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我歌月徘徊安心心蓝

发表于-2008年07月01日 上午11:36评论-1条

关于李白,我清楚他的故事和生平。就连垂髫幼童都能吟诵“床前明月光”。大概是名气太盛,写到他我有点儿语塞。而我这人又好精神自虐,不愿吃别人嚼过的馍。所以宁肯独自写得晃晃悠悠。

苏子说,高处不胜寒。有时我想这话实在说得太晚。若能穿越时空,定会和太白结为至交。其实李白这样的人,还真没有官职适合他。以他的姿容和才学,又怎是俗世可以容纳的?所以自号“四明狂客”的贺知章,才会在初次见面赞叹的称“谪仙人”。

关于寂寞,不只李白的独创,古往今来描写寂寞的诗句多得像头发。我爬回书堆,发觉写得令我动容的句子是“念吾一身,飘然旷野”。尽管这民歌是思乡的成分居多,但我看到它以后,即刻想到李太白。青白长袍,仙袂轻飘,如一群白蝴蝶,纠结在一起扑扇着寂寞的翅膀。

孤独,是身边无人陪伴的清冷;寂寞,则是无处倾诉的悲凉。

官职和功名,自古就是男子追寻的目标。而且这目标高不见顶,永无止境。但李白是天真明朗的,他看清自己这个御用文人无疑是御座前的玩物,锦衣玉食养起的波斯猫。因而他放弃写“云想衣裳花想容”,一道金牌,退出宫廷,在他摆脱束缚获得自由以后,也享受到空旷无比的寂寞。

我记得以前看辛弃疾的词,里面说,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我特别不喜欢这样的诗,大概这也和我胸无大志有关系吧,非常厌弃这一副报国无门的愤懑样子。追名逐利,大展宏图,似乎这已成为一种本能。我从未相信过陶潜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要是五十斗呢?估计也折了。

我们都能诵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可是我更喜欢岳飞的另一句词: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断弦有谁知。这仿佛是岳将军退去金甲,捧出的真心话。它更人文,更真实。

这样的铁骨男儿尚且体会到疲累悲凉,更何况是肉体凡胎的俗子?

有时我想,如果青莲居士生在魏晋,会不会成为风流的代表?和阮籍放旷傲视,和左思清谈访道,眉鬓如削,双目瞻瞻,该会是怎样的风姿?

若我遇见太白,定会温一壶酒邀他共饮。不让他邀月对影,感叹醒时醉后的各自分散。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安心心蓝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蓝裳 | 荐/蓝裳推荐:
☆ 编辑点评 ☆
蓝裳点评:

孤独,是身边无人陪伴的清冷;寂寞,则是无处倾诉的悲凉。
很有感觉的一句话。
婉约,幽美。然而大气亦是不错的,“若我遇见太白,定会温一壶酒邀他共饮。不让他邀月对影,感叹醒时醉后的各自分散。”

文章评论共[1]个
一条河-评论

不错的文章。欣赏了。问好作者。at:2008年07月01日 中午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