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菲,关于其他
关键词:王菲,写作,个性,婚姻。
好长时间没听王菲的歌了。事实上不过一两个星期,不想说我喜欢她的歌,只是很多次有她的歌做伴,我找到很多灵感,最后渐渐形成某种默契。当然这并非我写作的初衷。
有位哲学家言,写作需要的不是感性,而是尺度。我相信了这句话,于是每次写作都把考虑久之的事加以概论,以一种淡然的心情做这件事。
关于写作的出衷,我想了很长时间,直到现在仍在想。我只能用也许。
也许出于我的性格内敛,有些自闭;也许出于我的习惯,我习惯把心事对自己说,因为这似乎自小就成了我无二的选择。当然,我也相信这句话:写作是一个人的内心所处,与任何人无关。这是安妮宝贝说的。
耳边正在播放的是王菲的乘客。有些欢快的节奏,前奏鼓点俱落,有一种行进的感觉。吉他断续,矜持有度。词句像一首忧伤的诗,在歌手散淡的哼唱中,浓色淡闻的眼光与景色擦身而过所带来的瞬间形成一幅半抽象半具体的水粉画。白云苍白色,蓝天灰蓝色。。。。。。天空血红色,星星灰银色,景色的变换亦是心情的起落平折,最后歌曲已渐渐远去的声音结束,傍观者看她背影,她看她结果。
这种乐评似乎带有主观性,不过这是我听这首歌的感觉。
当王菲还叫王靖雯的时候,她拍了一部戏——重庆森林。是一个晚天戴墨镜喜欢爵士乐的导演的作品。
她在电影中那种酷爱音乐节拍的摇摆与投入是容易让人沉醉的一种状态,于是她自此开始成名。
我从没看过王菲的演唱会,可以猜得出她那妖艳如花的姿态是让很多人迷恋的,重要的是她那种不羁与自在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但却是每个人都想要的!
王菲做的每一张专辑都在寻求着自己的个性,因为太过于着重于个性因此遭到很多人的冷嘲。
我怎经在电影杂志上看到一句话——过重追求于个性而非主流是不会成功的。
当然除非你有十足的功夫。
有一句歌词是王菲唱的——谁人定错对没法明了。
后来,这位歌手有了自己的婚姻生活。婚姻和爱情是完全不同的意义。某些人只是需要婚姻,比如当一个艺人开始告别属于他的那个年代的时候,他不再主流,因此婚姻这时候,更多的意义只是一种归宿,停歇的地方,回避闹剧的掩饰框。
。。。。。。。。
最后,想用一首词结束这篇文章。
还没
好好的感受
雪花绽放的气候
还没
跟你牵着手
走过荒芜的沙丘
可能
从此以后
学会珍惜
天长和地久
有时候
我会相信
一切有尽头
相聚离开
都有时候
没有什麽
会永垂不朽
可是我
有时候
宁愿选择留恋
不放手
等到风景
都看透
也许你会陪我
看细水长流
2008-6-16
浮冰暗涌
-全文完-
▷ 进入安素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