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世俗的羁绊,走出城市的喧哗。让清风荡漾你的心脾,一丝鸟鸣、一泓清泉,投入自然的怀抱中,让大自然所赐予我们的美丽来熏陶我们的心灵!
大自然,一个古老活泼的精灵,它窜古到今。在高山流水中有它的身影,在鸟语花香中有它的存在,在文人笔墨下有它的气息。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上都不曾缺少过它的存在。“长风破浪,直挂云帆”是自然的美,“鸟鸣山更幽”是自然的美,“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自然的美。
大自然是有精神支柱的,从古到今它传载了无数人的辛酸苦辣。“花自飘零水自流”是李清照的无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李白的豪迈;“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苏轼的忠义;“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是杜甫的辛酸;“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是温庭筠的期盼。
大自然同样又是一种希望的甘露,它曾流淌过无数绝望的心灵,在自然空明清澈的面前生活的琐碎不会粘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自然给我们的启迪,人类的生活从来就没有脱离过自然。
因而,人和自然本来就应该和谐共处,从儒家的“天人合一”到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唯一”再到佛家的“众生平等”,我们不难发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我国早有的传统。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全球经济开始了高速发展,原有的物质资源远远跟不上人类的需要,于是人类便开始疯狂地索取自然资源。就在人们用自然资源换取了巨大的物质利益的同时也一手造成了生态平衡、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再不见那“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浩澜;再不见那“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更不见那“晴川历历,芳草萋萋”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人类随意践踏自然的惨相。
在美国华盛顿国家博物馆的展厅里,有一只旅鸽站在一根树枝上,长长的嘴,尖尖的尾巴,展翅欲飞。但它永远告别了蓝天白云,它再也不能动,不能叫,不能吃东西了。这是世界上最后一只旅鸽——一只标本!
仅仅100多年前,北美大地上空还飞翔着大群大群的旅鸽。当它们数以亿计地在明净蔚蓝的天空飞过时。巨大的旅鸽群使天空连续几天变得昏暗。据记载,1870年在美国俄亥河畔的辛辛纳堤出现过一群鸽阵:长510公里,宽1·6公里,数目不低于2亿只。旅鸽所到之处,遮天避日,让人瞠目结舌。随着欧洲人开发新大陆的进程加快,旅鸽却不幸成了猎手的靶子和人们的美味,人们用各种方法去屠杀旅鸽——枪杀、火烧、放毒、网捕、药炸……
只要是想得出的手段几乎都用上了。捕杀的旅鸽,人类不仅自己吃,还用来喂猪。甚至只是为了猎杀取乐,便坐着火车追赶旅鸽。
1900年,最后一只野生旅鸽被射杀。
1914年,养在动物园的最后一只旅鸽——“玛莎”也老死了。
和谐无言,和谐是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呼吁;和谐是对我们健康成长的保障。一个充满和谐的社会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它足以使我们重新树立信心,拾起生活的希望。
看着远处春意盎然的田野,脑中忽然有浮现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心也飘的很远很远……
-全文完-
▷ 进入断肠墨客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