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棚民生涯洁尘飞飞

发表于-2008年06月16日 下午4:03评论-0条

5·12地震的巨手在不经意间把惊恐的种子播撒到了平静的人间。这枚种子在余震的空气中顽强地萌芽扩散和放大。从大地筋挛抽搐的那一刻起,人们便纷纷从经营多年的温馨的家中撤离,过起了巢居野处的生活。地震如同冥冥之中的幽灵,时隐时显,时断时续,犹豫徘徊。城里乡下,所有的人们都成了棚民。

5月12日,地震山撼之后,时间过得很快。在惊魂未定之中,人们开始室外露宿。当晚,我们一家子和小城的人们一道都匆匆带了两张毯子到广场上择地而眠。水泥地面被白天的太阳晒得热乎乎的,储存的热量透过铺垫的毯子发射出来一直浸到背心,躺在上面热汗涔涔。身躯搁浅在硬梆梆的地面上着实难受。辗转反侧,好不容易挨到天明,头发和被盖上都积满了露气,捏了捏摸了摸又潮又润。一起身,全身上下疼痛若割,钻心裂肺。我强忍着疼痛支撑着回到家里熬了热米粥喝下才慢慢地回转过来。许许多多的人都和我一样,第二天开始搭建简易帐棚避震,加入了棚民的行列。

一时间,马路旁、河堤边、绿化带上、广场上雨后春笋般冒出了零零星星的帐棚。人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才能,依傍地形,匠心独运,找来竹竿、绳索,扯来花条油布,软硬结合,裙带相牵,建造起了各式各样临时的避难所。开初,大多是支撑几枚竹竿,横绑几道绳索在上面,蒙上条纹油布就是棚子了。油布很薄不隔热,经不起风吹雨打。中午,棚内气温很高,如同农民育种的温室和烧过的瓦窑。一进去便有裹着油布气味的热浪在无形中涌袭弥漫,呛人憋人很难受,头晕胸闷眼发黑,小孩子烦躁不安常常是哭声涟涟,弄整得爸爸妈妈少有安宁。

地有难知震荡,天有不测风云。白花花的太阳整天烤着大地,一转眼夜间就起了风,乌云塞空。风一阵紧似一阵,夹着尘埃,卷砂走石,呼啸而来,吹得人眼皮子也睁不开,把帐棚上的薄油布鼓胀起来,如同风帆在加大马力地扯曳着,或在肆无忌惮狂乱地飘扬着,“呼呼啦啦”飞向半空。大人小孩有的死死地拽着飞扬的棚布,有的在棚布的下摆绑坠上石头砖块,有的将棚布使狠劲系牢扎实,但是,终因风力所向披靡,大多数棚子被大风的利手撕破肢离破散,毁于一旦。个别棚民的棚子没保住,连一些衣物鞋袜也吹得没了踪影,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我们的棚子是三家子在一起共同搭建的,六七个人加上小孩子都一齐上阵动手,也没能挽回棚子散垮坍蹋的结局。风夹着雨点一阵一阵从黑暗幽深的天空洒下来,乍暖还寒。很无奈,将油布卷到竹竿上捆紧再用石头压实,我们带着惊恐回到了家里,妻子坚持看电视守夜。我和孩子睡觉。虽然很困,但睡得很浅。倒在床上迷迷糊糊的,不知是睡着了还是没睡着。12:00过,大地又来了个小小的震摇,“轰轰”声响,房摇窗晃,一阵心跳,一跟头爬起来。只好又抱起被盖毯子,打点行囊来到广场上寻找栖身之地。好在雨住了,在一个熟人的棚子里挤借了一宿。

雨过天晴,人们不约而同地开展了帐棚重建。这一次,好多的人都下定了决心,不再作权宜之想,找来结实的长竹竿、木条、绳索、铁丝,有的甚至弄来钢管,物乘劲,一丝不苟千缠万绑,像模像样地搭建着,显示出了不少富有创造性的建筑才能。空间稍稍增大,有的还用油布设置了简易的门帘,地面上用砖头支垫了木板以防水隔潮,不少的搬出了“席梦思”麻垫。有的为了图省事又牢固,干脆将铁板床、钢丝床、木架床搬出来既做支撑的架构又当床铺,将油布直接覆盖拉绑在上面,严严实实地裹着,只留一道进出的口子,一架床就是一个棚子,真是一举多得。有的在自家的汽车或拖拉机的拖斗上横竖绑几个杆子略加支撑,把油布或篷布盖在上面作为棚子,将床褥铺在车上,一家子哪里安全就开到哪里,成了流动的棚户。为了有效地抵风挡雨,我买来塑料布蒙在条纹油布上,弄了铁丝和尼龙绳将棚子的支架重新设计,升高加固,拓展空间,四周也围挡起来,棚子看起来有些丑陋单调,但适用,住起来放心多了。几场大风没有垮,几场暴雨冰雹也无损,总算功夫没有白搭。

众多的棚子搭在塑料草坪上,俨然是众多的蒙古包。棚子从广场四周及滨河路延伸着,接连不断,有的傍着柳树,有的倚着栏杆,无处生根的绑在大石块、水泥块和砖头上。整个小城到处都是低矮的棚户区。白的、蓝的、黄的、花的,高的矮的,大的小的,长的扁的,应有尽有,既叫人眼花缭乱,也叫人感叹不已。

余震隔三叉五来打扰一下,大风大雨也来赶趟儿。夏天的雨说来就来没商量,不少单薄的棚子经不住风扯雨敲。一夜风雨,家不敢回,棚顶上雨漏下来,“滴滴哒哒”、“淅淅沥沥”全无干处,被盖浇浸得冰冷如铁,睡没法睡,坐没法坐,直搞得人身心疲倦。最苦的是那些年轻的妈妈,张着雨伞抱着“宝贝儿”,苦中作乐还要拍呀哼呀唱的。尝了夜雨浇头苦楚的辣味,再是想挨延偷懒、胆大不怕死的也只好放下痴心妄想的懒惰心理,哪里坐得住。看来,棚子无论咋个也省略不了。帐棚在短短的十天半月内明显进步,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式样越来越好。已搭好了的在一场场风雨之中交了学费,总是不断地发现破绽及时补救侍弄。当初全是自己动手修造的,原始粗糙至真至朴。后建的不断借鉴吸纳前面的经验日益完美,在这里文明的脚步迈得很快。有的加以改进甚至用木条搭建成小木屋般的浪漫样式,亦圆亦方,自然浑成。有木工手艺的趁机做起了搭建帐棚的生意,轻轻松松挣了不少票子。棚子离得近,不隔音。夜深人静,月光如水,我偶尔醒来,棚民们传出或大或微或隐或显的鼾声,此起彼伏密度很高,不断传入耳际,总是让我枕着鼾声在朦胧梦魇的意境中一次次重新入眠。

多次到乡下了解察看灾情。村民的棚子别具特色,简易但抒情。或傍着一棵树,或靠着一块大石头,或支起一个三角架,支擎起一条长长的木杠或几枚竹竿,搭上一张簟席,两沿披下来成三角状,有的在簟席上铺上一层塑料布或草荐就是一个遮风挡雨的棚子。一些房屋全蹋了的户子将电视机、电灯、桌椅等家什物件搬进去,整整齐齐地摆放着,还真是有家的感觉。日间抢种抢收,累了困了到棚子里歇息用餐,也该是别有一番滋味的,我想。

棚民生涯仍在继续,恢复重建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手牵手肩并肩,尽快走出地震的阴霾,用勤劳的双手和辛勤的汗水建造幸福的家园。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洁尘飞飞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仙灵岛灵儿点评:

中国的明天更美好,灾难会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