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淘书轶事纪弦

发表于-2008年06月18日 早上9:34评论-0条

作者:常爱晖 (博客:http://blog·sina·com·cn/cahcah)

已经记不清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起染上淘书这个癖好的了,但最疯狂的一次淘书行动却是记得。

那是上初中的时候,因为对文学的兴趣进而引发了想拥有大量文学类书籍的强烈愿望。那时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父母不可能拿出多余的钱来给我淘书,于是我把淘书的地点选择在了校图书馆。准确的说那不叫淘书,应该叫“窃书”才对。那时候的校图书馆设施比较简陋,防护措施几乎没有,外带上图书馆的管理员是个耳不聪,眼不明的老头,所以窃本书太容易了。第一次“淘”到手的是两本《文笔精华》(一本是写景的,一本是写人的),得手后愈发胆大了起来,开始“淘”自己喜欢的小说。那时特别喜欢军旅老作家黎汝清,所以“淘”来的书大都是他的作品,如《海岛女民兵》、《万山红遍》、《叶秋红》等等。在所有“淘”来的书中,印象最深的是黎汝清的《深谷英魂》。之所以对这本书特别有印象,是因为最后一次在校图书馆“淘”书“淘”失手,被图书馆的老头逮着“窃书”罪证的便是它。图书馆的那个白头发老头是个特别慈祥可爱的老人,他在逮到我这个“淘贼”后没有去校务处汇报,也没有通报班主任,更没有把我的“罪证”在借书的同学们面前展览示众,以儆效尤,他只是要求我把所有“淘”去的书都归还了去,就答应放过我了。我“认罪伏法”的态度当然是非常诚恳的,竹筒倒豆子,将所有用非常手段“淘”来的书全部如数归还了。老头很奇怪,面对我上缴来的大量赃物(大约有十多本书),没有生气,也没有和我谈品德问题,说些教育我如何做人的话。在仔细查看完我“淘”去的所有图书的书名后,他和我谈了文学,谈了如何将对文学的兴趣坚持下去和写好作文的方法,还谈了作家黎汝清,介绍了他更多的作品。临别时,他把那本《深谷英魂》留给了我并对我说:这是我的私人藏书,赠送给你了。

自那天走出校图书馆大门的那一刻起,我就再没有在图书馆“淘”过书。现在书橱里的上千冊图书,都是我用本可以去买新西服、抽名贵香烟的钱节省下来,从新华书店和旧书摊上淘来的,唯有一本由唐圭章先生的编纂《唐宋词鉴赏辞典》是个例外。

刚工作的那会儿特别迷恋围棋,水平臭,却是好战。屡战屡败,却是死不服输,象唐·吉诃德一样披着战袍四处求战。有一次去一个棋友家里挑战,无意中在大堆棋类书籍中发现了那本簇新的《唐宋词鉴赏辞典》。自打看到它的第一眼起,我就象见着了梦中情人一样狂热的迷恋上了它。当时看书的标价,我推算了一下,估算积攒我一个月的零花都没有购买它的可能,买肯定舍不得,只能借阅。借的时候那位朋友本有点舍不得,但没有拗得过我死磨烂缠,最终还是同意了。约定借期15天,到了还书的日子,我书还没看完,他来取书了。虽然十分不愿意还,但顾虑到人不可言而无信,心纠结着恋恋不舍的让他给取走了。书取走不到三天,控制不住对书的强烈相思,忍不住再次去续借,在朋友那里陪尽笑脸,说尽好话,如愿取回图书。不多日,再次到了约定归还的日期,这次书是看完了,但我却发现自己深深的爱上了它,怎么也舍不得还了。朋友来取,我再次陪笑脸,说好话,乞求朋友能再宽限数日。朋友无奈,空手而去。到了最后约定的归还日期,朋友再次来取,我故伎重施,再演苦情戏,苦苦乞求。如此往复了数次后,再也没见朋友来取过书……。数月后,良心发现,觉得再不还书怎么也说不过去了,忙将书包好给朋友送过去,却发现朋友手里已经有了一本新的同版本的《唐宋词鉴赏辞典》。见到我时他笑着对我说“你那么喜欢这本书,书就送给你吧,不用还了,我已经重新买了一本了”。当时,我握着他的手说谢谢的时候,眼泪差点滚落了下来。

如今,那两本没花钱淘来的书依然躺在我的书橱里,经过岁月的洗礼,它们的封页已经泛黄,但是我依然视它们为所有淘得的书中最珍贵的宝藏,每次翻看时都异常的小心谨慎,生怕弄坏了它们任何一个角落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纪弦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箫竽
☆ 编辑点评 ☆
箫竽点评:

爱书的朋友,都是一个文雅的儒士。相信,朋友也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