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拜谒“钱钟书”王先林

发表于-2008年06月03日 中午1:33评论-25条

“学究天人,文化昆仑”的钱钟书先生,在无锡的故居,就在闹市区的新街巷。我曾多次路过,但是一年多来,我始终没有踏进一步。不是不想进去,而是实在因为我还没有做好准备,心理的准备。

对于钱钟书先生,我的认识仅仅局限在他的《围城》。对于这样一位文化的巨人,仅仅这一点点认识,是非常的不够,我知道;因此,一直想对他认识得更为完备一些,再进去拜谒他,我想。

前天,仍然是没有做好这样的准备,但我还是携妻将女,一起拜谒了这位“文化巨人,民族精英,国家瑰宝。”因为我知道,凭我的这点微末学识,是不可能真正理解他的;要想站在这位巨人的肩膀上,更是不可能的。

先生的故居,是几间平房围成的小四合院。白墙,黛瓦,两扇对开的木门。门框上是一副对联,“文采传希白,雄风劲射潮。”——希白是北宋文学家钱易的字,射潮是吴越王钱镠强弩射潮的故事,这两位都是钱氏祖先。本想在这里照像,可是门前的马路停了一排汽车,煞了风景。我也是开车去的,但是,我远远地就停了车,步行前去,以示对先生的尊敬和拜谒的虔诚。

进去,弄堂里一尊先生的铜像迎面而立,背后一块板画。画面是一棵槐树,题诗曰:枯槐聚蚁无多地,秋水蛙鸣自一天。我想,这可能是对先生内在心境的最好诠释吧。淡薄繁华,耐得寂寞,潜心研述,才得大成,这是先生对我们的教益。右边的壁上,简介了先生的一些成就,虽然尽是赞美,但毕竟空泛,也不细看。稍作停留,便往里去了。

四合院的院心,其实很小,仰望天空,也只有一小块,应该叫做天井合适一些。天井里一棵桂花树,蓊蓊郁郁,侧身站在一边,如同主人谦恭地欢迎着来访的客人。这树年龄不大,应该不是当年先生住这里时就在的;不过,以先生的书香世家之风,当年这里肯定是有这样的桂花树的。这里曾经的书香花香,也是一件值得向往的事。

迎面十二扇对开的木门里,就是绳武堂。钱福炯集经史语撰联:“以蔽风雨,曰止曰时,相协厥居,孤始愿不及此。既勤垣墉,爰众爰有,自求多福,汝兄弟好为之。”悬于厅堂之上,勉励钱氏子孙勤奋读书,安分守业,和睦相处,继承家风。先生少年时候在这里听父亲授课,读书习文。这里的敦厚之风,给先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左侧就是钱福炯的居所,门上也有一副对联:“辄有当世意,试究古人篇。”走进去,最显眼的却是先生《围城》里的句子:“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一句话说尽了人性,人生,真是简洁精炼之极。人们说起钱钟书,没有不称赞《围城》的,大抵原因也就在此。其实,“他对自己的长篇小说《围城》和短篇小说以及散文等创作,都不大满意。”——杨绛《钱钟书对<钱钟书集>的态度(代序)》。这样的境界真是很宝贵,这又是先生对我的教益。壁上有一些先生的相片,其中一张是四十年代的,看上去是极俊逸潇洒的。这样的才,这样的貌,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极受女子青睐而且钟爱的,但先生对于感情的态度却也是极严肃的,和发妻杨绛,相濡以沫半个世纪之多。试问,这样的钟情,几人能够?

走进另外一个房间,里面是先生的学术专著陈列。《宋诗选注》,《管锥篇》、《谈艺录》、《七缀集》等数百万字的煌煌巨著,内容深邃,令人叹为观止。他说:“吾辈穷气尽力,欲使小说、诗歌、戏剧与哲学、历史、社会等为一家。”因此,他打通了中西文化的壁障,深信中西心理攸通,天下诗心文心一致,中西文化可以通体认识,相互借鉴。这是一种怎样的视野啊,如果不是站在文化的高山之巅,如何能够!门上的一副对联:“古抱不可存,长空有所思。”相信可以解开我们心中的谜团。

有一篇《饮誉全球,光照后人》是对钱钟书先生的评价。“钱钟书的成就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弘博深湛,以及中华民族奋发图强,励志精进的精神。钱钟书是中国哲人的代表,中国学人的楷模,是当代开创中国先进文化的勇士。”“钱钟书于1998年12月19日逝世,国家主[xi]江泽民,法国总统希拉克,英国文化大臣克里斯·史密斯等纷纷打来电话,发来唁电。”“作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知识分子和学者之一,钱钟书以他的师德、学风、人品、风范点亮一支不灭的火炬,照亮后人在探索人类文化的道路上继续攀登。”这样的评价,这样的待遇,是前无古人的。

离开故居,心里却惦记下先生了。

2008年6月3日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王先林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悲秋道人点评: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鸣。一样的屋舍,一样的天井,却因住着不同的人物而给人完全不一样的感受。走进寻常的人家,感受的地生活的气息,感受的是物质的奢华;而走进钱钟书先的故居,感受的是文化的传承,感受的是心灵的震撼。

文章评论共[24]个
遏云-评论

xiedehao
  【王先林 回复】:谢谢关注! [2008-6-3 15:34:54]at:2008年06月03日 中午2:54

悲秋道人-评论

枯槐聚蚁无多地,秋水蛙鸣自一天!好对联。应该是聚蚁对鸣蛙吧?
  【王先林 回复】:不是的。因此,我说是“题诗”,不说是“对联”。 [2008-6-3 15:35:47]at:2008年06月03日 中午2:56

沧海一蝴蝶-评论

对于钱钟书先生,我的认识仅仅局限在他的《围城》。对于这样一位文化的巨,仅仅这一点点认识,是非常的不够,我知道;因此,一直想对他认识得更为完备一些,再进去拜谒他,我想。
足见先林的认真,也完全能够理解你的文章为什么总有那么浓郁的文化氛围,总能对人文特色体会得那样深了。可敬,可羡!


  【王先林 回复】:你总是鼓励我。在这样的文化巨人面前,不能不认真的。 [2008-6-3 15:36:40]
  【梦醒-时分 回复】:我忽然发现曾经折断翅膀的蝶试图飞过沧海,可我说这并非好事!勿谓言之不也预也。。。 [2008-6-3 23:07:52]
  【沧海一蝴蝶 回复】:谢谢朋友的忠告与关心,但我想你肯定误会了。蝴蝶不再试图飞越沧海,蝴蝶只是对沧海有了更深的认识,心理正在日趋成熟与平静,淡看世态,笑对人生,珍惜朋友间真正而纯洁的友谊。 [2008-6-4 8:15:42]at:2008年06月03日 下午3:15

舍郎-评论

“学究天人,文化昆仑”佳作妙文,有我先林!拜读了!
  【王先林 回复】:呵呵,舍郎的褒奖,是我进行写作的最大动力! [2008-6-3 15:37:54]at:2008年06月03日 下午3:33

居巢子-评论

从此路过,文笔优美,学习!
  【王先林 回复】:呵呵,谢谢! [2008-6-3 16:40:38]at:2008年06月03日 下午4:01

空中飞燕kzfy-评论

  对钱钟书先生了解不多,但喜欢他的《围城》,也喜欢王兄的文字!
  问好!
  【王先林 回复】:一般都只了解他的围城,其实他的成就远远高于围城的。谢谢! [2008-6-3 16:41:51]at:2008年06月03日 下午4:32

梦雨红尘-评论

《围城》乃钱老的代表作,但我印象深刻的是钱先生的冷幽默,有人拜读了了他的佳作,很想见他本人,他的回答更为有趣“知道鸡蛋好吃就行,又何必非要认识生蛋的母鸡呢?”
  【王先林 回复】:《围城》只是先生早年小说的代表作。多谢留评! [2008-6-3 19:01:53]at:2008年06月03日 下午5:22

清风明月心-评论

钱钟书,我也仅限于《围城》一书,并且过去读书,大多是囫囵吞枣,只看故事,而忽略书中故事之外的所有含义,想来真是惭愧,今从先生这,对钱老有所认识了,谢谢先生的美文。
  【王先林 回复】:应该谢谢你的关注! [2008-6-4 12:22:08]at:2008年06月03日 晚上8:52

文水-评论

以蔽风雨,曰止曰时,相协厥居,孤始愿不及此;
既勤垣墉,爰众爰有,自求多福,汝兄弟好为之。
好联。好文章,欣赏。
  【王先林 回复】:谢谢,请香茶! [2008-6-4 12:19:40]at:2008年06月03日 晚上10:39

涵子-评论

创造着中国的文化精品,让我辈受益非浅的钱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问好作者!
  【王先林 回复】:谢谢关注,问好! [2008-6-4 12:18:09]at:2008年06月03日 晚上10:51

林秋菊-评论

这一篇,难得。散中散味,凝中回神。
  【王先林 回复】:能得到你的“难得”,真是难得。谢谢了。 [2008-6-4 12:15:44]at:2008年06月03日 晚上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