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小城女子带雨的云

发表于-2008年08月20日 下午4:31评论-0条

她是这样认识丈夫的,一次去给一个单位建仓库;那时才二十一岁,因为家里穷,又不喜欢读书,她没有上学,从小跟随作泥水工的父亲一起去工地玩,大些就在父亲的基建队里挑砖头提石灰桶。

一个炎热的夏日,她挑着水泥桶正汗水淋漓、口干舌燥。一个斯文的青年给她送来一铝饭盒冷开水,她十分感激,望了那青年一眼。后来几天,那青年常常给她送冷开水。

两年后,她两个弟弟到了谈婚论嫁年龄,妈妈想快些把她嫁出去。她想多留些日子妈觉得不好,大女儿没出嫁弟弟先成亲,说起来不好听,女儿没人要似的。她爸不吭不响,只对女儿说了句:“自己拿主意,家里再挤,也不会赶你出门的。”

她妈是家里的主心骨,家事全是妈做主。她妈两次托亲友介绍的男孩她都不满意,他忽然想起,两年前那个斯文青年也许还没有女朋友。

她是有胆有识的女孩,既然母亲要她出嫁的主意已定,便去找了那青年。知道他确实没有女朋友,便开门见山,对他讲了自己的事。那青年结结巴巴的告诉她,因为是资本家成份,没能升高中,托关系考入了这单位当临时工,工资很少,家里也穷。

她告诉那青年自己没上过学,如果他不嫌自己没有文化,她也不嫌他成份不好。

妈不满意她自己做了主。那是讲究家庭成份的年月,连当兵都要考虑成份,连生的孩子说不定还受影响,今后怎么过日子哟!她妈说:“好男儿不当兵,好铁不打钉”,连兵都当不成,不好。

她爸又只说了一句:“自己拿主意,就是将来不要后悔被人家笑话。”

她不在乎他的成份,还不相信他家真的很穷。俗话说,再瘦的骆驼也比马壮,穷也能倒腾出来个千儿八百。过门后才知道他家果然穷,空戴一顶资本家的帽子。她没有后悔,决不让人家笑话。她是嫁鸡随鸡、嫁穷随穷的那种小城女子,进了他家就是他家的人。

她觉得他其实很优秀,是块当不成兵的“好铁”,虽然才读初中,从小跟父亲学过古文很有些文才,靠自学还会许多技术,写写画画、电气木工样样行,只欠力气。她从小劳动惯了,有的是力气,一定会万事如意。他也很有信心,还鼓励她说:“古话说:‘两人同心,其利斩金’,我们一起努力”。

后来她做了保管工作,工作外还养猪养鸡,加班加点打零工。她从小过惯苦日子,一个咸鸭蛋几颗腌大蒜能下一顿饭。

一次过节没钱,她忽生灵感,借了一只竹篓子,买了一对电池,夜里去田边抓蛤蟆,一个晚上抓回来好几斤,过了一个美味的“蛤蟆节”。

靠着勤快持家和精打细算,家里算过得很可以,屋子收拾得窗明几净,事事四停八当,样样熨熨帖帖。

虽没读过书,其实还是认得一些字。她天资好,在社会上的日子长,锻炼得能说会算。她买卖时心算可快了,连穿干部服的人都说她心算很快,讲起话来也头头是道。

过门没多久,一街政府干部气势汹汹的敲门,要她婆母去打扫马路。她拦在门口对那干部说:“你进来帮我把厕所扫了!”那人愣了。

“你凭什么叫我帮你家扫厕所?”

“你凭什么叫我婆母去扫马路?”

“她是资本家的老婆。”

“她也是工人的婆母。”

“她要改造。”

“你也要改造!”

“以前是她扫的。”

“以前我还没有嫁过来!”

“是主任通知的。”

“你叫主任亲自来通知!”

“主任没空。”

“我婆母也没空!”

“今天轮到你婆婆。”

“我是资本家的儿媳,我去扫!”

“你是工人阶级,不敢叫你去。”

“让老人家去,我这儿媳会遭天打五雷轰的!”

“反正你婆婆得去。”

“我婆婆就是不能去!”

“你要负责。”

“我会负责!”

“我要主任来叫。”

“主任是我婆母的堂妹,很久不上门,正好请她上门!”

从此,街政府再没人来叫她婆母去打扫马路。日子慢慢的好起来了,她心里非常满足,一穷二白又怎样,马上就住上了崭新的楼房,谁还敢笑话我!

有人怀疑她家有钱盖楼房,要查经济问题,还让他丈夫去农场劳动,五天过去了也没回家。她去找了丈夫单位的局长,带着两个孩子坐在局长办公室的合成革沙发上,等着把他丈夫放回家。她明白告诉领导,今天就在这里等丈夫回家;等钱买米下锅呢!

局长从文件柜拿出一张盖了圆图章的纸递给她,告诉她,这是局里的决定。她唰地站了起来,然后慢慢的坐下,对着局长把那张“通知”撕了:“我不识字,只知道丈夫没有经济问题,他从来不管经济。房子是靠辛苦,靠亲友来‘银会’凑的钱,家里有帐单,还有欠条。你们违反政策,没证没据乱扣人,我告你们!”

局长听局里的人说过这楞女子仗着工人出身天不怕地不怕,还有个亲戚在上级政府,第一次见面就这样火辣辣。犹疑了一刹那,从地下把撕坏的纸捡起来,在上面批了“补助生活费十元”的条子,要她先去买米。还告诉她,会通知她丈夫星期六回家。她溜了一眼“十元”二字,抿了抿嘴唇,说了声谢谢。

她真高兴,出门后猛亲了两个孩子,赶快回家告诉婆母。她婆母笑着说:“你也真横!”

他们终于白手起家把日子过好了,两个孩子分配了满意的工作,一家人和和美美,没人再小瞧他们。乔迁的大喜日子,把亲戚朋友都请来了,婆母的堂妹也来了。

因为劳累过度,丈夫没等退休年纪就离她而去。她过门后开始认字,把旧报纸的大标题剪下贴在灶台旁,一边做饭一边认字,认识了不少,丈夫去世时的挽联是她自己写的,虽不对仗,表达了她的心愿:

几十年白手起家,艰辛中重振家声;

留余生夫去虽难,儿女会继承父业。

他丈夫一个皈依佛门的同学,领弟子来做了道场。那是初中同学,也因为成份不好没能升入高中,后来将余生奉献给佛。

他们一伙初中同学因为不能升高中,“年少不知世事艰”,常在一起说说笑笑。还议论过“有成分论,不唯成分论,重在政治表现”“可以教育的子女”的问题。一同学还说,哪里就一定官生官,民生民,司令生司令,勤务兵生勤务兵。

如火如荼的年代,有人揭发他们自以为是“读书种子”,在一起发泄对社会正义不满,阴谋推翻无产阶级专政,打成了“狗崽子小集团”。有的不幸死去,有的离乡背井,有的皈依佛门,也有的后来当了老板或官员。他们共同送的挽联是:

喜今世虽步履维艰,至真至诚如同手足。

盼来生更真诚友谊,天长地久情胜亲人。

皈依佛门那同学送的是挽幛:斯文天地间,至乐在山水。

本文已被编辑[川菜]于2008-8-20 18:37:25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带雨的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川菜
☆ 编辑点评 ☆
川菜点评:

在那个特定荒唐的年代,误了好多人,也害了很多人,还闹出了许多笑话。小城女子不简单,有主见,能吃苦,有胆敢为。问好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