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位文学同道名何三坡的,创作了一本诗集名《灰喜鹊》,自费出版后每本售价98元,对于这个天价数字,许多人唏嘘不已,觉得这本诗集卖得实在太贵了,也有的网友认为,其是在炒作。而何三坡却认为,这个价钱根本不贵,原因是——整部诗集共收录诗作98首,平均每首诗才一元钱,这样算来,何贵之有?殊不知,当下喜欢写诗的人并不多,而喜欢读诗的人更是物以稀为贵了,一本98元的诗集,肯掏腰包买到手认真品读的人,恐怕不多。
可是何三坡却乐观地说:要在一个月内卖出一万本。不过目前只售出200本,离预计目标还差十万八千里呢!我们不能不敬佩何三坡的敬业精神和乐观态度,以及他那份热爱文学的盛情和自信。就拿笔者本人来做比较吧,我多年来创作的诗词不下两三百首,可谓首首都是精品,不过却未曾准备自费出版,总是执拗地认为,自费出书根本不能证明自己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可是这种想法大错特错了,事实是这个样子的,即使你的文学作品很有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出版社也是轻易不肯出你的书的,当然个中原因很多了。
和何三坡相比,我明显地有些不自信了,这对于一个专门从事文学写作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最致命的弱点,这个致命的弱点足以让他在文学的道路上举步维艰甚至寸步难行。曾有一些著名出版社的编辑来信大加赞赏我的小说,可是却不约而同地不肯轻易出版,主要原因是没有太大的把握,惟恐出书后赔了一笔。想一想也是,谁愿意打没有把握的硬仗做恐怕赔本的买卖呢?没有一个商人痴呆到如此地步,否则他小子不倾家荡产也露宿街头了!
至于何三坡那本诗集的价格究竟贵还是不贵,最好还是和其他一些作家写手的书做一下比较为好,比如新生代女作家安妮宝贝在去年出版的9万余字的杂文集《素年锦时》,光版税就是200万元,平均一个字超过21元,您说她的这本书贵还是不贵呢?虽说散文杂文某种程度比诗词广受欢迎,而且女作家的名头独占优势,可是还说明着——文学作品的好坏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尽管美国作家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卖了10亿美元,而且这本书无疑是精品中的精品。
文学需要自信,从事文学的人更应当是这样。承载着人类精神和思想的文学,不仅不会式微和消亡,还会发展和壮大。尽管文学正在边缘化和变异化,却无形中推动了文学的阔步前进,这是文学的注定历史,也是文学的神圣使命。只要生命还在继续,文学就不会停止。那些数不胜数的文学朝圣者,心底里崇尚和信仰的,是文学以及做为神圣使命的人类精神和思想,因此他们越发地自信了!
-全文完-
▷ 进入阎珑鹰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