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固伦恪靖公主乘八抬大轿下嫁呼和浩特张昊文

发表于-2008年08月04日 下午6:17评论-3条

在310年前,1697年,时年19岁,受封为和硕公主的康熙第六女在京师告别皇阿玛康熙、额娘郭络罗氏和众阿哥以及众格格们,踏上了前往夫君敦多布多尔济所在地库伦的漫漫长路,开始了新的生活。那么在在310年前后,让我们推开座落于呼和浩特固伦恪靖公主府那厚重的朱门,去寻觅固伦恪靖公主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故事。

固伦恪靖公主是康熙贵人所生

翻阅相关资料和从呼市博物馆了解得知,固伦恪靖公主是康熙贵人郭络罗氏所生。而在相关史料这样记载到,固伦恪靖公主为康熙玄烨之第六女,排行四公主,其母为康熙玄烨贵人郭络罗氏,与十九子允(礻禹)同母。康熙十八年(1679年)五月二十七日生。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时年19岁,受封为和硕公主,嫁给博尔济吉持氏喀尔喀郡王敦多布多尔济。敦多市多尔济系多罗郡王噶勒丹多尔济之长子。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袭札萨克多罗郡王。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晋袭和硕亲王袭土谢图汗。四十一年(1702年)降郡王。雍正元年(1723年)复封亲王。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公主受封为和硕恪靖公主。康熙当时册封和硕恪靖公主的册文为:典崇鳌降,帝女戒以钦哉,诗美肃雍,王姬咏其礼矣。既娴内治,宜被殊荣,咨尔和硕公主,乃联之女,敬慎居心柔嘉维则,母仪克奉,教夙禀于在宫,妇德无违,誉尤彰于筑馆,出银潢之贵派,作配高闳,备玉碟之懿亲,共襄宗国凤古允协,象服攸宜,是用封尔为恪靖公主,锡(赐)之金册,谦以持盈,益笃兴门之枯,贵而能俭,永垂宜室之声,勿替令仪,尚缓厚禄,钦此。和硕是等级标志,恪即敬,靖为安,意思是谨敬安定,柔德四方。

雍正元年(1723 年)二月,雍正皇帝颁赐金册,晋封和硕恪靖公主为“恪靖固伦公主。”册文如下雍正元年岁次癸卯七月戊寅朔越八日乙酉皇帝制曰:弯书申锡,恩必厚于本支,象服增崇,谊每殷于同气,载籍今典,用贲殊荣。咨尔恪靖公主乃圣祖仁皇帝之第六女也,毓秀紫薇,分辉银汉,承深宫之至训,无怠遵循,缅女史之芳规,宜怀龟勉。联攒承大宝,仰体鸿慈,聿弘锡类之仁,特沛丝纶之命,是用封尔为恪靖固伦公主,锡之金册。谦以持盈,弥励儆慕之节,贵而能俭,尚昭柔顺之风,克树令仪,永膺多福,钦哉。现此金册保存于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民族历史博物馆,并且固伦是公主等级最高最尊名位,是天下之大的意思。同时公主的品级在雍正年间调升,但在此册文中,未称呼公主为“固伦恪靖公主”。可见按照相关的礼制要求,康熙皇帝的册封需放在前面,而雍正的册封则在后面。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时年57岁,葬于汗山。

公主暂居清水河

固伦恪靖公主嫁给敦多布多尔济之后,本应回到外蒙古的库伦((今天的蒙古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的王府中去,但由于噶尔丹的参与兵力上有力量,漠北烽烟海没有完全熄灭,康熙皇帝不放心,于是赐公主住归化城(今天的呼和浩特市旧城)。据《公主府志》记载,公主曾经三次迁居。第一次是在清水河县。当年,固伦恪靖公主的府邸就在清水河县县城里的花园巷。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皇帝三次亲征后,漠北硝烟尚未散尽。归化城同样处于战争前沿,为保证公主的绝对安全,康熙皇帝就让她暂时住在清水河,因为这里距离山西的八旗驻防很近。

“谁道春风阻玉门,依然花柳遍芳园。”这是清水河县人民为公主石刻诗里其中的两句。据相关史料记载,固伦恪靖公主恪靖公主从小聪慧过人,贤淑达礼,爱好书法,深得父皇康熙喜爱。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固伦恪靖公主肩负“绥靖藩服”的和亲使命,乘坐蓝色八抬大轿向塞外进发,经过十几天的长途跋涉,才来到漠南归化城的清水河。并先后在清水河县北堡乡口子上村和王桂窑乡岔河口暂居。后率领随员来到清水河县县城修建了宫邸,以及花园,并在清水河县居住生活了八年。而1727年清水河县人民为公主所立的《四皇姑德政碑》写到,“我公主留心民膜,着意农桑,其立心也公,其立政也明,其立法也猛且宽,恩泽普及万姓……”这也说明公主在清水河县民众心中的地位。

迁居归化城

1706年固伦恪靖公主与额附北迁归化城,在归化城西的扎达河畔北岸选定一处大宅院[现呼和浩特市第八中学斜对面]暂时作为第二府邸。据传说,恪靖公主从清水河来到归化城后,立即为这里的自然风光所倾倒:峰峦叠翠的大青山像一座长长的玉屏挡在北边。大黑河、小黑河、哈拉沁河、乌素图河,像条条银河穿梭于良田之中。归化城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为北方的重要商埠。因此公主不想走了。经康熙钦定,公主的第三处府邸就盖在了离归化城北门2·5公里的扎达河东岸。这座固伦恪靖公主府至今完好的座落在呼和浩特市通道北街,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古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房舍69余间,为四进五重院落,其建筑之精美,有“西出京城第一府”之称,是我国目前所知唯一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清代公主府建筑群,具有较高的历史、科研和艺术价值,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好的清代公主府,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并且公主府建成后周围才有府兴营村和小府村等村庄,这些村庄大都是公主府府丁和包衣居住,这也说明公主府人多势众。

“海蚌公主”的称号

固伦恪靖公主叫“海蚌公主”。其实,“海蚌(勃)”是满语,汉译为“参谋”、“议事”。这也说明当年的恪靖公主权倾漠南、漠北。她的府第就是归化城中的独立王国。不但不受归化将军、督统衙门的管辖,而且将军、督统还得给她跪安问好。并且她还有参政的权力,有皇帝监国的义务。并且恪靖公主却是摆脱了家务的范围,真正的加入了政治的决策之中。有个故事说,公主养的马从不打烙记,也不用人放,马顺风跑了,公主就让府丁给归化城副都统传话:去,叫二小子找马去。地方官便乖乖地将马寻来。同时清廷规定,归化城地方政府和地方长官无权对公主府进行管辖,对公主的一切都不得过问。

恪靖公主对老百姓体恤

恪靖公主不但参与政事,据说,恪靖公主对老百姓相当体恤。《公主府志》说她:“恭俭柔顺,不待皇家之骄,娴于礼教。”在她暂住过的清水河曾有一块功德碑,上边歌颂她“自开垦以来,凡我农人踊跃争趋者.纷纷然不可胜数”,“实公主之盛德所感也”。这里指公主暂住清水河期间,曾圈地四万余亩开垦种地,吸引了杀虎口外大批汉民前来垦殖,连年丰收之事。公主德声沸扬,民众为其树了“德政碑”。公主赴归化后,到乾隆元年才将“此项田亩撤出,招民耕种,以足戍兵之粮。”

公主下嫁没有战争

《公主府志》中对恪靖公主有很高的评价:“外蒙古二百余年,潜心内附者,亦此公主。”

据史料记载,恪靖公主下嫁后,喀尔喀诸部没有再起内江,齐心协力将矛头指向搞分裂的噶尔丹。喀尔喀三部(雍正时又分出赛音诺颜部,合称四部)全体内附,构成了清朝大一统的版图,促进了蒙古各部与内地的文化、经济交流发展。恪靖公主在呼市太平庄、美岱村、黑沙图、辛庄子村圈占了一万七千余亩的水田,并征收水租。还有东到麻花板,西到水泉村,北到武川县约三万顷的马场,康熙还诏令:“大黑河水优先供公主田园使用。

康熙多次住公主府 

记者从呼市博物馆了解到, 康熙多次在公主府居住。据史料记载,康熙四十六年,康熙巡视塞外诸部,包括皇太子在内的7位皇子陪驾。他们由围场一路西行,在围猎途中,恪靖公主和夫婿前往迎驾。第二天,康熙一行便驻跸归化城这座公主府。康熙很想念这个女儿,多年不见,其乐融融。父女、兄妹、姐弟、姐夫小舅子相会,其盛况可想而知。为此,康熙对这位公主可谓关照备至。在她寝殿正门上挂着康熙御笔书写“静宜堂”三个金字巨匾,匾上攀着八条金龙。寝门过道康熙又赠一匾,上书“肃娴礼范”。

半年夫妻生活

在《呼和浩特满族简史》中记载,恪靖公主留居归化城公主府而未回库伦公主府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安全。这样,额附只好半年在外蒙古库伦的公主府,半年来归化城公主府同妻子团聚。有诗为证当时额附的生活是:“面临清浅对孱颜,廓落虚堂静且闲。景纳四时无尽藏,我来每爱夏秋间。”后来局势稳定后,恪靖公主才回到库伦公主府。

归葬汗山

有人说恪靖公主葬于呼市美岱村,但《公主府志》等文史资料记载:“先祖母四公主,死后北归库伦,葬于汗山阳面山腰间,凿洞将棺挂于洞中,下不涉泥水。”库伦即今乌兰巴托,汗山在其南。恪靖公主后辈一直每年去扫墓,直到辛亥革命爆发。同时公主府府人善根尔言,六公主之墓洞口甚小,檀棺深寄,棺上有银锞垒垒然,不知多少,谓系圣祖皇帝出巡外蒙古,行到此山痛惜公主之玉殒香消,乃塞银于洞内以为公主阴间使用云尔。的确在蒙古国汗山公主墓碑满汉文残片中发现有“恪靖固伦公主”等字样,可以断定公主葬于蒙古国汗山,而不是呼市美岱村。

本文已被编辑[一湾清泉]于2008-8-4 19:28:29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张昊文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一湾清泉点评:

与其实是一篇散文,不如说是一篇短小的史记,读来让人受益非浅。
问好作者!

文章评论共[3]个
一湾清泉-评论

请下次发文时注意排版,由于电脑问题,帮你改了好几次,却是越改越乱,不好意思。
期待您的首发作品。at:2008年08月04日 晚上7:23

张昊文-评论

谢谢,编辑老师,我会努力在一段时间内把原创作品寄上。at:2008年08月05日 早上8:11

爱耳儿-评论

朋友去欣赏一下我的作品《寻求》,给出一些修改意见,好吗?这首诗需要整理出版了哦,一句话,多谢了!at:2009年08月25日 晚上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