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村权的嬗变转运来

发表于-2008年08月30日 下午5:34评论-1条

杂文

村权的嬗变

转运来 

所谓村权,是指村官所持有的权力。村官的权力在农村社会的变革中,尤其是在民主政治推进中的更替与变迁,不仅可以传达出农村历史前行的足音,还可以展现出农民心理涌动的波澜。

由于村权的主要载体是村官,在对村权嬗变的巡礼中就要对村官做出基本诠释。这里所指的村官,是指村支书或村主任这类决策人物而不是其他成员。此外,村官在广褒的屯落里还产生过许多别名,诸如“屯不错”、“四六人”、“人物”等等。这些别名除了指向在职的村官,更多的是指向那些卸任的村官。由于农村社会关系中宗族、亲属聚居的特殊性原因,有些离职的村官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或者说,有些离职的村官甚至可以凌驾、操纵在职的村官。这样,村官所持有的村权就显得诡谲多变起来。

无论村权的拥有者是何人等,我们只能视为村官。村官在古代称为“地保”,经由保甲、保长、屯长、村长等称谓一路走来,直至今日的村委会主任和村支书。无论称谓如何,它的性质却始终都是国家政权的外延部分。国家政权如同动脉血管一样伸向乡镇,乡镇之下就属于毛细血管了。然而,昔日村官的权力强度足使村民产生敬畏心理。在“山高皇帝远、此地我为王”的心理驱动下,村官极易产生一种君临天下的虚幻感觉。在法制缺失的漫长的农村历史中,村官权重的事实是有目共睹的。那么,在我国民主政治推进的过程之中,村官的际遇如何,村权的嬗变又是怎样呢?

我们无须把回望的视线拉得太长,我们且把伪满时期的村官权柄来作为村权嬗变的起点。伪满时期的村长握有收租权、抓人绑人的权力和摊派劳工的权力。这三权合并,就完全可以使村民倾家荡产。那时对农民超额收取租税,农民没有任何监督、举报的权力,更没有任何监督举报的意识。那时的村民在村长手里,无异于任人宰杀的羔羊。哪家哪户让村长看着别扭,派上你两个劳工就够你受用的了!摊上劳工的农户有两种应对的办法,一是自己去服劳役而冒九死一生的危险,二是花钱去买劳工,这笔钱落入村长腰包后不一定支付给去劳工的人家,因为他所摊派的劳工有许多都是额外附加的。那时的村长因此被赋予了抢男霸女的特权,村长由于拥有掌控村中各户兴衰祸福的权力,可以勾引任意的村妇,只要村妇有意媾和,男人干预是要惨遭毒打甚至被人以各种罪名置于死地的!那时的村权鼎盛是以两个薄弱为前提,一个是国家法制薄弱甚至苍白,另一个是农民依法观念薄弱甚至苍白,在这两种薄弱的基础之上,村权所制造的冤屈与罪恶就可想而知了。

随着历史车轮的滚动,村权被携带进生产队体制时期。这一段历史区域大约可以由改革开放回溯二十年,即上一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这一历史时期里,人民群众已经当家作主,社会尽管限制了仗势欺人的现象,而相关体制、法规还极不健全。尽管没有了剥削压迫和抢男霸女,而村民的大部分利益仍旧掌控在村官手里。

那么,这个历史时期中的村权究竟有多重呢?首先是,村官可以直接参与计划生育处罚,由于农民重男轻女和多子多福观念的浓重,多生育几个孩子和遭受怎样的经济处罚将由村官实际操纵。由此,村官在某种程度上掌控着各家各户后嗣兴衰的权力。这个权力尽管没有明文规定,而它的实际权力强度已经达到了这种程度。我可以用最为严厉的处罚来使你破产进而“绝户”,我还可以用轻描淡写的处罚来为你争取时间从而后继有人。仅此村权之一点,就足以使得村民对村官敬畏几分了。

再者,村官可以直接参与宅基地审批工作。你想盖房?你想在什么地块盖房?你想盖几间房?这都将取决于村官对申请农户的愉悦程度,请吃请喝自不待言,对村官的长久敬畏和心理屈从是农民必备的心理修养。另则,参军的机会也大体掌握在村官手里,六、七十年代的参军是农村青年追寻人生前景的主要途径,荣复专业军人高比例的安排工作早已使千家万户心照不宣,那么,把有限的名额垂青与谁不正是村官的权力所在吗?哪家的孩子若想走出山野出人头地,除了自身的条件之外,就得巴望村官的特别关照了!可以想见,当时的村官常年有人请吃、常年不在家吃饭就不足为怪了。还有一个更为潜隐的权力,那就是当时各行业招工招干的内部考试也经常惠顾农村,这样,村官就可以十分顺遂的把自己的亲信、亲眷推上腾达之路,这种县官不如县管的权力强度还不令人羡慕吗?

村官还可以利用某些机会为农户申报社会救济,也可以利用手中的村有财务直接惠顾哪家哪户。这样,村官对农户兴衰的全方位掌控权力已经十分了得。因此,当时村落里所风闻的村官与某农妇的风流韵事就屡见不鲜。总之,村权在封闭落后的村落里的显赫程度是令人刮目相看的,村官也因此在自己的领地上找到了皇帝的感觉。或许就在村官们皇帝梦正酣的八十年代末期,历史在此时苏醒,一部重塑村官、重整村权的法律在酝酿成熟,九十年代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由试行到正式实施,由肤浅认识到深入灵魂,至少经历了几年的渐悟过程。它真正走入千家万户的时间应该是九十年代的中后期。这时,一句叫做“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实践”的理论把这部法律捧给了农民。在以往村权淫威下谦恭度日的村民们刚一看到这部法律的时候,不禁欢呼雀跃欣喜若狂了!他们十分庄严的履行着自己神圣职责,参与着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当时的村落里真的出现过艳阳高照的时日!

这个四位一体的管理机制彻底惊醒了昔日村官的帝王梦。在第一次民主选举之后,昔日村官纷纷落马,村村的街道上不见了背手溜达的村官身影,户户的饭桌上不见了村官盛气凌人的声音。与此同时,村民倒是神气活现起来!自从这些粗壮的大手上被赋予了选举、监督的权力之后,农村里的“爷”就被切换成几副面孔,这样的面孔有时是选民,有时则是当选的村官。而具有选举权利的农民才算是真正的“爷”,那些当选的村官即使走马上任也是提心吊胆,他们知道选民手里的选票是决定自己官运的“爷”。

新当选的村官十分敬重投了自己票的村民,他们尽最大的可能来满足这些选民提出了各种要求,以此来为下一次换届准备选票。在这期间,村官的责任感、进取心都在逐步淡漠,他们无法对村民中表现出来自私、狭隘、狂傲行为进行约束,因为这种约束势必要惹人,要降低群众中的支持率。在这种村权疲软的情势之下,计划生育政策又纳入了法制轨道,村官们已经照顾不了谁,也苛刻不了谁了;宅基地审批也有章可循,该批的你不敢不批了;征兵和招工工作都跨越了村级权限,你再想照顾亲眷就只能是一相情愿了;社会救济也明确了具体条件和标准,你再搞厚己薄彼,我可以到乡里、县里去访一访、问一问……

在这种历史变迁中,村民对村官的恭维已经由诚恳需求转变成礼节性尊让了。有些村民竟然直接质问村官:你要是惹脑了爷们,下届就让你滚蛋!这里所指的“惹脑”自然不能排除是否拒绝了某些人的私欲。因此,村权由村官向村民倾斜,如果不添加许多附加条件的话,农村的事情并没有因此而万事大吉。

农村中村官权重的弊端正在转化为另外一种弊端,这就是农民整体素质与所拥有的民主权力的不尽匹配。目前,许多地方已经出现了农民公共意识薄弱进而毁坏村容村貌、农民卫生意识薄弱进而乱倒垃圾、农民责任感淡漠进而出卖选票的现象,农村的脏、乱、差状态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我们当然要把农村改革的成绩视为主流,把农民中的决大多数确认为是党和政府所侍奉的主人。然而这种确认并不妨碍我们对农民所表现出来的自私、狭隘、蒙昧与偏颇陋习的批评。如果我们把农村民主看作是村权由一人向众人游移的话,那么,由权柄牵引的私欲也在由一人向众人游移。并且,这种游移应该引起各级政府的足够注意。在揭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正视一下农村宽松的精神空间:目前农村主要的官方声音是富民、亲民与惠民,而实在缺乏那种应有的村规约束和素养教育。似乎我们的农民兄弟都是一些品德高尚只差贫穷的圣人群落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终归还是稀疏的声音,用这种声音来保障农民健康的履行自身的民主权力,显然是杯水车薪的。

于是,村权在这里发生了又一次嬗变。这次嬗变的主要特征是,一,村官对换届的忧虑。三年一选的现实不能不引起现任村官对下一届选民的培育与保护,这样,村官们就要最大限度的满足村民对他的各种要求,包括那些不合理的要求。这样,村官们就难以放开工作的手脚,因为他们的官运掌握在选民的手里。二,选民对村官的要挟。农村中的资源发包与土地发包等利益之争势必要表现在公私之间,这样某些选民就要以选票承诺来要挟非法利益。因为在选举机制中是认票不认理的。选票上只能体现选民对候选人的好恶态度,而无法体现候选人在上一届工作中的整体功过。这样,许多村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想法倒是符合实际需求的。因为当选村官的当选资格中没有综合素养、没有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的客观评估,当选村官的当选资格仅仅是选票的多寡。而这张选票所体现的是公心还是私欲就无人问津了。

应该承认,所有法律都是现实生活的迫切需要从而对现实生活具有指导意义,也应该承认,所有法律一经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也容易僵化从而被各种对策所淹没,因而,法律的完善与修订是难以回避的现实。

世界上的不变规律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们在思考村权嬗变的过程中,已经发现了由专权到民主、由民主到涣散的变异现象。这种变异是超常规的,也是合常规的。因为任何理性都要在感性的掘进中跟踪提升。那么如何才能保证村权的健康行驶呢?

当然是村官的选拔问题。从村权嬗变的历史过程中我们被告知:绝对专制和绝对民主都将被私欲利用,民主应该也必须在整体意志的指导下实施。伟人毛泽东倡导的民主集中原则实在是不可忘却的法宝。由此可见,那些鼓吹纯民主或西方民主的声音至少没有普遍意义。那么村官选拔中的整体意志应该包括什么呢?首先是综合素质,然后是文化程度,再就是实际工作能力。这三项合一的指标应该由选举机关掌握,至于这三项指标的提取就要认真走访了,我们在不能忽略群众中的诡谲因素之外,还应该相信群众中的公正心理,相信群众就如同相信真理一样不可动摇。

这种选票之外的附加条件十分重要,我们实在希望这些附加条件能够协助选票把真正称职的村官选拔出来,如果能让村权向有利于人民的方向嬗变,完善和修订一下选举办法又何尝不应该呢?

农民的福址是在健康村权的指导下来建设自己的幸福家园。

2008-4-20日于

丁香书屋

作者通联

email:zhenshan11@163·com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转运来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帘外落花点评:

制度和政策会越来越好,和谐发展需要一定时间积累经验,有问题可以解决问题。

文章评论共[1]个
转运来-评论

多谢帘外落花的点评。at:2008年08月31日 下午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