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创建马头琴博物馆张昊文

发表于-2008年08月04日 下午6:23评论-1条

“马头琴就是我的生命”。昨日,63岁的世界马头琴大师、中国马头琴学会会长、野马马头琴乐团团长齐·宝力高对笔者说。

拉了55年马头琴的齐.宝力高,为了让马头琴艺术走上产业化之路,每天都在为开办齐。宝力高马头琴学院、创建齐·宝力高马头琴博物馆奔波着,忙碌着。

创建马头琴博物馆

“不能光开研讨会,要走市场,干实事,才能实现马头琴艺术的产业化。我现在正在筹备世界上第一座齐·宝力高马头琴博物馆,并且筹办齐,宝力高马头琴学院。”齐·宝力高告诉笔者。

当与笔者谈起筹建齐·宝力高马头琴博物馆的构想时,齐·宝力高激动地对笔者说:“齐·宝力高马头琴博物馆地点定在呼和浩特市,在这个马头琴博物馆内,除了要陈列展示他收藏的几百把马头琴以及与马头琴相关的资料、实物外,还要建300平方米的马头琴演奏厅,让人们参观完马头琴的实物与资料后,再听一个小时的马头琴演奏专场音乐会。在门口做一个3层楼高的金色马头琴,上书‘齐·宝力高马头琴博物馆’,让它成为呼和浩特的金色小厅。”

继齐·宝力高野马马头琴乐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后,创建齐·宝力高马头琴博物馆就成了他生命中又一个重要部分。齐·宝力高说:“我现在正通过齐·宝力高野马马头琴乐团有限公司将马头琴推向世界,一切活动都在以公司的名义进行,有点商业化味道。因为不这样,养活不了野马马头琴乐团,也更别提马头琴走向世界了。”维也纳有个金色大厅,他要把齐·宝力高马头琴博物馆中的马头琴演奏厅办成呼市的“金色小厅”。

每日练琴4小时

齐·宝力高现场为笔者拉了一段马头琴乐曲,那熟练的拉奏,震撼着现场的每一个人的心灵。记者发现他的左手中指因长年累月演奏琴弦而留下一道深深的凹痕。齐·宝力高说:“现在我每天都要练4个小时的琴,不练不行,因为艺术是难以看见的,它不是珠穆朗玛峰。”

当笔者说起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齐·宝力高想率领2008人组成的马头琴乐队来一次规模空前的《万马奔腾》合奏演出时,齐·宝力高眼泪在眼眶里不由自主地打转着,他说:“现在这个愿望恐怕难以实现了,因为北京奥组委给各省区的名额只有120人,为这事,我还哭了一场。”2001年8月,在呼和浩特国际青少年马头琴艺术节上,齐·宝力高曾率领1000名国内外马头琴演奏人员齐奏《万马奔腾》,震撼了所有的听众。

“下一步将继续排练完善马头琴交响协奏曲《草原·天驹》,把它打造成为马头琴艺术的著名品牌”。齐·宝力高说。《草原·天驹》有3个乐章,以马头琴独奏、马头琴合奏和马头琴与交响乐协奏等形式,演奏出民族与西洋乐联姻完美结合的特色。齐·宝力高认为,民族艺术要想走向世界,就要有足够的“底气”,要有精品力作,而马头琴交响协奏曲《草原·天驹》就是马头琴艺术的经典之作。

曾创下多个“第一”

在齐·宝力高马头琴艺术生涯中,有多个第一:上世纪70年代初,出版世界上第一部汉蒙两种版本的《马头琴演奏法》;1986年,创建世界第一支马头琴乐队——“野马”马头琴乐队;作为第一位在蒙古国举办音乐会的中国人,在乌兰巴托市成功举办个人马头琴独奏音乐会;2005年8月16日,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世界第一场马头琴专场音乐会。

齐·宝力高说:“要让马头琴艺术成为一条流淌的河,让人们感受到具有灵性的马背民族最具代表性乐器的魅力,并让具有草原文化气息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本文已被编辑[文清]于2008-8-4 20:11:37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张昊文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朋友的文章有创意,
再发稿时注意文章的排版。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帮您修改了排版,问好!at:2008年08月04日 晚上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