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向解放军学习》读后感显沣

发表于-2008年07月11日 中午12:49评论-3条

《向解放军学习》读后感

世界公认战斗力最强的军队——中国人名解放军,她用小米加步枪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打败了国民党的军队,战胜了美帝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队”,在世界战争史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战争奇迹,是什么因素造就了这样的军队呢?在读了《向解放军学习》一书,我找到了答案。

解放军建立近80年的全部历史证明,这个组织之所以成为最有效率的组织,之所以始终保持了其中华民族先进组织代表的特性,根本原因在于:解放军在其发展历程中尽管遇到过这样那样的挫折,却始终高举“为人民服务”这面大旗,并坚定信念不动摇;在于这个组织能始终保持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理论武装思想,追踪和掌握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使这个组织始终保持了旺盛的战斗力;在于这个组织始终注意组织的文化建设,用先进的文化塑造组织成员;更在于这个组织始终拥有最优秀的创建者、管理者和执行者;在于她把一个武装集团建成了一所大学校,把一个武装集团建成了中国最具文化特色的组织。

本书中讲到很多关于解放军优秀的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在这我不再赘述,我仅仅想谈谈个人读书的一些体会,从解放军的成功经验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其一,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解放军的“一切行动听指挥”,是建立在统一和规范基础之上的。只有制度化才能使成员的“服从”成为一种习惯和自觉。服从是军人的天职,更是解放军这个组织具有效率的基础和前提。而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更是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中国人民解放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这与她“铁的纪律”是分不开的。

加强纪律,服从与执行,对企业来说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现代企业发展的100年间,有一个现象非常有意思:一方面,外部环境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化发展成为企业家、而且是政治家追求和努力的目标。另一方面,主导世界经济主要力量的大企业,由于竞争和垄断需要,其内部资源的配置,计划性也越来越强。在企业外部,是市场配置资源;在企业内部,则主要是计划配置资源。由于这个特性,在企业内部,强调了一致和统一,强调了服从。在企业中,不是你愿意做什么,更多的是企业需要你做什么。

企业同样需要自己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联想董事局主[xi]柳传志也是从制定“小”规定开始带领联想开始国际化历程的。柳传志自己讲:由于是知识分子办企业,最初大家没有时间观念,开会经常迟到早退。为此,他规定:谁迟到,谁罚站。但第一个犯规的是柳传志的老朋友、公司副总经理。怎么办?柳传志硬着头皮执行了纪律,自己也吓出了一身汗。15年后,2004年底,当联想宣布收购国际著名it企业ibm的全球pc业务时,尽管有人怀疑这个“蛇吞象”能否消化,但没有人质疑联想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大公司。

现代化的企业都有完善的制度来管理员工的日常行为,而现代化的管理制度正是加强纪律性的体现,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华为今天的成功直接源于1996年开始的制度建设和全面优化管理。历时3年,1998年定稿的《华为基本法》完成了华为对自身过去与未来战略的系统思考,并形成了严格的管理范围和决策程序。在中国,很少有企业能将管理制度上升到如此高度并给予坚决地贯彻执行。

华为的成功正是“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最好的证明。

其二,培养能领军打仗的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近80年的历史,解放军始终把教育培养干部作为组织建设的根本。也正是这个制度,在解放军的发展史上,不仅名将、名帅如云,而且从来都不缺领军打仗的人,不缺独当一面的人,更不缺能够独立完成任务的人。解放军具有超强的战斗力和效率,在于她永远不缺适合组织需要的、能领军打仗的干部队伍。这是这个组织与近代以来中国任何组织相比最重要的区别和优势。这主要得益于解放军建军之初就把培养干部作为建军的重点。红军时期,成立了军官教导团;长征到达陕北后,成立了红军大学……其实,我们无论翻开哪位解放军将领的履历都会发现,在他们戎马倥偬的生涯中,总有几个时间段在不同的指挥学校读书。

而现代的企业、组织需要这样的人才:他们具有很强的执行能力,并在执行中不打折扣、不讲价钱,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样的人才需要企业、组织的长期培养,这完全可以借鉴解放军的“自己培养能领军打仗的人”的方式。

我们仔细研究优秀的企业,研究通用、雀巢等基业长青的百年企业,就会惊奇地发现:这些企业中有“新老交融”,而少有“新老交替”——似乎永远是这样。如同平和心态的人才能长寿一样,市场景气虽有高有低,但企业运行如没有大起大落,就能保持自己的健康,永续经营。

近年来陆续接触到不少企业主管和企业老板,听到他们最多的感叹是缺少人才。这似乎是企业成长中各个阶段都存在的掣肘问题。

其实,任何组织都一样,组织的产品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物。具体到企业,首先是生产人,其次是生产产品。

这也是为什么“现代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一个企业不能培养出自己的人才,那它将在残酷的现实竞争中败北。

最后,经常拉响战斗警报。解放军的效率在于这个武装集团始终处于“准战争”状态。这种时刻做好战争准备的氛围,使这个组织对环境具有高度灵敏的反应,因而使军队具有了强大的活力。

解放军之所以拥有强大的战斗力,在于她时时刻刻有“敌人”。

朝鲜战争结束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国国内基本没有大规模的战争,但是,解放军始终把训练的基点瞄准世界一流军队,并在自己的演习中与其交手。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解放军还借鉴西方军队作战训练的基本经验和方法,在集团军级作战部队培养“蓝军”司令,组建“蓝军”部队,为部队训练制造“敌人”。把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作为自己的“假想敌”,是解放军保持活力和战斗力的关键。

企业组织的生命与个体生命一样,必须有来自外部的竞争。一个失去竞争,或者不能接受竞争的生命,没有竞争力。树立竞争对手,就要了解竞争对手,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企业必须树立竞争意识,企业更应该时时树立危机意识。

凡大有作为的企业家,一定是始终保持市场警醒的企业家。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经常挂在嘴上的是“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华为集团老总任正非也总在为企业“制造紧张空气”通过这种不断的“紧急集合演习”,来使企业和员工对市场保持“战斗态势”。任正非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经常亲自通过写文章来表达自己思想的企业家。他有篇非常著名的文章:《华为的冬天》。文章通篇在讲“危机”;在讲企业要“居安思危”;在讲企业的和平年代越长,“泰坦尼克”号沉没的灾难就一定会到来……

华为集团是中国电信设备供应商,在电信设备供应市场上,自1995年后,中国同类产品企业就没有能望其项背者。为保持企业的竞争态势,华为始终瞄准国外一流电信设备供应企业为自己的追赶目标和竞争对手。2000年开始,华为在一片担心中,与欧洲最大的电信制造商西门子在西门子“家门口”展开竞争,取得了可喜的市场佳绩。

我们翻开中国企业25年来的发展历史,改变了中国人生活、创造了我们这个繁荣时代的中国创业企业家中,许多人都出身于解放军:联想的柳传志、海尔的张瑞敏、华为的任正非、华润集团的宁高宁、万科的王石、华远的任志强、广厦集团的孙广信、科龙的潘宁、杉杉集团的郑永刚、宅急送的陈平等等,可谓星光灿烂。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任正非和他的华为,中国电信革命至少要晚好几年,中国人也不可能这样快地享受到通讯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没有张瑞敏和他的海尔,我们不可能这样快地完成家庭电器革命;没有王石和他的万科,普通百姓不可能这样快地享受到“诗意的栖居”;没有陈平和他的宅急送,大中城市的商业运转速度将减慢。据统计,截止2004年底,以营业额计,在中国排名前500位的企业中,具有军人背景的总裁、副总裁就有200人之多。

“向解放军学习”在中国曾是一句非常流行的口号,但当中国从政治时代步入经济时代后,这句口号渐渐被淡忘了。

“企业管理的规律——这是任何从事企业管理实践和管理研究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中国企业管理的规律——这是任何从事中国企业管理实践和管理研究的人不能不解决的问题;中国当代企业管理的规律——这是任何从事当代中国企业管理实践和管理研究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

现在正应该需要“向解放军学习”的口号——解放军是中国迄今为止最有效率的组织。也许,解放军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对中国企业的实践意义、启迪意义更大。

《向解放军学习》一书中有很多优秀的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又很多值得我们在企业管理中借鉴,在这我结合企业管理制度上阐述了一些个人的观点: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精锐的人才体系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保障;强烈的危机意识是企业在竞争取胜的法宝。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显沣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 | 荐/文清推荐: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非常细腻的文字,
期待您的首发文章。

文章评论共[3]个
文清-评论

期待您的首发文章,感谢您对杂文版面的支持!at:2008年07月11日 中午2:22

显沣-评论

谢谢主编!

其实,我的文章都是此地发表,只是有的是在自己的“博客”或qq空间上记录而已。
所以,我就未选择首发方式来发表.at:2008年07月11日 下午3:08

悲秋道人-评论

文章分析得头头是道,令人眼界大开!欣赏。
  【显沣 回复】:道人今天在呀,谢谢来看我。

多交流,向你学习! [2008-8-11 13:58:33]at:2008年08月11日 中午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