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无限风光耀华夏沧海泛舟

发表于-2008年08月18日 早上9:18评论-1条

——《人文晋城》赏析

晋城,一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一片富饶而神奇的土地,一个人文底蕴厚重的文化亮点。作为晋城人,多年以来,我对家乡是熟悉而又陌生的。读罢《人文晋城》,我的心被深深震撼了,为这部书本身,也为作者杨平爱国爱乡的热情和精神。无论你把这部书看作是壮美的山水游记,还是介绍晋城的大型风光画册,都不会影响它非同寻常的价值和意义。跟随作者的笔触,在风景如画、古风犹存的泽州大地惬意游走,考察民俗民风,凭吊人文古迹,触摸厚重历史,发思古之悠,慨今日巨变,胸襟豁开。该书图文并茂、设计独特、装帧精美、构思精巧,较为详实地、系统地、完整地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恢弘壮阔的人文晋城。可以看出,作者在设计出版该书时费了很大心思。由作者和中国著名摄影家薛华克强强联手,共同打造的《人文晋城》郑重地推出,就是要强化人们的记忆,吸引人们的眼球,让人文晋城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勿庸置疑,在当今的“读图时代”,鲜明的图片本身就给人以强悍的视觉冲击力,使人赏心悦目,身临其境;优美的文字则让人浮想连篇,如入仙界,二者相得益彰,向国人全面推介了一个鲜为人知的人文晋城。

这里名人辈出,群星璀璨,光华耀眼,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外交家蔺相如,隋朝一代宗师慧远和尚,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元代水利专家贾鲁、外交家郝经,明代政治家王国光,清代宰相陈廷敬,人民作家赵树理等均出于此;这里山川秀丽,地肥水美,风光旖旎,王莽岭、历山、蟒河、沁河大转弯、棋子山、锡崖沟等摄人心魄;这里名胜棋布,古迹众多,底蕴丰厚,玉皇庙、青莲寺、关帝庙、珏山、开化寺、定林寺、沁河古堡等享誉全国。晋城现存仅宋、金以前基本保存完好木制结构古建就达46处,占全国同时期基本保存完好古建的三分之一,超过了整个南方地区的总和,居全国之冠。人文晋城果然名不虚传。上天真的是对晋城过于厚爱了。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晋城人在感谢上天慷慨馈赠的同时,也当好好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以使众多的“宝贝”不要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永远造福泽洲甚至中华民族。

文化具有永恒的魅力。借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说,地域的就是中国的。对于国内外一些先进发达地区而言,晋城最吸引他们的就是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瑰宝,而不是这里多了几座高楼大厦。明白这一点,晋城就不会守着金饭碗要饭吃。凭借文化品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恰恰是晋城最大的优势。皇城相府的成功运作明白无误地表明了这一点。

好一个人文晋城!她是丰富多彩之人文山西的缩影,是博大精深之人文中国的缩影。长期以来,晋城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煤铁等自然资源。殊不知,人文资源更是晋城殷实的“家底”。正如我们为山西是文物旅游资源大省而不是强省所遗憾,晋城亦是文物旅游资源大市而非强市。但值得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晋城人已经关切地意识到这一点,因此想尽办法将家乡宣传出去、推销出去。《人文晋城》的强势推出,也是家乡情结的具体表现和释放。

曾经的辉煌已经过去。我们既为古代泽州儿女创造了绚丽多姿的人文遗产而倍感自豪,又为当代晋城落后于国内许多发达地区而深为惋惜。传承、发扬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续写今日发展华章,当是晋城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美哉,晋城;壮哉,泽州。

本文已被编辑[汪保生]于2008-8-18 10:00:11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沧海泛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汪保生点评:

一座城市的没落与兴衰,它的历史文化底蕴始终还存在并让人感到自豪的。

文章评论共[1]个
三江剑客-评论

晋城的确是中国历史上一座举足轻重的城市,无论文化,经济,战略都不容小视!余秋雨先生在《山旅笔记》中有篇关于山西的文章叫《抱憾山西》,写的唯美又不乏历史考究!
很想去看看!
问好,朋友!at:2008年08月18日 上午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