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有时以为相遇相爱只是一瞬间,但执起彼此的手,任流星不断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回首已是百年。
她十六岁的时候遇上了他。
十六岁的她像一株淡淡的含羞草,走在人群中,平凡而不起眼,就算从你身边轻轻走过,也许你也只有过眼云烟的感觉。
而十六岁的他却像一只华丽的孔雀,处处展示着自己的优越。优越的家庭环境,优越的外表,优越的成绩,甚至他还有优越的自弹自唱的本领,校内的每一次汇演总有他的身影。
两个不同世界的人,过着不同的生活。某天,静静地相遇了。
某天,她到他的班借课本,遇上了刚走出门口的他,她麻烦他找人,他以为她是自己的拥护者,借机会来相识,本想给一副不耐烦的嘴脸,但她借完书,竟然头也不回地走了。至此至终,他没有看清楚她的脸。但那轻盈的背影,却给了他暇想的空间。
离借书的日子已经过去很久了,他们没有再相遇,尽管他们只在隔壁班。
某天,他失恋了。恋爱了两年的师妹,竟然绝然地与他分手了。从来高高在上的他心有怨愤,却在走廊上不小心地与端了一杯热水的她相碰了。那热水烫了他,当然也烫了她。她没有像别的女子那样大惊小呼,只是平静地看着各自手上的烫痕,轻轻地说:去拿冷水冲冲就没有事了,就算起了泡也不要弄穿它,否则会留痕的。他一脸厌烦地看着她,总觉得自己有如落难的王子般可悲。她以为他不再计较,毕竟在校内,他的优秀是有口皆碑的,于是,拍拍裙子上的水渍,准备离开。他却拦住了她,恨恨地说:你伤了我,怎么能够没事般离开?她不知道,他的伤,不只在手上。但她还是轻轻地问:你想怎么样?从小,她就是这种脾气,温温的淡淡的,不与人争,遇事忍让。而他,似乎被问住了,确实,他还没有想过怎么对她。这个低着头的,根本没有认真看他的女孩,只是不小心而已呀!无言以对的他,只好轻侧开身子,离开。这次,是她看着他几乎是落荒而逃的背影。
手上的伤已经结痂了。那淡淡的黑晕,在她白晰的手上形成了一道鲜明的斑痕。正如,那天那寂寞的背影也在她的心中留下了一道不为人知的疤痕。上课的时候,她看着自己的手,偶尔会悄悄地想起他的手。那惯于拿吉他的手不知道怎么了。
惦念的时光会过得特别匆忙。再次相遇又已是数月之后。她上体育课,不小心在跑步的时候摔了一下,把膝盖摔得鲜血直流。看着同学老师担心的眼光,虽然她没有觉得是什么大问题,但也只好去校医室处理伤口。校医不在,她只好自己找出酒精为脚消毒。在她擦着酒精,痛得身体直哆嗦的时候,他进来了。他远远就看到了那个瘦瘦的,不喜欢抬头看人的女孩正弯着身子擦着自己的膝盖。从她身子的反应,他知道她痛,但她依然像上次被热血烫后一样,没有吭一声。她一遍又一遍地清洗着伤口,小心地把伤口上的细沙挑出来。她痛,痛得眼泪都流了。就在眼泪模糊了眼睛的时候,她看到了他的鞋子。
直接地,她抬头看了他。那相对的瞬间,他们都愣住了。她没有想过是他,而他,被她那双晶莹剔透的眼睛迷惑了,那仿如一口乌黑深邃的古井,把他深深地吸住了。这样一个平凡的女孩却有那样不平凡的眼睛。
是她先醒过来的。轻轻地把头低了下来,再次重复着清洗伤口的动作。而他,匆忙地带着自己那颗跳动得异于平常的心离开了。她低头的时候看到了他的手,她很开心,他的手上没有留下任何斑痕,那依然是一双艺术家的手。因为关心那只手,她忽略了他的眼睛,她根本不知道,那一眼,就是一生。
过了几天,她收到了他的信。在那张简单的白纸上,他写着:我们交往吧!那张承载着这五个大字的纸,放在手上仿如千斤,那样优秀的男孩竟然向她表白,这是何等让人震惊的事情呀!可越是震惊,就越值得思考。她对于自己的需要是了解的,她认为平凡的生命会无法负荷他的要求,所以,她回了信,只有一个字:不。当然,他没有想过会被拒绝,那个“不”字仿如榔锤,敲在了他自信的心上。
看着王子般的他,像个孩子一样拦在她的面前,她忽然觉得不知所措了。她用那双清澈的眸子看着他,他也回看着。作为十六岁的他们,根本不知道,这样的纠缠,不是视线上的,而是心灵上的。他当然是问她拒绝的理由,她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看清楚,我们不是同样的人,不能相处的。他不相信,他一强起来,谁也没有办法说服。看着他不断地列举着和他在一起的种种好处,她有些心动了,如果不是因为喜欢,高高在上的他,会如此唠叨吗?如果他真的喜欢上了她,她也一直喜欢着他,那么,她为什么要拒绝呢?于是,她突然迸了一句话:好,我们交往吧,如果不相信不合适,那就等时间去证明。他愣住了,遇上了她,他似乎总只能愣住。其实他还准备了好长好长的稿子,但,现在似乎都没有说出来的必要了。她的思考模式,似乎总在他的意料之外。
他们交往了。和以前的女友交往,过了一段时间,他总会有点累。毕竟是被宠惯的孩子,如果面对总是向他要求这要求那的女孩,他自然是无法忍受的。但,和她交往一个月了,他却感觉很舒服。她的脾气很好,而且不粘不缠,放学如果他不去找她,她就知道他有事,就自己安安静静地回家了。他们周末去约会,她不喜欢逛商店,只爱去图书馆或者去公园静静坐坐,如果有好的电影,她也愿意去看。她平日里没有太多的话,但当他不停地说着自己的快乐与不悦时,她都会静静地听,偶尔递来一瓶水,偶尔插入一句。对他来说,她是个宝藏,她有很多见解和主张都很好,但她从来不因为想出风头而拼命地表达。她也不以自己是他的女友为炫耀的资本,仍然经常沉默地低头着走路。他发现,她如一缕风,轻轻地渗入了他的生命。
她的朋友不多,但都是不喧哗吵闹型。她们也偶尔会说起他,而她总是抿着嘴轻笑着。只有她知道,那个她们眼中优秀非凡的男孩,其实偶尔和小孩是差不多的。他的喜怒哀乐都是直接的,他的优越生活造就了他单纯的性格。她常常觉得他像她书桌上那尊白色的天使像,纯洁而高贵。也正因为如此,她才更愿意去包容他的一切。
他们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却因为介入了彼此的世界,而令自己变得快乐起来。爱情原来就是那么天荒地老的一种自然力量。
当然,他们身边也有一些不看好他们的人。其中不乏嫉妒的女生。优秀与平凡放在一起,终有不和谐的一面。她们也有来挑衅的,只是当她们发现自己尖锐与刻薄放诸她的身上,激不起一点浪花的时候,她们慢慢退去。如果隐忍是种武器,那她足够资格站在他的身边。
时间过得很快,他们要面临高考了。他的成绩好,已经有了保送名额。而她,成绩普通,只能尽力去拼才会有上重点大学的可能。在得到保送的那一刻,他很开心。但过了那一刻,他忽然觉得自己似乎很快会失去什么。而她,其实一直知道彼此的差距,所以,心情倒保持得非常好,如果恋爱只能是时时刻刻的相守,那会耗尽太多的元气,其实分离,有时候也是爱的一种特殊形式。也许因为心态不同,高考前,他们常常闹矛盾。其实只是他一直在闹。如此优秀的一个男孩,在爱情面前也成了侏儒,近情情怯。他对分离有着莫名的恐慌,他不知道自己有多爱她,但如果就这失去她,他觉得自己的心仿如刀剐般疼痛。
虽然是吵着闹着,但却无法改变高考的定数。他去了北京,而她去了上海一所名牌大学。两地相距甚远,那跨千山越万水的感觉让人的心有种荒芜的感觉。她走的时候,没有像别的女子般哭得死去活来,反而是他,眼睛有点微红,她轻轻地牵着他的手,轻轻地对他说:分开的只是距离,不是心灵,你一直在我心中。他听后,眼睛更红了。这样微凉的女子却说出了如此感性的话,他如何能够负她呢?
大学四年,不是没有一些诱惑在他们身边出现。他也不是没有动过心,但,那片刻的心动,抵不过火车站上的那句告白。而她,一直淡淡地生活着,就算拿着电话拼命地思念着,她也没有平常女子的那种纠缠。放假的时候,其实他们在一起的时光也不多,她要打工赚生活费,普通的家庭没有太多的金钱供给女儿的开销,而他,开始了一些小型的登台,他的自弹自唱已经成了一种特色。他们通电话,也是他说得多,她听得多,有时候他会质疑她的感情,但看到她温暖而熟悉的微笑时,也就庆幸如此乖巧的女子竟然与他相恋多年。
大学毕业后,她去了北京,进了某间翻译社做起了文职工作。而他,被星探发掘,终于展露光芒。看着在舞台上令人们疯狂的他,她不是对这份感情没有过担心,毕竟,八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她依然用自己那颗炽热的心爱着他。而他,只要回到她的身边,就还能看到十六岁时的影子。尽管他们间的差距更多了,但并不影响他们的爱情,她是他的港湾,只要累了,他总想回到她的身边。
二十八岁那年,他们结婚了。那婚礼很简单,一场小型的亲友聚会式婚宴。十二年的相恋,走过漫长的青葱岁月,他终于如愿地在她的手指上套上了戒指,他们都不知道将来要面对的会是怎样的生活,但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无论再多的十二年,他们也会有信心一起走过。任流星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只要心在一起,爱将永恒。
-全文完-
▷ 进入蓝色港湾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