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文化寻胜——黎都纪行沧海泛舟

发表于-2008年08月05日 晚上8:20评论-0条

长治县黎都公园位于县城西端黎岭之上,长晋二级路从脚下穿过,为近年来新建的上党地区有名的历史文化公园。登上黎岭,俯瞰县城,风光尽收眼底,车水马龙,高楼崛起,一派兴旺发达景象。在山间小路游走,踏着先人的足迹,顿感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黎岭,又名黎侯岭、羊头岭,传说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在上党建立耆国的地方。清光绪版《长治县志》记载:“黎侯岭,县西南三十里,黎泉出焉,有黎侯亭;诸山皆石,此独土山。”《竹书纪年》称:“炎帝,初国伊,又国耆,合称曰伊耆氏。”《尚书》则说,“耆即黎也”,故名。说到羊头岭,大家请注意,在长治县、长子县、高平市三县市交界处还有一山名羊头山(山上有神农城、神农泉、神农畦、炎帝陵等遗迹和著名的羊头山石窟)。羊头岭和羊头山是两座山,可不要混淆了。为何出现两座“羊头”呢?这还是和炎帝有关。传说炎帝姓姜,是古羌人的一支。“羌”、“姜”二字都从“羊”。在甲骨文里,“羌”字就是一个人装饰有羊头之形。现在我国的羌族还有崇拜羊的习俗,有专家认为是图腾崇拜的遗迹。在上党地区,祭祀活动中有蒸面羊的习俗。也有人说,炎帝尝百草是让羊先吃的。炎帝和羊的密切关系可见一斑。另,潞城市(隶属长治市)至今有羌城村,是否和炎帝有关需进一步考证。

自古以来,上党地区(主要包括今长治市和晋城市)就是有关炎帝文化传说的密集区,境内保存的炎帝庙、炎帝碑、炎帝活动遗址数不胜数。笔者以为,上党地区的炎帝陵(即高平炎帝陵)应为正宗。这从上党地区极为丰富的炎帝遗址、历代碑刻以及几千年口口相传的故事就可印证。可以想象,不管炎帝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上党地区是他活动过的最为重要的地区。远古时期上党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女娲补天的神话就是在这种环境中“诞生”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因此当地产生后羿射日的传说,也称羿射九日),低洼之地为一片大泽(当时称东海,久负胜名的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即来源于此),太行山是这片大泽中的几个高台,很不利于当时人们生存。就是在这种环境下,炎帝带领他的部落不断迁徙,在上党地区尝百草,辩五谷(长治市区东北部有老顶山,旧称百谷山,传说是炎帝尝百谷之地),完成了中华民族由游牧文明过渡到农耕文明的伟大壮举。

遥想当年炎帝创业之艰难,感慨良多。信步拾阶而上,极目远眺,风光迤俪,群山葱郁,起伏连绵,真风水宝地也。

黎都公园内有炎帝庙,是上党地区炎帝庙中最大者,现已新建改建为炎帝宫,气势非凡,另有新建的蔚为壮观的华北第一碑林——炎帝碑林,此二者为黎都公园最大看点,也使黎都公园成为一个历史文化底蕴非常厚重的人文公园。

得一闲瑕,到黎都公园考察凭吊,寻古问幽,观光旅游,不亦乐乎?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沧海泛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悲秋道人点评:

得一闲瑕,到黎都公园考察凭吊,寻古问幽,观光旅游,不亦乐乎?

悲秋道人点评:

文章颇有考究,非常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