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花生、桂圆、莲子!
我不是走街串巷的小贩;我说的红枣、花生、桂圆、莲子,这是从前的喜庆贺词“早”“生”“贵”“子”。
过去人家办婚事,客人进门时双手一拱,说句吉利话:“恭喜新郎新娘早生贵子”,这比“恭喜发财”还更叫主人高兴。也有人是提个大果盒,里面装着那四样果子,意在果盒中,主人也是很高兴的。“早生贵子”可是传宗接代的大事啊!
儿时,我最兴奋的事是穿上新衣服跟大人去喝结婚喜酒,既好玩又有好东西吃;更喜人的是新房里有只漆得油光鋥亮的朱红色马桶。新郎新娘还没用过,一定要留给亲戚家的男孩首用。女孩们好羡慕呵。老奶奶们会笑着对女孩说:“嘻嘻,可惜你没长‘把’,没那个福份!”
不知是哪朝哪代留下的规矩,新房新马桶里的初尿权非男孩莫属。
把尿拉到崭新的马桶里,孩子们最高兴了。而且,那里还有红纸包着的一大包果子: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大人告诉我,那四样果子要男孩得去,是为了祝贺新娘“早生贵子”。
我有过多次这样的美差。叔叔、表叔、堂叔结婚,新马桶都是由我初尿。不晓得是不是因为我的“祝贺”,婶婶、堂婶、表婶的第一胎才全是长了“把”的。
现在没有这样的美差了,是因为计划生育和反性别歧视吧。现在,许多新婚夫妻还更想生女儿呢,儿子一有老婆,心思全在丈母娘家。而且现在用抽水马桶,早被装修工们初尿过了。
现在祝人家早生贵子,显然和计划生育精神不合。再说,那早生贵子的祝贺,要是真的能“立竿见影”,生育指标还没拿到手便生出来个儿子,罚款谁“买单”?超超晚婚晚育也要经过医生检查,未孕才能领取准生证的。朋友,千万别再祝人家早生贵子呵。
如果家家户户全生儿子,男人去哪儿找对象?只立业不能成家,国家能稳定吗?这祝贺岂不是存心和“计生委”,甚至和政府唱“对台戏”?
往远说,这事还得怪马寅初老先生。他知道该节制生育的道理,可又书生气十足,光写写文章发发言。为什么不能象古代铮臣那样谏言?古代的谏官们可真勇敢,不怕抛头颅洒热血,有了不同意见便冒死谏言。
不就是戴顶“帽子”罢了。如果耐着性儿多谏言几次,待高层冷静下来,便会重视起来,不再鼓励生育了,不再说什么人多是好事,人多力量大了,便不必像现在这般的手忙脚乱,被洋人说三道四了。
难哪!几千年来多子多孙和重男轻女的观念,一时哪改得了的。农村更是实情,人多力量大,家里有几个大男人,谁也不敢欺负。
就连国家民族也如此,我国有十几亿人,像从前有人逗笑说的,一人撒泡尿便能成条河,还怕谁?谁不怕?有个兵哥哥出身的说得更好,人家丢一亿人一个也不剩,我丢一亿人,还剩十来亿呢。
当年我第的一个孩子出生,一位同事对着我翘个大姆指。如果是女孩,那人也许会换成小指,或者背地里偷偷的笑话我。
别说我们这样的一般人,更别说农村,许多人都是这样想的。即便大人物也差不多,没了儿子,谁接自己的位子,赚来的钱,夺来的江山送给外姓人不成?没有儿子,怎能让后代子孙千年富贵万代奢华哟?
祖宗如果是先圣先师,或者是名将、名商、名儒,后代有多么光荣和骄傲;如果后代有了大出息,祖宗们也会多么的光荣和骄傲。血缘都是以男性做标准的;知道祖父曾祖父,甚至知道几十代的祖先,多少代的外祖父外外祖父会有谁知道?
后人当了高官或者发了大财,九泉之下的祖宗是会很高兴的,说这高官或大老板是他的第多少代孙。如果外孙女的外孙女当了高官和大老板,老祖宗压根儿就不会晓得。
女儿嫁了外姓,女儿的女儿又嫁了外姓,女儿的女儿的女儿再嫁了外姓,七嫁八嫁的,来龙去脉哪儿去查呀?族谱里查不着。
一些年代不让保存族谱,祖宗牌位也统统“破四旧”了,可还是有人把族谱偷偷地保留了下来,又有人建祠堂,修祖坟,拜祖宗了,可都是男人的自在呵。
当然,生儿子的事也不能尽往好的方面想。倒霉的年代常要清理阶级队伍,官僚的第多少代孙会受牵连,第多少代的外孙、外外孙,外外外孙便不会受牵连了。
“查三代”的年代有人问:年的父亲、祖父、曾祖父是干什么的;却从来没人问人家的外公、外外公是干什么的。
还是别祝人家“早生贵子”,现在有句顺口溜:“女儿是妈妈的一件贴心小棉袄”,有件小棉袄贴身有多好!
说句趣话。现在,除宣传移风易俗,不重男轻女,如果“诸事率由旧章,不愿骤行更动”,照样要用铮亮鲜红的马桶,最好不要放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如果实在舍不得自己启用新马桶,初尿权也该让女孩共享,也省得她们眼红,心里痒痒的。
从前有副这样的对联:“谁能说弄瓦之喜非福气;君不见玉环杨家多荣耀”,人家为媳妇生了女儿高兴着呢!
本文已被编辑[帘外落花]于2008-7-26 10:49:43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带雨的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