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十五岁:对万物好奇,求知欲特别强烈。什么都想学,满脑子全是问题。吸收新知识特别快。不论什么东西,只管学。
三十岁:是立自己一家之言的大好时光。不破不立。是提出自己独立见解的年龄。
四十岁:一过四十,人已经没有能力对现有的学说、理论等等提出疑问、提出具有挑战性和建设性的观点了。“不惑”即没有问题。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进一步在学习上的发展。
五十岁:一过五十,也就清楚自己的能力有多大、能够达到的水平有多高了。不可能再有大的突破、发展了。自己已经掂量出自己有几两了。
六十岁:一过六十,对于各种新的见解、学说、论点等等,已经不具备与人争论、甚至讨论的能力。
七十岁:只能随“心”所“欲”了。即只能够在心里想而无能力做了。也只能在自己的思维中设想而已了。
这是很多年前的人,也是那时候人的思想!那么现在呢!
梦想是不可能实现的东西,要么怎么叫梦呢?但是人的未来是一定会有的!我不希望我的人生是虚幻的不切实的!所以很少说什么梦想,顶多在人们追问的时候说说将来。说说目标。多数是随意的场合。人们大多不会当真。但是在完成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已经过是二八妙龄(16岁)是真的该给自己一个目标的时候了。
要说梦想,在很小的时候也梦过,那时候想着做演员一定要到好莱坞,做商人一定要做上市公司的老板,做运动员一定要拿金牌。做文人一定要学贯章黄(章太炎、黄侃)。后来年龄越来越大由于自身条件运动员做不成了。再后来上中学老师说:大家要努力学习,如果是在不想不好好学习不如早点学个唱歌、跳舞。说不定还可以当个明星。那时候就觉得明星在群众心目中地位还是不怎么样。渐渐这个也被刷下拉!现在想起来真是做梦了。也曾经把这话正经八百地说给别人听,自己都觉得脸红。因为可以实现的机率很小。大家说童言无忌大概就是说小孩子的话大多都不是真的,也别去相信更别追究。因为小孩子没那么多思想。时间会磨去那些不合适的。什么叫不合适呢?
就像人们不太希望孩子将来做个文人。为什么呢。因为文人多数没出息!什么叫出息?可以光宗耀祖、可以赚钱就是出息。
那我们该做什么呢?做商人?在几百年前商人是最让人不耻的职业,士农工商,商人最末!家里但凡有几亩薄田的人家是万不愿孩子从商的。
那做什么呢?当艺术家?还是不行,因为艺术家多数养不起家,或者说养不好家!
那么最理想的职业是什么呢?那就去当官。因为你就算企业做得再大,生意做得再好。也不能在企业门口升面国旗,挂上国徽。但是只要是政府,不管多小,哪怕是县政府,也可以国徽高挂。所以,在中国最有地位的是官员。
当然这是人的梦想,政治浪潮没几人能够承受。所以很多的人大概并不快乐吧。因为梦想和现实的差距就是让人不快乐。我记得有则关于理想的笑话是这么说的:老师问学生你将来想干吗呀?学生说:我要每天坐汽车潇洒地赚钱但是口袋里还要满满的!老师笑着说:你将来一定是个成功的售票员。其实这个笑话没什么特别的意义。只是我觉得这样看着它很有感觉。有人问姚明说啊;你觉得自己是有钱人吗?他说:有钱人我觉得就是,每天开着高级轿车,到公司去打两个电话就让秘书把事办了。然后回到自己的大别墅去。就这样来说我不是。我从事的是体力劳动,我还要上场打球。我是蓝领不是白领。我想说的就是生活的态度。我这个年龄如果说这样的话很多人都会笑。但是我还想问:你有理想吗?你快乐吗?
似乎你看着一个个成功的人很光鲜。但是也许他不快乐。他或许更喜欢去航海去游泳去画画。但是如果那样的话他就不是今天的他了,他控制了自己的爱好与快乐,才成就了现在。但是这样对一个人来说我觉得是种负担。如果快乐很重要,那么在不快乐中寻找快乐更重要。一个不快乐的人要坚持,这不容易。除非他像个忍者。我很佩服这样的人。耐得住寂寞!
“人的生命本身是没意义的,但是我们要为它制造一个意义创造一份价值”就是人的未来。对于我自己,我将来会是怎样,我也不确定。但是这样不是没有目标,我可以确定的是我一定会做点事情,有点追求。也会邀二、三知己泛舟湖心。在矮檐下喝茶看雨。人生如此足以。
或许会有人说这样是在浪费青春和生命。其实这恰好是在享受。记得肯得基的的创建人在把它转让给它现在的老板时很多人说,这样很傻。因为他们放弃了千亿身价。但是他说,如果那样的话就要到每个城市奔波就不可以在夏天晒太阳冬天和朋友一起了烤火了。
历史上有很著名的三v理论中文意思是:我来了、我看到了、我征服了!人每天都在前进。在追求。偶尔停下脚步回头看看。看看自己失去了多少东西。在每一个美丽面前都有欣赏美丽的心。愿每一个理想的灵魂都可以飞翔。
-全文完-
▷ 进入鹪儿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