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杨志下岗离开梁山,回头顾望碧波万顷的湖面,感叹人世的冷暖。提着朴刀,茫茫然不知所去。他心里在想,自从武松上山后,那清河县不是缺一都头吗?现举目无亲,四海飘泊到底不是长久之计,何不去清河县衙试试。
阳春三月,花簇点点,绿草如茵,莺歌燕舞扫除了杨志心中的烦恼。正行走之间,抬头看见路边一巨石,上书“黄泥岗”三个大字。不看则已,一看心里好生悲伤。自己押运生辰纲在此被吴用等毛贼洗劫一空的情景油然而生。难道是命运的安排,如今他又走到了这个改变他整个人生的地方。往事不堪回首,他快步如飞不停地向前赶路。
杨志来到清河县城,城廓不大,看起来很是坚固。清澈的护城河水映着城楼的倒影,杨志跨过吊桥进入城内。
这清河县城,膏药铺特别多,各店铺门口都悬挂一面白布中心画一红色圆饼的旗帜,形象而醒目。听说日本一高僧,看这膏药旗像冉冉升起的太阳就带了回去,献给天皇,天皇甚喜,后来竟成了日本国旗。
清河县衙位于城关西街,座北朝南。大门呈“凹”字型后退,两边雄踞石狮,虎视眈眈地望着来人。杨志说明来意,几个挺腰叠肚的衙役伸手索要银子,杨志两手空空,哪有银两相贿,遂被班头赶了出去。
杨志来到街上,愁怅万分。忽然看见街头卖艺之人,心想自己一身武艺,何不露出几手,赚点银子度日。于是他择一块平地,抽出朴刀,在阳光照射下,寒光闪闪,又“嗖嗖”耍了几个,围观者无不叫好。
人群中有一大户人家的公子,一向敬慕杨家忠烈,听到杨志的身世后唏嘘不已,遂领回家中见与父亲。一番诉说之后,方知那大户人家乃杨志先祖六郎杨延景的偏将孟良之后。街头偶遇,皆有相见恨晚的感慨。
那少年叫孟虎,有一兄长叫孟龙,父亲叫孟彪。孟家世代传承杨家枪法,武艺甚是了得。因痛恨官府腐败,贪官横行,陷害忠良,不肯从军为朝廷效力,遂在清河县经营土地为生。
杨志在孟府住了数日,不肯久留于此。孟彪无耐把孟龙、孟虎叫来,当着杨志说:在城关东门有一处宅第,已荒废多年,让家人修缮打扫,再给些银两,让杨志在此开一酒店为生。杨志唱了个喏儿,千谢万谢而去。
很快,酒店开业。孟彪专门从开封府请来烹饪高手,加上孟家在当地声望,生意短瞬火红起来。
忽一日,外面锣鼓宣天,人呼马叫。杨志不知发生何事,到外面一看,只见一群衙役高举“肃静、回避”的牌子,簇拥着一顶小轿耀武扬威地过来。正不知官去何方,见他在酒店门口落轿,原来是知县大人。那杨志不敢怠慢,赶快双手作揖恭迎,并叫店小二拿来上月缴纳的各种税费收据说:弊店该缴纳的营业税、所得税、教育税、以及卫生费、治安费、人防费、计划生育费、门前三包费、防洪费、抗旱费、排污费、城市基本建设费、野生动植物保护费、失业下岗保险费、支援贫困山区赞助费等各种税费皆已全额缴纳,一项都不拖欠。说完望着知县大人。
知县大人笑笑说:“本县不是来征税,是听说你这里厨艺超群,烹饪绝佳,特来品赏。”杨志一听,喜出望外,忙传厨师一一吩咐,并请隔壁春深楼的名妓绿柳姑娘速来作陪。要让知县大老爷吃得舒心,喝得开心,玩得欢心。
用茶已毕,佳肴端上宴席。该店最拿手的是多味红烧狮子头和生鲜黄河大鲤鱼。那多味红烧狮子头暂且不表,单说这生鲜黄河鲤鱼就足以让看官垂涎三尺。其做法是取活鱼一条,提着鱼头在油锅内炸透,起锅后抹以膏糊,端到席上,那鱼还在张口一动一动地呼吸。知县见了,赞不绝口。
酒足饭饱,那知县大人和绿柳姑娘从包房走出,店小二前来收银。知县大人说:“身上未带银两,等秋后农民上缴赋税后再来结帐。”说着,写了张欠条打道回府。
杨志一看,心里暗暗叫苦,这五十两银子相当于小店两个月的营业收入啊,仅请绿柳姑娘一项就花二十两银子。
听说知县吃饭打白条,县衙的其他官员什么团练、教谕,甚至班头、捕快也时不时地来打游击吃饭。唉,这生意可怎么做呀?杨志陷入一筹莫展之中。
一晃几年过去了。杨志手中的欠条有一尺多厚,他心痛啊,要不是孟家财力支撑,这店早破产倒闭了。
一日,孟龙、孟虎兄弟两人来到店中吃酒,看杨志郁闷寡欢,遂问其原因。听完杨志诉说,两人愤恨不已。孟虎说:“这事好办,那知县大人在东街进士胡同悄悄包养两个美若天仙的小娘子,咱把她们弄来,还怕那个狗官不还欠银不成?”
杨志一听,说:“使不得,那叫绑票,是死罪。”他不愿意连累孟家兄弟。
光阴荏然,一年又过去了。那位知县大人擢升为汝南府伊。一名新县令接任。杨志心想,说不定这个新知县是个真正的明镜高悬的好官,就把那个老县令留下一堆欠条拿去兑银子。
新县令果然不凡,他让杨志把前任知县、团练、教谕、班头等欠条分别归类清算,开具清单呈上。
第二天,杨志照办,呈上清单并附上欠条。欠条中,前任知县欠二万两,其他人共欠二万八千两。新知县看完,传来相关人员,惊堂木“啪”地一拍说:“本着谁签字谁付款的原则,前任知县已无法追讨,尔等二万八千两限十日内归还,违者处以重刑。”
杨志千谢万谢辞了县衙回到酒店,心里好生欢喜,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竟会遇到当世少见的如此伸张正义、为民作主的父母官。
再说团练等人二万八千两银子,却难了他们,银子既挥攉,岂能复还。唉,这新县令初来咋到,不懂这世间的人情世故,何苦与我等为难?转眼限期将到,众人都在一筹莫展。这时老班头猛然想起了前任县令包养的两个小娘子还在,何不去敲一把。他把这一想法告诉了团练和教谕,皆曰可行。几人商量后马上行动。
这进士胡同因前朝出过进士而得名。两个小娘子住一个小院,院子里青砖铺地,很是干净。两人在屋内正在啼哭,见班头等人来此,以为是大官人让接她们去汝南府,遂转忧为喜,忙向前恭迎。只见班头大声喝斥道:“大人临走交待,你家官人欠杨志酒店五万两白银,要我等到此来取。”两小娘子一听,如晴天霹雳,哭天呛地大嚎起来。班头并不管她们如何哭啼,径直朝里面走去翻箱倒柜的搜起来。不一会儿弄出几个大木箱,打开一看都是白华华的银子,共计六万两,统统被班头、团练抬走。两个小娘子当即昏倒在地。
新县令收到班头等人上缴的二万八千两欠银遂传来杨志领取。杨志来到后堂,见了知县大人,免不了叩头拜谢一番。那知县说:本县府库空虚,急需银子一万八千两,现给你一万,剩下的日后归还,说着写下白条交与杨志。那杨志拿到欠条茫茫然不知所措,无奈只好回店。
杨志半喜半忧地经营着。没过几天,班头来店说:“河务开春大修水利,各家商铺须认捐银两,贵铺不多,只摊五千两,限十日缴清。”杨志一听叫苦不迭。又过两天,团练送一派单,说辽兵大举进攻,朝廷命各道府县紧急操练乡勇,所需费用要各商铺分摊,贵铺分摊一万两,限十日内缴清。
这没完没了的认捐滩派使杨志陷入了极度的苦闷之中,后诲不该追讨前任知县赊下的欠银。唉,想到这些,他真想操起朴刀砍了那几个鸟人的狗头。
过了两天,班头去杨志店中催银,只见酒店大门紧闭,门上贴一告示:本店乃小本经营,无力承担官员赊帐吃酒,加上名目繁多的摊派捐助,不堪重负,现含泪宣布破产。
本文已被编辑[古刹昏鸦]于2008-7-22 13:07:18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伍翰仁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