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探《红楼梦》快报(3):曹雪芹创作了120回《红楼梦》(上)
安晓玲
(本文可以自由转载)
在文章[1~4]中,笔者论证了现存《梦稿本》的大部分就是曹雪芹所著《红楼梦》的原稿,本文将证实:曹雪芹的确完成了《120回红楼梦》的写作。
至今,大家只知道曹雪芹编写了“80回石头记”;两百年来,提倡《红楼梦》的“后40回”是高鹗所续,曹雪芹只写作了“前80回”。中这种流毒很深的人们,很难接受曹雪芹的确还创作并发行了《120回红楼梦》这一事实。下面列举实证,来进一步否定一直在红学界流行的“高鹗续作”的共识,同时证明《120回红楼梦》的确是曹雪芹所创,还他一个公道。
一、《梦稿本》不同于《程甲本》
普遍认为,由于高鹗续写了《红楼梦》的“后40回”,因而现在所有“120回红楼梦”中的“后40回”都是出自《程甲本》或《程乙本》,甚至认为《梦稿本》是《程甲本》的一个改本[1],或者其中的“后40回”也是来源于“程高版本”[2]。
应该指出:这是一个误解和没有根据的谣传。只要将《梦稿本》和《程甲本》对比,即可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差异,差别有时还很大。下面举出第96回第5页前页上的一段文字,即可明显看出。
————————————————
那黛玉此时心里竟是油儿酱儿糖儿醋儿倒在一处的一处(般),甜苦酸咸,竟说不上什么味儿{来}了。停了一会[儿],颤巍巍的说道:“你别混说了,[你再混说],叫人听见又要打你了。你去罢。”说着,自己移身要回潇湘馆去。那身子竟有千百斤重的,两只脚却象踩着棉花一般,早已软了。只得一步一步慢慢的走[将]来。走了半天,还没到沁芳桥畔,{原来脚下软了。走的慢,且又迷迷痴痴,信着脚从那边绕过来,更添了两箭地}[的路。这时刚到沁芳桥畔],却又不知不觉的顺着堤往回里走起来。紫鹃取了绢子来,却不见黛玉。正在那里看时,只见黛玉颜色雪白,身子恍恍荡荡的,眼睛也直直的,在那里东转西转。又见一个丫头往前头走{了,离的远,也}看不出是那一个{来}。心中惊疑不定,只得赶过来{轻轻的}问道:“姑娘怎么又回去?是要往那里去?”黛玉也只{模糊听见},随口应道:“我问问宝玉去!”紫鹃听了,摸不着头脑,只得搀着他到贾母这边来。
黛玉走到贾母门口,心里微觉明晰,回头看见紫鹃搀着自己,便站住了问道:“你作什么来的?”紫鹃[陪]笑道:“我找了绢子来了。头里见姑娘在桥那边{呢},我{赶着过来}问姑娘,姑娘没理{会}。”黛玉笑道:“我打量你来瞧宝二爷来了{呢,不然怎么往这里走呢?}”紫鹃见他心里迷惑,便知黛玉必是听见那丫头什么话来(了),{惟}有点头微笑而已。只是心里怕他见了宝玉,[那一个已经是疯疯傻傻,这一个又这样恍恍惚惚,]一时说出些不大体统的话来,那时如何是好?{心里虽如此想},[却也]不敢违拗,只得搀他进去。
—————————————————
上面的方括号[]中的黑体字表示《程甲本》比《梦稿本》多增的文字;圆括弧()中黑体字是程甲本中不同于《梦稿本》,用来替换前面的《梦稿本》字。去掉方括号中的黑体字,就是《梦稿本》里现在叙述的文字。大括弧{}中的斜黑体字是《梦稿本》修改原稿时,添加的文字;去掉这些黑斜体字和方括号黑体字,就是曹雪芹的最初原稿。
由此可以看出,《梦稿本》不仅在用词上,有时在语句上也不同于《程甲本》。上面就有两处在语句上存在显著差别。进一步的实例,请看拙文[10]。所以,可以肯定:
1)《梦稿本》不同于《程高版本》。它既不是《程高版本》的改本,也不是按照《程乙本》涂改《脂本》而成。在文章[4]已经举出实例,《程乙本》上没有的内容,在《梦稿本》上有。
2)从上面可以看出,《程甲本》的内容比《梦稿本》多,说明《程甲本》起源于《梦稿本》。将这部分的《梦稿本》修改增加后,再誊清;《程甲本》就是按照这种再誊清稿的手抄本排印的。
3)之所以选取这一段文字作为例子是因为从这里可以看出:曹雪芹不仅创作了120回《红楼梦》,而且至少有三份以上的手稿:(1)曹雪芹最初写作的原稿。将上面带大括弧、方括号和圆括弧的黑体字去掉,就是曹雪芹写出的原稿:(2)第一次修改稿,在原稿的字行之间新加修改文字,如上面的大括弧黑斜体字,见图6的照片;(3)第二次修改稿,把第一次修改稿誊清后,再修改,添加上上面带方括号的黑体字,便得到现在的《程甲本》的文字。必须指出:《程甲本》并不是最终的定稿本。在文章[6]中已经指出:在甲辰本、程甲本和程乙本中,没有其它版本上的文字,说明三者都不是最终的《红楼梦》版本。
在这里,可以看到原稿、第一和二次修改稿,难道还不能承认这是曹雪芹书写的“后40回”手稿吗?一百余年来的传统观念竟然如此根深蒂固,对事实视而不见,实在值得发人深省!
以上结果充分表明:曹雪芹不仅无偿地发行了《80回石头记》,而且当《石头记》在社会上得到普及和认可后,他曹家组织了《120回红楼梦》的高价专卖,公开发行了大量《120回红楼梦》的手抄本。只是《80回石头记》发行了原稿和各种修改稿的版本,而《120回红楼梦》未发行原稿版,只发行了各种修改稿的版本。详情请看拙文[6、11]。
附带说明一点:无论是《梦稿本》或《程甲本》、《程乙本》,它们的各卷都是混合组合而成,每套书册中各种版本都有。详情请看文章[8]。
二、《120回梦稿本》就是曹雪芹创
作了《120回红楼梦》的铁证
凡是将《梦稿本》上第80回之后、改动比较大的手稿,与当前的《蒙藏本》、《程甲本》、《程乙本》、《红楼梦(俞平伯校)》、《红楼梦(蔡仁义校)》、《脂本石头(郑义山校)》等版本对照,就可以得出:“后40回”的确出自曹雪芹的手稿;因为它们都与《梦稿本》上改动之后的文字几乎完全一致,即属于修改版本。下面举出第82回第4页的后页作例子,其照片如图6所示。
图6第82回第4页后页图7修改文章的方法
此照片表明,几乎三分之二都被删除,改成新内容。现将新改的文字打字出来是:
—————————————————————
且说探春湘云正在惜春那边论评那张惜春(所画大观园)图,说(这个多一点,那个少一点,这个太疏,那个太密。大家又议着题诗),着人去请黛玉商议。正说着,忽见翠缕翠墨二人回来,神色匆忙。湘云(便)先(问)道:“林姑娘怎么不来?”翠缕道:“林姑娘昨日夜里又犯了病了,咳嗽了一夜。(我们听见雪雁说),吐了一盒子痰血。”探春(听了诧异)道:“(这话真么?”翠缕道:“怎么不真。”翠墨道:“我们刚才进去去瞧了瞧,颜色不成颜色,说话儿的气力儿都微了。”湘云道:“不好的这么着,怎么还能说话呢。”探春道:“怎么你这么糊涂,不能说话不是已经……”说到这里却咽住了。惜春道:“林姐姐那样一个聪明人,我看他总有些瞧不破,一点半点儿都要认起真来。天下事那里有多少真的呢。”探春道:“既这么着,咱们都过去看看。倘若病的利害,咱们好过去告诉大嫂子回老太太,传大夫进来瞧瞧,也得个主意。”湘云道:“正是这样。”惜春道:“姐姐们先去,我回来再过去。”于是探春湘云扶了小丫头,都到潇湘馆来。进入房中,黛玉见他二人,不免又伤心起来。因又转念想起梦中,连老太太尚且如此,何况他们。况且我不请他们,他们还不来呢。心里虽是如此,脸上却碍不过去,只得勉强令紫鹃扶起,口中让坐。探春湘云都坐在床沿上,一头一个。看了黛玉这般光景,也自伤感。探春便道:“姐姐怎么身上又不舒服了?”黛玉道:“也没什么要紧,只是身子软得很。”紫鹃在黛玉身后偷偷的用手指那痰盒儿。湘云到底年轻,性情又兼直爽,伸手便把痰盒拿起来看。不看则已,看了唬的惊疑不止,说:“这是姐姐吐的?这还了得!”初时黛玉昏昏沉沉,吐了也没细看,此时见湘云这么说,回头看时,自己早已灰了一半。探春见湘云冒失,连忙解说道:“这不过是肺火上炎,带出一半点来,也是常事。偏是云丫头,不拘什么,就这样蝎蝎螫螫的!”湘云红了脸,自悔失言。探春见黛玉精神短少,似有烦倦之意,连忙起身说道:“姐姐静静的养养神罢,我们回来再瞧你。”黛玉道:“累你两位惦着。”探春又嘱咐紫鹃好生留神伏侍姑娘,紫鹃答应着。探春才要走,只听外面一个人嚷起来·未知是谁,下回分解)。
—————————————————————
上面圆括号()黑体字是原稿上新增加的文字;方框灰字,如张,是原稿上涂掉的;斜体黑字是原稿上没有,而《程甲本》和《程乙本》上面有的文字。这就是说,《程甲本》和《程乙本》是按照上述新增文字的手抄本(即修改本)排印出来的。它比《梦稿本》多“惜春,先”三个字,但没有《梦稿本》中被涂掉的“张”字。
由此可见:《程甲本》和《程乙本》的“后40回”就是以《梦稿本》修改稿的手抄本作为母本,刻印的。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当把图6中涂抹掉的文章打字出来,与修改的文字对照时,竟然发现两者存在密切的关系,新加的文字是在涂抹掉的文字上增添而成。下面可以显示出两者的关系。
—————————————————————
(这话真么?”翠缕道:“怎么不真。”翠墨道:“我们刚才进去去瞧了瞧,颜色不成颜色,说话儿的气力儿都微了。”湘云道:“不好的这么着,怎么还能说话呢。”探春道:“怎么你这么糊涂,不能说话不是已经……”说到这里却咽住了。惜春道:“林姐姐那样一个聪明人,我看他总有些瞧不破,一点半点儿都要认起真来。天下事那里有多少真的呢。”探春道:“既这么着,咱们都过去看看。倘若病的利害,咱们好过去告诉大嫂子回老太太,传大夫进来瞧瞧,也得个主意。”湘云道:“正是这样。”惜春道:“姐姐们先去,我回来再过去。”于是探春湘云扶了小丫头,都到潇湘馆来。进入房中,黛玉见他二人,不免又伤心起来。因又转念想起梦中,连老太太尚且如此,何况他们。况且我不请他们,他们还不来呢。心里虽是如此,脸上却碍不过去,只得勉强令紫鹃扶起,口中让坐。探春湘云都坐在床沿上,一头一个。看了黛玉这般光景,也自伤感。探春便道:“姐姐怎么身上又不舒服了?”黛玉道:“也没什么要紧,只是身子软得很。”紫鹃在黛玉身后偷偷的用手指那痰盒儿。湘云到底年轻,性情又兼直爽,伸手便把痰盒拿起来看。不看则已,看了唬的惊疑不止,说:“这是姐姐吐的?这还了得!”初时黛玉昏昏沉沉,吐了也没细看,此时见湘云这么说,回头看时,自己早已灰了一半。探春见湘云冒失,连忙解说道:“这不过是肺火上炎,带出一半点来,也是常事。偏是云丫头,不拘什么,就这样蝎蝎螫螫的!”湘云红了脸,自悔失言。探春见黛玉精神短少,似有烦倦之意,连忙起身说道:“姐姐静静的养养神罢,我们回来再瞧你。”黛玉道:“累你两位惦着。”探春又嘱咐紫鹃好生留神伏侍姑娘,紫鹃答应着。探春才要走,只听外面一个人嚷起来·未知是谁,下回分解)。
————————————————————————————
上面是全部新增加的文字,其中非黑体字正是在原稿中涂抹掉的文字。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新增加的这一大段文字,不是独自写出来的,而是在原稿的基础上添加而成。这一点充分显示出曹雪芹的创作过程,同时,也再次铁证:“后40回”确实是曹雪芹的作品。世上大概没有一位伪造者,会采取如此复杂的手段来制造一份手稿吧?
为了保存一份比较整洁的手稿,曹雪芹需要在一大段文字上进行修改时,往往采取将该段文字先抄写在一张白纸上,然后从事修改;完成反复修改后,得出如上的修改稿,再誊写在原稿上涂抹掉的字行之间,如图6所示。
最近,笔者又在《梦稿本》上看到的、曹雪芹修改文章的方式,可以作为《梦稿本》是他的手稿的又一有力证明。图7是第84回第二页后页的局部示意图。全文打字如下:
便有(新近到来的最善大棋的)一个王尔调道:“(据我们看来,宝二爷的学问已是大进了。贾政笑道:那有进益,略懂得些罢咧。那王尔调又道:“)晚生还有一句话,不揣冒昧,和老世翁商议。”
圆括弧内的黑体字是添加的文章。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图中的四把“×”,表示添加线画错了;显然,这只能是修改原稿时留下的印迹,伪造件哪有如此矫揉造作的?
为了进一步说明,“后40回”的大部分是由曹頫担任修改和定稿,再举出图8的实例。它是第120回第2页前页的照片。不少地方,新增了文字。当将修改文字和底稿上的相同字(如薛姨妈、他、不、是、有、人、说等)比较时,就明显地看出,是两种不同的字体。因而如文章[3、4]所述,修改稿子的人不是曹雪芹,而是他的父亲曹頫。
图8第120回第2页前页的照片
把图中带“黑三角形”处,打字出来如下:
那宝钗(却是极明理,)思前想后,“宝玉原是一种奇异的人。夙世前因,自有一定,原无可怨(天尤人)。”更将大道理的话告诉他母亲了。薛姨妈心里反倒安了,便到王夫人那里先把宝钗的话说了。王夫人{更}(点头叹道:“若说我无德,不该有这样好媳妇了。”说着,更)又伤心宝玉起来。薛姨妈倒又劝了一会子,因又提起袭人来,说:“我见袭人近来瘦的了不得,他是一心想着宝哥儿。但是正配呢理应守的,屋里人愿守也是有的。惟有这袭人,虽说是算个屋里人,到底他和宝哥儿并没有过明路儿的。”夫人道:“我才刚想着,正要等妹妹商量商量。若说放他出去,恐怕他不愿意,又要寻死觅活的,若要留着他也罢,又恐老爷不依。(所以难处。)”薛姨妈道:“我看姨老爷是再不肯叫守着的。(再者姨老爷并不知道袭人的事,想来不过是个丫头,那有留的理呢?)只要姊姊叫他本家的人来,狠狠的吩咐他,叫他配一门正经亲事,再多多的陪送他些东西。那孩子心肠儿也好,年纪儿又轻,也不枉跟了姐姐会子。也算姐姐待他不薄了。袭人那里还得我细细劝他。(就是叫他家的人来也不用告诉他,){直}只等他家里果然说定了好人家儿,(我们还去打听打听,若果然足衣足食,女婿长的象个人儿,)然后叫他出去。“王夫人听了道:“这个主意很是。不然叫老爷冒冒失失的一办,我可不是又害了一个人了么!”薛姨妈(听了点头)道:“可不是么!”又说了几句,(便)辞了王夫人,仍到宝钗房中去了。
看见袭人泪痕满面,(薛姨妈)便劝解(譬喻)了一会。袭人本来老实,便(不是伶牙利齿的人,薛姨妈说一句,他应一句,回来说)道:“我是做下人的人,姨太太瞧得起我,才和我说这些话,,我是从不敢违拗太太的。”薛姨妈听{了}(他的话,“好一个柔顺的孩子!”心里)更加喜欢。宝钗又将大义的话说了一遍,大家各自相安。
—————————————
与上相同,除了带大括号的字,如更、直、了等三个字,《程甲本》等没有外,上面的文字与《程甲本》和《程乙本》完全相同。《程甲本》等的内容与上面多处修改增加的稿子几乎全部一致,充分说明它们都是出自上面的手稿;又因《梦稿本》比《程高版本》多了“更、直、了”等字,表明它不是按照后者抄写的。这就是说:如上所述,曹雪芹实际上已经完成了“120回红楼梦”的创作,所差的只是第87回之后、各回的修改和定稿,由他的父亲继续做完。
通过《梦稿本》同现有各种《红楼梦》版本的全面对比,发现《梦稿本》80回以前(含第80回)各回的原始手稿和修改后的手稿都能够在现有手抄本中找到;从第81回起,《梦稿本》上的原始手稿再也找不到手抄本,只有每次修改本的手抄本。这一重要发现,揭示出曹家对巨著《红楼梦》的发行和推广有统筹的安排;这一点将在文章[8]中,详细论述。
参考资料
[1]范宁:乾隆抄本百二十回红楼梦稿,跋
[2]八品监察御史:对“新探《红楼梦》快报(1)”的评论之二,在《互联网》点击文章[3]
[3]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1):好消息:《红楼梦》120回手稿已找到!!!(上)(查阅“互联网”)
[4]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1):好消息:《红楼梦》120回手稿已找到!!!(下)(查阅“互联网”)
[5]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2):论《梦稿本》大部分是曹雪芹的真迹(上)(查阅“互联网”)
[6]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2):论《梦稿本》大部分是曹雪芹的真迹(下)(查阅“互联网”)
[7]安晓玲:《红楼梦》探究(1):前言(查阅“互联网”)
[8]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10):《红楼梦》推广策略的探讨(待发表)
[9]乾隆抄本百二十回红楼梦稿(梦稿本,杨藏本)
[10]安晓玲:探讨《红楼梦》快报(4):《梦稿本》同《程甲本》、《程乙本》之间的差异,待发表
[11]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8):《红楼梦》各手抄本的母本定稿的时间(待发表)
-全文完-
▷ 进入安晓玲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