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故乡的酒danying

发表于-2008年07月23日 下午4:47评论-0条

对于长期生活在故乡的人,我对故乡的酒是十分熟稔的,故乡的酒是一首歌,更像是一首诗,需要反复品才能品出其中的味来。

故乡位于秦岭南麓的商洛山,这里的山水不但孕育了故乡人的博大胸怀,也孕育了故乡人对酒的暖味情愫。在故乡,酒是最神秘的,别小看那白开水似的液体,却与普通百姓生活密不可分,酒能消愁解闷,助兴提神,还是通血活络的药引子,更重要的是酒里蕴含着故乡人酸甜苦辣的生活,所以故乡人不论贫富贵贱,家家都贮藏着一罐包谷烧陈年老酒,为的是一年到头足不出户就有酒喝,无论你走进那家,不管生疏亲密,吃饭是次要的,而酒是必不可少,往往玉人为显示自己的酿酒手艺,非要你品两盅,不要说那酒的香醇,仅主人的那份热情与好客就让你早早地醉了。

在故乡,无酒不成席无酒不待客。要是谁家有个红白喜事,酒是不能少的,从过事的前三天起,亲戚邻里、朋友同事,认识的和不认识的,都会远道而来为主人帮忙,只要是能来帮忙,就是给主人赏脸,见活就干,见饭就吃,见酒就喝,不需要谁来安排料理,主人图的就是那份热闹,这样从开始到结束前三天后三天,事情早就过完了,而那酒席却还在延续着,一场场酒喝下来,就有几个醉汉在村前村后闹腾,出尽了洋相,留下了笑柄,而主人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如若那场酒席没有几个醉汉,就说明主家没有把客人招待好。平时若要谁家来个客人,要盛情款待,酒是必不可少的,常常是主人为显示对客人的尊敬,要在村里请上几个德高望众的人来陪酒,这样相识的和不相识的,只要能坐在一块,两盅酒碰下来,大家都是朋友,更无生疏感,称兄道弟啥掏心窝子的话都能说,再难办的事都能办成。即使闹过纠纷有过什么成见,只要端起酒杯就会和好如初不再计较。

在故乡,最惬意的喝酒是隆冬时节,飞飞扬扬的雪花棉絮似的飘着,几个相好的围在火塘边,温一壶老酒,说着知心的话,品着醇香的酒,不知不觉间便醉意朦胧,什么不悦和烦恼都不存在了。

故乡人不但能喝酒,也很会酿酒,不管是包谷、红署、柿子、葡萄都能烧出风格不同的酒来,每到秋冬农闲时节,家家都要烧酒,这时你随便走进那个村子,都有浓郁的酒香在飘逸,如果你不假思索地来到烧酒的木梢前,热情的主人就会将头梢酒让你喝个够,当你还在为刚出梢的热酒叫好时,头梢酒的威力一下子让你晕头转向,分不清东南西北了。在故乡的酒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故乡的葡萄酒,传说在百十年前的暮秋时节的一天早上,在南阳市郊的一家天主教堂门前,悠扬的教堂钟声刚刚响起,住在教堂里的意大利传教士安西曼先生散步到教堂门口,他刚要出门,却发现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伙子睡在大门口,小伙子衣着破烂,面色苍白,显然是几天未吃东西了。他来到小伙子跟前摇了摇肩膀,还以为是睡着了,小伙没有睡着,只是太饿又冷,浑身无一点力气,这时他很不情愿的挣开眼睛,却发现了一位洋人蹴在他面前,他翻身坐起来后洋人扶他走进教堂里,让他吃了东西后才问他是那里人?来南阳干啥?他将自己的身世说给了那位洋人,没想到他这个从山西洪洞逃慌来的叫花子,却被好心的洋人安西曼收留了下来,他就是葡萄酒的最早创始人华国文。

华国文被西安曼收留后,一边帮忙料理教堂的事情,一边跟着他学教传教,慢慢时间长了以后,安西曼觉得他是个不错的徒弟,就将传教之事委托于华国文,自己只身返回意大利,在他临走时,将自己最心爱的三件宝贝送给了华国文作为留念,这三件宝贝便是照相机、土电影放映机、葡萄酒酿造工艺。有了这三件宝贝,华国文便从此不安心教堂事务,就来到西安白天照相,晚上放土电影挣钱维持生活,但没过多长时间,西安闹起了动乱,他无心在西安呆,于是翻秦岭涉丹江步行回南阳教堂,在途经龙驹寨时,他被村前村后那一架架红玛瑙似的龙眼葡萄所吸引,这时便想起了师傅安西曼送给他的葡萄酒酿造工艺,就当即改变主意,在龙驹寨的丹江边上建起了酿造作坊,开始酿造红葡萄酒,由于他酿造的葡萄酒色正酒醇味香,一时间行销了几个省市,南阳、武汉等几个大教堂都选用了龙驹寨的葡萄酒,在那时就传送着“路过龙驹寨喝酒不吃菜”的民谣,这便是故乡葡萄酒的最早赞誉。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danying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