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清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喜欢上读书的,但自从信服了“书籍是知识的海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名言后,我就没有停止过对书的渴求和阅读。
面对浩如烟海的典籍,面对不断推出的新书,我真如海边漫步的少年,不停地弯腰拾贝,间或举目远望,完全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书海,思接千载,接受心灵洗礼,增进个人学识,我感到了自己的充实与渺小。有书可读,在很长时间里都是我的一项基本生活内容,也是一份生活的满足。虽然后来步入社会,我感到个人社会生活方面的欠缺,曾一度想少读书,多实践,但习惯了读书,做“文化人”的我却总挡不住书籍的诱惑,仍然不断地“误”入书海。
1997年,工作不久的我毅然加入一家图书俱乐部。从此,书籍更是主动来诱惑我,而我也多半抗不住俱乐部提供的小小优惠与图书的巨大诱惑,不知不觉几年间我又买了不少书。当然,买得起的书还太少,但想读的书却总是很多。每当走进一家大点的新华书店,我总是流连忘返,暗自惊叹于现在的书出得这样快、这样全、这样诱人。
知识的海洋广阔深邃,多读书的人才能博闻广记。直到目前,我依然庆幸自己年轻时读过许多书,特别是在文史方面,拥有较为广博的知识底蕴,可以从容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常识和考问。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个人无缘一一深入其中,而书籍却给了自己间接了解、深入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书中所展示的社会生活能在意无意中丰富个人阅历,扩大个人生活空间。多读书,善于读书的人往往能够理性思考、应对人生道路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变故,客观看待人和事,做出正确有益的抉择,而不至于在挫折和意外面前一蹶不振,或是做出极端的举动。
好书如益友。回首读过的书,很多书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和有益的营养。特别是《革命烈士诗抄》、《忏悔录》、《傅雷家书》这三本书在做人、成长的道路上教给了我许多,对我的人生道路发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初读《革命烈士诗抄》时自己15岁。年轻的我读罢那一首首豪气干云、大义凛然的诗词,深深地被先烈们为国为民忠贞不渝,在血与火、生与死考验之中写下的诗作所打动,所感染。一段时间来,自己热衷于抄录烈士诗词、言词,在思想和人生价值观上则深深受到了先烈们的影响。可以说,自己重视一个人的社会价值,看轻个人利益,认为人生在世要干一番事业,要多做对社会有益之事等等,这样的人生观与追求主要就源于这本书(也包括《革命烈士书信》。现在看来,这样的认识或许有些“左”、有些“傻”,但年轻时的教育对人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毕竟这也是一种有益的影响。我依然感谢先烈们的诗词与启迪。
接下来对我产生深远影响的书是卢梭的《忏悔录》。要说此书的影响,可提取一个关键词“真诚”。卢梭真诚、坦率地讲述个人遭遇和自己的情感经历,让我在即将迈进社会(在外求学)之时,将真诚视为人生必备之品质,甚至是第一品质。虽然卢梭的经历还有其复杂的一面,个人在此后的社会生活中也渐渐认识到“真诚并非人生惟一的通行证”,但真诚依然成为我做人的第一准则。对人、对事,特别是对友,我都始终坚持真诚面对。
第三本对我产生深远影响的书是《傅雷家书》。傅雷先生对孩子的谆谆教诲给了正在探索人生之路的我许多启迪和教益。这就要是如何面对情感与理智,提高个人修养,特别是艺术修养等。现在想来,自己在面对人生波折时能相对平和心态,对待情感真诚而有度,注重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等等,都得益于傅雷先生的书简。
书籍如人生之窗,读书如开窗阅世。当我打开那一扇扇书籍之窗时,我的眼前呈现出无尽的风光,让我赏心悦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直是我的理想。我相信,文字的书要读,社会的书也要读。两者都是必需的,也相信两者是可以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在知识经济大潮袭来,在社会日益进入网络时代之时,我依然不会放弃读书,因为书籍对我有着永恒的诱惑,而它们也能为我提供无尽的空间,丰富自己的人生世界。
本文已被编辑[文清]于2008-9-1 14:25:26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鸿羽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