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白这三首诗,我是极喜欢的!尽管它只是应召奉和之作,但依然可以看出惯有的仙气和豪逸。作为一个女子,我是十分希望有个人来写诗赞美我的,然后我可以像个女皇般矜持地接受朝贺。但可惜的是二十年过去了,这个人始终没有出现。我也就没有福气接受这高雅的恭维。
《唐诗笺注》中说,此诗咏太真,“春风拂槛”想其绰约,“露华浓”想其芳艳,脱胎烘染,化工笔也。小白通过彩云,鲜花,带露的牡丹,月下的仙女来层层比喻烘托,一个花容月貌、美若天仙的杨贵妃真是呼之欲出了。
有关杨贵妃这个人,不少卫道士斥责她断送了开元盛世。李白虽有溢美之词,但到底是在男人的角度,亦只是大赞美色而已。以我丰富的武侠知识,一看到杨贵妃,我马上会联想到韦小宝初见陈圆圆的情形。韦爵爷说男人打不下江山,就把罪归在女人头上。陈圆圆听了大受感动,说理解她的只有两位才子,一是吴梅村,二是韦大人。韦同学是否是才子暂且不论,但他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自古中国的女子似乎就处在不怎么光彩的境地,男人喜欢她们聪明伶俐,却又不要她们太有才情。圣人早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也许才女真是难以驾驭。但是“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在晚唐,有一个叫杜牧的落魄文人,带着潦草的潇洒。当男人之间已没有相处的余地时,他在女人的温柔乡里暂居。注意,这里只是暂居而已。我是在看过柳永之后才接触的杜牧,一开始我是怀着欣赏的态度,感叹历史的慷慨,竟然赠与我们两位多情的文人。可是后来,我看到小杜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字里行间隐隐的不屑和自嘲后悔之心,任再迟钝的人也感觉得出来。于是我明白,他写给歌姬的诗虽然煽情无比,但心下是不愿和她们为伍的。杜牧这个人,只是一个在现实中煎熬着,在进退中蹉跎着的弱小者罢了。
唐人感慨,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元曲状元”马致远写的《汉宫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杜甫曾臆想昭君出塞的悲凉和不舍,我不否定当事人有如此这般的心理,但我始终认为王昭君的选择未必就不幸福。汉家青史上,拙计是和亲。与其在冷寂汉宫枯萎了花容,不如以玉貌涤净关外的黄沙。她让一个为失去她而饮恨终生,从此视六宫粉黛如飞尘;她让一个为得到她而心满意足,甘心放弃争霸天下的念头,对大汉朝俯首称臣。
天边外,汉宫月。冷寂寂,悲无声。
我一直非常欣赏贾宝玉关于“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这一论断。女子是天地间的灵物,她们集结了美丽与哀伤,眼波流转,微笑蔓延,像一道道疗伤的温泉汤药。但煌煌天子只识得红颜红妆,而女子的温暖清澈,可怜宝玉这个未得功名的封建叛逆者却看得如许清透。
-全文完-
▷ 进入安心心蓝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