号,赢得生前身后名,权当也算一种进步的标志,起码是相对那些旁观者、看客而言是一种思想、道德、行动上的进步。但终究你的生命没有了,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是另一种损失,你个人进步的意义也就要黯然许多。请大家不要误会,我并不赞成逃避考验,只是面对考验,选择怎样面对,我真的需要好好考虑。

身为一个命途多舛的民族,我们经历了数不清的考验,但我们从考验中取得进步的程度与质量是一个什么样子,怎样从考验之中取得有效的进步,我想这是我们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赵敬鹏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聊城大学文学院2006级2班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帘外落花点评:

人是在坎坷中前进,国家也是,相信会好起来!祝福我们的国家。

文章评论共[1]个
风中的鹰-评论

祝福了

沙发~at:2008年06月01日 晚上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