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写了“连妹”一文之后汶水

发表于-2008年06月18日 早上8:08评论-1条

写完“连妹”的故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禁油然而生。我不能不拿起笔再次向旧传统观念宣战。当今,计划生育工作一再大张旗鼓地宣传,旧的习惯势力为什么还那么猖獗?“超生游击队”为什么还不断出现?这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也是一个反封建与封建的斗争问题。我们必须紧跟党的伟大战略部署,把计划生育工作,行之有效地进行下去。

[连妹]的悲惨遭遇告诉我们:在农村,旧的传统观念还是相当严重的,也是根深蒂固的。主要表现在“重男轻女”问题上。有不少人认为:男孩是传种接代的命根;女孩则是泼出去的一瓢水,嫁出去就是人家的人了。这种人,身子虽然在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里,然而思想却远远地停留在腐朽的封建社会。他们继承了封建社会的肮脏衣钵,欺上瞒下,阳奉阴违。在他们眼中,生男孩光宗耀祖,生女孩则低人一等。有的人为什么轻视女孩?原因不是昭然若揭了吗?。 [连妹]的故事深刻地反映和揭霹了这一现实。

在[连妹]这个故事里,婆母是反面角色,她代表了腐朽的封建势力。她的所做所为,无不是为了维护宗族利益,为了自己的家庭不成为所谓的“绝户”。在对待儿媳问题上,她是一个不讲理的人,影响很坏,但这不是主要的因素。对自己的儿媳耒说,再孬也是自己的人?她与儿媳不能合睦相处,根本原因是她的旧传统思想在作怪。在婆母眼里,儿媳是不祥之人,她绝了王家的后。如果儿媳听她的话,把女孩送给人家,再给王家生个男孩,其矛盾可能缓和或化解。但是,儿媳却没有这样做。婆媳之间的沟壑之所以加深,可能与此有关吧?在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下,婆母认为:有孙无孙关乎到家庭的兴旺与衰败。不管怎么样,婆母的心也确实太狠了!女孩嫁出去也好,嫁不出去也好,这也是你的亲骨肉啊!就这样无情无义地对待她们吗?像这样的人,在当今社会上,为数还是不少的。他们不顾社会的舆论和谴责,违背了天地良心,做出溺婴、弃婴的罪恶勾当,严重地影响了计划生育的正常开展,极大地侵犯了女孩的合法权益。

连妹是一个令人同情的妇女。她的身世虽然与众不同,但她的生育遭遇,却是一个只生女孩母亲的典型代表。像这样的妇女,有谁瞧得起呢?在农村,生两个女孩的夫妇,已为数不少了,但还没有形成气侯。某些有男孩的人当面不说,背后却评头论足,说什么这是老一辈修的。还有的个别妇女与只有女孩的妇女闹了矛盾时,也大骂人家“小绝户!上辈子丧了良心了。”太不像话了!从这里不难看出,“母以子为贵”的这种传统观念,至今仍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脑海里。不过,有的强女却能顶住这样的歪风邪气。当别人说她“绝户”时,她梃起腰板反驳:“我是响应党的号召,要允许生,我比你生的男孩多!”也有的说:“谁能看透社会的发展?说不定以后你的孩子成了人家的倒插门女婿。到那时你将一无所有,跟着儿子到人家去过吧?这时你就不洋烧了。”这是有文化的妇女对答的话。连妹毕竟是个愚昧无知的农村妇女,要是有一点文化知识,也绝不会同两个女孩走向绝路。

连妹的悲惨遭遇,向人们敲响了警钟,向社会敲响了警钟。要想控制人口增长,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针对关键性的问题,制定关键性的措施。人们最关心的是“无后为大”,我们为什么不把政策调整一下呢?不论男方到女方落户,或是女方到男方落户,生的孩子必须随母亲姓氏。这不就彻底解决问题了吗?毛泽东早就教导过我们:“矫枉必须过正”,在这个问题上不要缩手缩脚,不要顾虑重重,要解放思想,要大胆地去做。在母系社会里,不都是以母亲为主吗?当然,大力宣传和张贴“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孩也是承继人。”等鼓舞人心的标语口号,也是很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防止“空巢家庭”的出现。

姓氏只是人的一种符号。然而,就这符号却把人害苦了。连妹母女三人,就是因为这符号而死的。几千年来,历代皇帝为了巩固和继承自已的统治地位,只让子女继承父亲的符号,不让子女继承母亲的符号,显然是不合理的,它误杀了多少女婴性命?

五湖四海一家人,让陈腐的宗族观念见鬼去吧!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汶水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季锋 | 荐/季锋推荐:
☆ 编辑点评 ☆
季锋点评:

老观念,或许一时间无法改变。
但是正是不可动摇的理念,害了多少人呐。

文章评论共[1]个
汶水-评论

和睦的和误写成“合”了,予以更正。at:2008年06月18日 上午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