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言:君子之道,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意思是说:做人要首先自己明明白白,才能够使别人也明明白白,才能带动别人也明明白白,才能教导别人也明明白白;如果自己都不明不白、糊里糊涂,怎么能够教别人明明白白,带动别人不糊里糊涂呢。
同样的道理:只有自己做人光明正气、清正廉明,才能做人家的表率,教诲别人也光明正气、清正廉明;如果自己都昏庸腐败,哪能教育别人光明正气、清正廉明呢。如古话:“参差之上无整齐之下,钩曲之形无绳直之影”。
有些人善于诲人不倦、从不懈怠。自己却糊里糊涂,甚至是浑浑噩噩。这样的教导者,谁能够信他的听他的呢。
自古以来就有“大节”“小节”说。古人说的“不拘小节”是比如韩愈爱“博弈饮酒”,欧阳修喜“帷薄不修”;“帷薄不修”犹如百姓说的“邋邋遢遢”“叻叻脦脦”,是那些无关品德行为的小事;有关廉洁奉公、正直公平的大事便不叫“小节”。
有些对小节的解释和古人不一样,不指不修边幅,博弈饮酒,邋邋遢遢,叻叻脦脦,常常把和品德行为有关,和廉洁奉公、正直公平有关的事也叫做“小节”。
还有“大方向”的说法:比如去一个地方,你笔直去,他七弯八拐去,我一路游山玩水去,目的地不能变,路途中的作为却不要紧。敲诈吗?小节;勒索吗?小节;态度方法粗暴吗?一律称为小节。
为什么有巍巍然者忽然被“查”被“规”呢?往往就因“小节”“小方向”疏忽大意:比如搞逼供信,比如敲诈勒索,比如粗暴蹂躏,比如私下里得好处……“小节”“小方向”马虎惯了,于是大节、大方向出了问题。可见,“小节”“小方向”昭昭,才能保障大节、大方向也昭昭,“小节”“小方向”昏昏,大节、大方向一定会昏昏。还是主张“立大志又拘小节”圣明。
小百姓爱闲言碎语,议论官员的“小节”“小方向”,打听人家是不是作风正派清廉,是不是道德高尚,是不是严格执行政策,是不是对人一视同仁。为什么?因为“小节”“小方向”和群众的生命、利益,和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小节”和“小方向”不昭昭的官员百姓便不相信他们。
百姓怕吃亏上当,怕被人家掠夺剥削,怕该是自己的却让别人霸占了。家底子薄呀,连孩子上学,老人看病还解决不了,哪能不怕别人掠夺,所以爱斤斤计较,爱看人家的“小节”是不是昭昭。
百姓是觉得,该以广大百姓为本,就该看他们对百姓是不是“一碗水端平”。百姓信不过不把百姓利益放在眼里的人,“小节”不检点的人。
许多大人物只关心“大节”“大方向”,“未来”的大利益,政治术语叫“路线”“方向”。过去有句名言叫做“站在天安门,看到全世界”。普通百姓关心的却是丰衣足食,生活和谐,过好小日子。
百姓没那样的眼力呵——过去有句名言,叫做“只能看见自己的鼻子尖上那点小利益”,只能看到“眼睫毛”。可是还有过一句名言:“任何一种东西,必须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是好的东西”。这不是平常之辈说的啊!
一对好滑稽的矛盾,百姓只能看见“鼻子尖上那点小利益”,官员则“见远而不见睫”。不晓得“眼睫毛”着了火他们看得见不。
“小节”不检点的人很难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对人家马列主义对自己自由主义”的人,主义再真,道理再坚挺也难以服众。
中华传统道德提倡首先“正心、修身”,主张从“小事”“小处”“小节”做起。“以令率人不若身先”“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这是说,要使美德彰明,便得首先把自己治理好。
尧舜实行仁政,所以百姓讲仁义,社会和谐太平;桀纣暴虐无道,百姓便也互相倾轧。
桀纣也宣传仁爱,还条分缕析,头头是道,入情入理,娓娓不倦。然而,“诲尔谆谆、听我藐藐”,没谁听他的。不仅不听,还口诛心谤:一边呆着吧!
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自己能够正心修身,人家哪能不忠、不信、不效仿的呢?《家》里的高老太爷自己养姨太,却骂儿子有外宅,儿子能服他吗?
“小节”不“昭昭”的官吏最怕“闲言碎语”和“诽谤”。就是怕被人家曝光,怕把他见不得人的丑事抖落出去,所以便要千方百计的蒙百姓的眼睛,堵百姓的耳朵,捂百姓的嘴巴。
胖傻瓜呀,纸包得住火的。“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有了丑事迟早会“泄密”,“密件”也不一定保险,莫“误了卿卿性命”!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先辈早说过:“止谤莫如自修,修之至极,何谤不息”。听老人的话吧!修好了就不用怕别人“谤”。坏名声不是“谤”出来的,好名声也不是“捂”出来的;坏的不“谤”也坏,好的“谤”也谤不坏。
有人说,人家不是不知道这个理,骑上老虎背下不来了,所以不得已堵人家嘴,蒙人家眼睛,捂人家耳朵。唔,唔,原来如此!
儿子问父亲“什么叫半斤八两”。父亲解释说:“比如我能喝八两你只能喝半斤,是说我俩的酒量差不多。”他不知道从前是十六两制,竟把“半斤八两”解释成“差不多”。他儿子能“昭昭”嘛。
以其昏昏不能使人昭昭的。老师都不懂,学生怎能懂?老师都不明白,学生怎能明白?老师都不光明正气,学生怎能清正廉明?
至圣若醒,一定会挥袂而起大喝一声:“虽然你们没大没小叫我‘孔老二’,摇着红绿小旗呐喊‘打倒孔家店’,举着拳头高呼‘批孔’。我还是要提醒你们:首先自己光明正气、清正廉明!”
本文已被编辑[帘外落花]于2008-8-20 17:43:12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带雨的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