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读尼采和庄子水火蹀躞

发表于-2008年06月07日 上午11:00评论-5条

我不敢故作高深的评论他们,只是浮光掠影的略知其一二,让其在自己的精神田野里踱回方步吧!

如果论人类精神的广度,那么他们就可以称为赤壁双雄,无人能在超越。他们分别站在灵魂两端的极点上,对立成这种空间的距离感。

尼采的心是至冷的,但他的行为却是火热炽烈;庄子的行为是消极的,但他的内心却是波涛汹涌,烈火灼烧。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思想过度,尼采说:“上帝死了”,庄子云:“认为无神,自己乃是最高的神”。他们都异曲同工的不相信超越人性的神·

尼采是唯意志的,他用超人意志来主宰万事万物,他的精神是疯狂张扬的,他用自我超人哲学的锤子打碎了所有束缚人性的道德法律,一切对外妥协的忠诚和软弱都全部化为他精神立脚的根基,他是践踏于这些虚伪统治压抑的绳索之上的,他身上总带有剑拔弩张的气焰,携有飞扬跋扈的野性,裹满凶蛮残酷的杀气,总之,他将人性中的一切,全部发挥的淋漓尽致,直至疯了,与一头毫不相干的驴亲吻。这也许是尼采活活在世上最后的隐喻,他把人性中的兽性充分的挖掘。

庄子是超越意志的,他不用意志来主宰自己的灵魂,而是把自己的灵魂放任于大千事物的自然中,让万物精灵成在自己桀骜不羁的精神,他的精神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灵感洒脱的。

尼采的生命是膨胀的自我,而庄子的生命却是压缩的个体。前者的生命容易陷入人际的网络复杂中,而后者却很轻易在逃避人际之时陷入被动的局面;前者是目空一切,将一切都纳入自己的强权意志之下,后者则是目中只有大自然,一切意志都五体投地拜服于万物生灵中。尼采的思维空间是无我的,如果有我的话,他定是苦不堪言;而庄子在思维里另辟以防国度,,他把自己投射到万物身上,从万物身上时时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因此庄子的思维是愉悦的,而尼采则是害怕面对自己,始终把自己推向意志的巅峰,这是感性所达不到的高度,理性的一切全在这站住脚。

尼采对外来一切扑面而来的压力都做出积极对抗,誓死捍卫;庄子则是无为而治,一切外来的压力在他眼中却如云淡风轻。“无为乃有为”,这充分运用了潜意识的运作能力。他说:"道可道,非常道”这不足道者,便破坏了潜意识的形体,而使之变为显意识,往往人在清醒的时候显意识里蒙蔽者太多的渣滓,所以显意识并非是我们自己真正的思维见解。庄子在禅的道路上还差一步距离,他的心中还有自然,不像禅宗把世间万物都等同于空。

尼采容易使人走上烦躁抑郁,疯狂的道路,这如果不能清醒意识到在这一种恶性循环的魔力,就会重蹈覆辙,一如既往的达到精神的极点,奔向疯狂的巅峰。

如果拿他两作比较的话。我把他们形象比喻为火和!

尼采是火。庄子是!

尼采的心是火的岩浆,随时都在积蓄着火的,随时都让感到炎灼灼的疼痛!

但是真正的东西往往不带有一丝顾忌,从来都是赤的,针尖刀锋的相对!尼采何以缘有这么强烈的影响力。看来古往今来,世都难逃感的魔罩,他在中受到了剧烈的疼痛,让世都不可理解的麻木感,所以他就象金庸小说里面的周伯通,一直在逃避;在行为艺术,周走的是你追我逃的策虑,看你能追我,对于尼采来说,却是来吧,让暴风雨来的更烈些吧,他一直在迎接着新奇的挑战,所以他在哲学的领域里才能栽种出那么多真实的狠毒因子。尼采大无畏地反对哲学形而学及其在认识论方面的绝对优势;反对千百年来哲学以纯理观察宇宙、运用逻辑推理程序建立的以理为中心的庞大思辩系;他生命,提倡昂然的生命力和奋发的意志力,肯定世间的价值,并且视自然界为惟一的真实世界,给欧洲古典哲学注入新鲜液并开辟了古典语言学的崭新时代。从这个意义说,他开创了类思想史的新纪元,哲学史可以以尼采前和尼采后来划分。在尼采之后,传统的哲学系解了,哲学由非存在转变为存在,从天回到了地,由神奇莫测、玄而又玄转变为引起亿万心灵的无限共鸣。

庄子的心是冰凉的月下之泉,缓缓流动着寂寞的精神之旅。“吾将曳尾于涂中”宁可做个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的老乌龟,也不去享受荣华富贵,金玉满堂的纸醉金的生活。在现代急切追赶财富的世界观里,庄子的确是坚持着类最基本的信仰,也是最真实,最童贞的期望。庄子是主张精神的逍遥自在的,所以在形,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质,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的修养,德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庄子所持的宇宙与的关系是“天合一”的,是物我两忘的,所以他有着通达的生死观;庄子认为是道给了我们的形貌,天给予了我们形,我们要做的是不要因为好恶而损害自己的本。他以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活旅程。他超越了任何知识系和意识形态的限制,站在天道的环中和生边来反思生,他的哲学是一种生命的哲学,他的思考也具有终极的意义。

在中国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很难行的通这条路,不然 一味蛮干,只会胎死腹中;庄子的“乘万物以游心”或者禅宗最适应中国这个“温良俭恭”的沃土。这也许是中国可悲的地方,中国出不了像尼采这样的哲学大家。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水火蹀躞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生命之花点评:

在两个伟大人物的比较中,我们可加深对他们思想和理论的理解。

文章评论共[5]个
生命之花-评论

问好作者!
  【水火蹀躞 回复】:好,朋友好 ! [2008-6-8 8:56:33]at:2008年06月07日 晚上8:58

湘西山鬼-评论

尼采和庄子,我都敬仰!佳文,欣赏——
  【水火蹀躞 回复】:呵呵,谢谢 了 朋友 ! [2008-6-8 8:57:06]at:2008年06月08日 凌晨4:04

果城绝帅-评论

好文章 欣赏!at:2008年06月09日 下午3:39

淡然天地-评论

你的见解我不敢苟同。你很欣赏尼采,这可以理解,但我觉得你对中国的文化并未真的了解,所以你说中国出不了大家是不对的。浅见,莫笑。看看易经吧。
  【水火蹀躞 回复】:正因为易经的缘故,才把中国人教导的见福亦趋,见祸躲避,总是一种两面阴阳的徘徊,尼采不是,他的心里是阳光的,世界却是黑暗的! [2008-6-15 13:15:59]
  【淡然天地 回复】:你对我们的国学误会的地方很多。而且我觉得你并没有真的看懂。真希望你能好好看看。可惜了你的才学。不必回短信了。 [2008-6-18 10:48:02]at:2008年06月15日 清晨5:55

BLUE月亮-评论

  拜读过。思想的火花需要碰撞,不论古今中外,大小多少。辨证检验之,冷眼看世界。at:2008年07月05日 下午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