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以来,我一直任小学班主任兼本班的所有课程。十几年来,我的脑海里一直铭刻着一篇令我激动又难忘的记忆篇章。
那时我刚上班。学校没有院墙,校舍极其破旧。教室的屋顶是油毡上面盖瓦。教室的墙像极了主[xi]笔下的“弹洞前村壁”。教室的窗户没有玻璃。为了防偷,用钢筋焊接了竖格子,像监狱的铁窗。为了杜绝后窗外街道上有人捣乱,后窗户早已经用砖泥封死了。
教室极其狭小:讲台占去教室的三分之一,余下的三分之二留出一角放清洁工具。其余部分就着泥地在地面垒两个砖墩,架上块长木板就是学生的课桌。学生的坐具是他们自己从家里带来的高低、宽窄、形状各不相同的板凳。
冬天的教室冷如冰窟。为了暖和,前窗已随冬季的到来用塑料布封住了,但是冷气从四面八方逼进教室,用来取暖的小煤球炉子仿佛自己也不胜寒冬,教室里根本感觉不到它的气息。
夏天,外面下大雨屋里是当然的下小雨。外面不下雨了,教室里还点滴着屋顶存留的水。没有雨的闷热夏日,简直不敢踏进教室的门,因为学生的体温和闷热的空气令人窒息----教室里没有电扇,空气的流通仅靠门和前窗。前窗的塑料布随夏季的到来已被拆除,苍蝇、蚊子、甚至麻雀、燕子和湿热的空气长驱直入,畅通无阻。
我所接手的班就是这样教室里的二年级。一踏进教室,只觉得满眼黑洞洞的。眼睛稍稍适应光线之后,我才看清:五块长木板后是我的三十八个学生,每块板后,前前后后、左左右右扭动着七、八个黑乎乎的小脑袋,昏暗的光线中,一双双亮亮的眼睛好奇地瞪着我。
我开始自我介绍,准备从此一点点用知识去浇灌这些略带迷茫的心灵。这个班是同年级十六个班中的倒数第三名,我不敢懈怠。没想到,我刚说“我姓周”,教室里竟一片哗然———“老师,**下课打我!”“老师。**骂我!”“老师,我不会削铅笔---”“老师,你和***、***一个姓!”……我呆了,这怎么上课?
我试着用板擦拍打讲桌来制止他们的喧哗,片刻沉寂之后,“报告”声又此起彼伏,而且比我的声音要高几倍。我佯装生气说我要离开教室,想让他们自知理亏自觉改正,但是八九岁的孩子哪里懂这个,我刚转身走到教室门口,屋里已是吵闹喧天!我大怒返回讲台,迎接我的又是劈头盖脑的报告声-----“老师,刚才**打我!”“老师……”天哪!我的第一节课怎么是这样啊!
请教在同一所学校任教的父亲。父亲说:要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慢慢来。和退休在家的教师妈妈诉苦,妈妈说:课堂纪律很重要。班主任要做到能收能放。父母都说:别急,孩子们步如正规后,转变是很快的,也很稳定。
抖擞精神,准备了一节语文活动课,我再次走上讲台。我微笑着面对同样的情形。认真地看着每一双眼睛,耐心地听他们把想说的话说完,哪怕同样的话他们说了两次三次。当教室里终于只剩下一声或两声“老师”而他们已无话可说时,下课钟响了。
我说:“你们说完了话了吗?咱们开始上课。”
孩子们急了:“老师,别的班下课了。”
我说:“老师只听你们说话了,你们还没有听我说啊。我有好故事要讲给你们听,下课了怎么讲啊?”
“下节课讲啊,现在我要上厕所!”一个小男孩急急地说。其他几个孩子也急了,“我也要去!”“我也要去!”
“好。下节课咱们好好讲,好好听!行不行?”
“行!”他们齐声回答。
“那好,上完厕所的同学可以找我,我跟你们一起玩!”
这个课间,孩子们众星捧月般和我玩了个畅快淋漓。
再上课孩子们没有再“报告”。
我终于得到了讲课的机会,我兴奋!孩子们同样很兴奋,因为他们从来没有上过我这样轻松的课,他们一直在笑着听,抢着答话,争着说自己的感想。读着他们欢跃的眸子,我知道,我的三十八个学生从此有了学习的兴致。
当时,我不知道他们的学生成绩会不会提高,我只知道他们喜欢上我所有的课,喜欢和我课下一起活动,喜欢和我说他们家里的所有的事,甚至女生留起了和我一样的长辫子,男生模仿我打篮球的动作。不光是我的这三十八个学生,其他班级的学生也经常加入我们的游戏行列。我教我们班的小歌曲,第二天第三天会在全校各个教室唱响。我的班仿佛是雨后春笋一般生机勃勃、活力可见。我因此更尽心更精力充沛的去完善我的教学方法,用更新颖的教学手段俘获孩子们的心……
期末考试结束了,我们班是第三名——一个学期上升了十二个名次,我如在梦中!孩子们欢欣鼓舞!
我知道是我与学生之间缩短的师生距离让我赢得了孩子钔的心。他们在课上课下向老师报告,其实也不一定想让老师主持公道,他们或许只是想接近老师、引起老师的注意。作为老师,要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主动弯下腰去接近他们,竖起耳朵听他们的心声,让孩子感觉到老师的在意,以此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孩子的天性是玩。老师和他们一起玩,就又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而且,老师可以利用玩的机会,在玩中观察每个孩子,了解每个孩子,亲近每个孩子。并且通过玩,帮助孩子们改正与人交往的小毛病,把一些小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课余时间,解决在无意识之中,孩子的成长就会是健康的。况且,和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在一起,自己的童心自然得以回归,对自己的心态和身体都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有了以上的基础,在教学方法上,老师再独树一帜,变换形式,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中获取了知识。这样的老师在孩子的心里既亲近又有威信,班级的状况怎能不蒸蒸日上呢?
正如父母所说,学生们只要步如正规转变是快的,也会是稳定的。这个班自从进入第三名,一直到毕业,成绩一直是前三名,而且,班里的各项工作一直特别顺利、成功。春节期间,这个班里的几个学生来我家小坐。他们其中的几个已考入专科或本科学校,其余几个已经有了自己的工作。看着当年的“小娃娃”长成了精力充沛的大孩子,听着他们依然如故地称呼我为“小妮儿老师”,体味此时他们踌躇满志、豪情激荡的心情,我感到我自己也成了蓬勃向上的少年!
我永远记得我给学生上第一节课时的情景,我也永远记着孩子们给我上了第一节课后我的心得:缩小与学生的距离,贴近学生的心灵,和学生团结在一起,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教学方式树立自己的教师形象,建立凝聚力极强的班集体,和学生一起创造未来。
童心不泯,努力不止,就不会落伍于这个时代!
-全文完-
▷ 进入怡路梨花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