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絮云

发表于-2008年08月04日 上午11:01评论-2条

这是一块神圣的乐土。它裹着远古开天劈地的具有神话色彩的襁褓,以其强大的体魄,震慑了天下的生灵,最后在烽火硝烟的弥漫中站成了一只挺立的雄鸡,勃然地发出清晨的第一声鸣叫。它就是华夏大地,人类早期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自三皇五帝以来,华夏民族就坚守着这片乐土,它孕育了远祖,也孕育了我们,使我们物尽其用,人尽其美。我们在这片乐土上孜孜不倦地陶衍着我们自己的性格和情操,炼就了华夏民族不屈的秉性。忘不了古人写的《桃花源记》,里面描述的是一种大同社会,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人人都过着安闲舒适的生活。而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正在逐步享受着陶渊明的这种“预见”。中国历来是一个农业大国,封建的小农经济统领了中国几千年的经济发展。这足以显现——华夏,这片肥沃的土地是如此的神圣不可侵犯!

而正是这块资源总量十分充足的土地,哺育了天下近四分之一生灵的世世代代。它如同一位慈爱的母亲,不肯割舍下任何一位她的子女,把自己的母乳分成了十三亿份,将我们照顾得无微不至。可我们,似乎生来就不懂得感恩,我们铭记了祖国母亲自古的伟大,却忘却了我们身上所背负的是祖国母亲更加强大美好的责任。土地再肥再美,若将它分成数十亿后,也会像吃饼干屑充饥般,毫无效力了吧!这就鲜明的反映出了二十一世纪我国土地资源的一个基本国情: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

面对这样一个基本国情,有人喜,有人忧。

社会上总有那么一部分人,花着祖先的老本不算,还预先开支了后代的财富,在他们看来,人生不挥霍,何来精彩?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他们那辈子是耗不尽的。这就缺乏了一种主人翁精神,倘若人人都抱有那种思想,那我们的祖国大地,岂不是有被“吃”穷的危险?

幸好答案是否定的。面临这种严峻的局势,袁隆平发明了杂交水稻,他使得中国亿万人民逃脱饥饿的魔掌,他用自己的力量珍惜了祖国土地资源,给我们树立了一个优秀的榜样,我们虽不是科学家,但我们是一个个热爱祖国的青少年,我们亦可以用自己的行动,自己的力量,筑起资源长城,呼吁中国人民保护环境,珍爱资源。

狭义上就讲,国土资源即国家土地资源,但广义上讲,国土资源为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大气资源,旅游资源等等,方方面面都不容忽视。我国山地多平地,耕地比例小: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后备土地资源有限;水土资源不平衡,等等,都使我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挑战。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发展如此之迅速,高楼大厦,夜景霓灯,一切来的都是那么不知不觉,但他们的到来伴随着污水,废气等严重的环境污染,深深地影响着我国的国土资源。如今国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来保护我们的祖国母亲,政府和各部门也应依法,公开,公正,廉洁,便民,高效地来实行,全面落实国家的节资政策,打击一切违法开采,违法筑房等浪费资源的恶行,完善节资的教育体系。

作为普通老百姓的我们,就需要给政府,给国家一个有力的支持,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珍惜资源,以我为荣。人人树立科学发展观,人人争做节约好市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用自己的点点滴滴让节约之风在学校,在单位,在社会处处盛行……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瞧,我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开始一路撒下保护国土资源的种子了呢!让十三亿中华儿女的爱国之心成为清渠的源头活水吧!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絮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语燕呢喃点评:

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也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和行动!

文章评论共[2]个
语燕呢喃-评论

问好作者!at:2008年08月04日 上午11:31

风在先-评论

你的作品不错,文笔如果能洒脱一些就更好了。at:2008年08月07日 早上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