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文人的为人转运来

发表于-2008年08月31日 晚上9:12评论-4条

文人在整个社会群体中应该是受人尊敬和钦佩的一个种类。起码,文人是一定文化知识的拥有者,更是一些文章名望的拥有者。如果对文人为文的心态进行追问,那么,答案一定是因为学养丰厚而操笔,因为济世情怀而行文。那么,文人的生态景观就当然是崇高而亮丽的。他(她)们在文章(含其他文学文艺样式)中表达了对真善美的推崇与追求,在个人行为中难道不也应当是敢爱敢恨、敢歌敢哭的义勇之人吗?如果说文章是文人代表公众对社会的发言,那么,文人在为人处世上就不应该与文章判若两人。一个文章与处世截然不同或不尽相同的文人实在是令人大失所望的。

文人要分许多品位和等级。大家、名家、大名气、小名气等等。在所有等级中,文章与为人不尽相同的确实是一种客观存在。时下有些颇具才华的各类写手,尽管他们有文章满天飞的显赫声名,而对颓败的世风、沉沦的习气却置若罔闻。他们在文章中面对邪恶慷慨陈词,在为人处世上却修炼得十分乖巧。我认识的文人中既有公开声称“我对腐败不敏感”者,也有视声色犬马为“这是人性中固有的”自然主义者。听得出来,他们自以为“看得透,怎奈何”就泯灭了文人所具有的理性与刚直。他们热衷于世界潮流或民族习性等高深话题的探讨,对底层疾苦与百姓艰难却不屑一顾;他们所称道的是田园风光的绚丽和民俗风物的趣闻,对因地域闭塞所致的百姓蒙昧却无动于衷——总之,他们追寻的都是轻松愉快,回避的都是苦涩艰辛。

当然,这些文人关注的也都是文人应该关注的话题,问题是,文人的使命不仅是民众的教化者更应该是世风的改造者。而这些文人,他们不仅没能改造世风,反而被世风给同化了!世风告诉他:你悲悲壮壮有啥用,还是说一套做一套的好!于是,这些文人就遵命而行!

孔子应该说是中国文人的鼻祖。他主张的“君子忧道不忧贫,朝闻道夕死可矣”不仅是传统文人的行为准则,也应该对当代文人具有借鉴意义。其内在机理是:你既然承接了世间的文明成果,充作文人,你就已经肩负了把这些文明成果传递给世人或把这些文明成果变成物象(改造世风)的历史使命。不然的话,你岂不成了只承接不传递的历史窃贼?依我浅见,文人且不可掉以轻心,文人实在是一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社会角色。其原因在于,文人拥有大量的文明文化知识而其他人等却不曾拥有;文人肩负着承传文明的使命而其他人等却无法肩负。因此,文人的沉沦要比其他人沉沦更加令人沮丧和痛惜。文人对现实的逃避要比其他人对现实的逃避更加令人触目惊心。这里,我对文人的概念作了高度评估,我所指的文人是那些承接了文明文化成果又传递了文明文化成果的人,而只承接不传递的人是当不起文人称号的。他(她)们充其量不过是文明的窃贼或文化的反动派。那么,文人的特质何在呢?

真正称得起文人的人应该是以匡正世间精神走向为己任的人。因而,文人不仅在盛世太平中高唱赞歌,也应该在黑暗的夜晚高举燃烧的火炬;文人不仅在励精图治的人群里鼓劲加油,更应该在灵魂萎靡的队伍中举起向上的大旗。鲁迅就是这样的文人,在内忧外患的境遇里,鲁迅没有丝毫的退却与休闲,他一手为润土、孔乙己们诊病,一手去指斥乏走狗们的丑恶嘴脸。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耸起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脊梁;瞿秋白也是这样的文人,凭瞿秋白的才华,他不去从政也完全可以在其它领域名垂青史,比如文学、文学批评、翻译等等。他在开报告文学先河之作《饿乡纪程》中表露了在黑暗中不屈的品格。他有那种在“酣睡中存在,比消灭还残酷”的豪情;他第一个翻译介绍了普希金、果戈里、托尔斯泰和高尔基的作品,用这些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滋养着千疮百孔的国人精神。这个才子加勇士型的文人形象曾引起我长久地思索,这里不仅有着生命等级的一般观念,更有着大乘精神的沉重话题。我从而理解了什么是崇高,什么是卑微,什么是顶天立地,什么是蝇营狗苟……

高尔基所以让我们尊敬,也不完全是因为他的文学成就,在许多知识分子身陷冤狱的时候,他曾直接向列宁发出大声的疾呼;左拉所以令人尊敬,也不仅因为他写了许多有名的小说,更因为他面对德雷福斯冤案发出了《我控诉》的声音。他们是作家,更是人类尊严的捍卫者和良知的表达者。他们的为文与为人是高度的统一,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民。

我们的文人一般都具备枪唇刀笔的高超技艺,经常声闻法庭上的文案官司,而这些官司都是文人自身的维权之争。当然,自身维权也是好事,象戴煌、邵燕祥等人为河南农民曹海鑫冤案发出呼吁的又有几人呢?文人因为拿笔写文章而有了知名度,有了知名度就有了社会威慑力,如果用这种威慑力去接济弱势群体,岂不是一篇活生生的道德文章吗?

文人当然靠文章对世界发言,如果用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行侠标准来要求文人也有失公允。只是,文人的禀赋就应当决定他(她)的行为准则。那是一种真性情在文章之外的自然流露,那是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济世情怀,那是一种难以克制的率真与刚直,那是一种足以使文章光耀千秋的大乘精神。

我们无法否认那些圆滑卑微的文人也能写出一些绚丽的华章风行当世,我们更应该坚信,在时间的长河里放射着永恒光芒的文章一定属于鲁迅、高尔基、左拉、邵燕祥类型的文人。

这样的文章里有真情,真情是无法复制的。

写于05年6月10日中午于丁香书屋

作者通联email:zhenshan11@163·com

本文已被编辑[悲秋道人]于2008-8-31 22:47:17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转运来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悲秋道人点评:

文章的真情是无法复制的——伟大的作品永远属于那些伟大的、有人格魅力的作家。

文章评论共[4]个
悲秋道人-评论

期待朋友首发文章。at:2008年08月31日 晚上10:47

菊梦悠悠-评论

现实和梦想之间永远存在差距,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大染缸,就算是有人格的文人,在世俗面前,还能坚守原则吗?at:2008年09月01日 下午6:14

菊梦悠悠-评论

知道你是一个有正气的人,希望你一切都好。at:2008年09月01日 下午6:15

转运来-评论

感谢菊梦悠悠、悲秋道人的光顾!at:2008年09月02日 清晨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