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听到,或者看到“欢迎批评”一类的标语、词语,也许你有用过,我也许也有用过,不少人都有用过,甚至不止一次在一些场合用过。
但是,实际上呢?一旦有人真的站在你面前对你指出这不好那不对的批评,而我们受批评者都会在那个时候退缩,如同遇到了点击雷轰,然后采取拒绝,回避的各种形式,进行毫无意义的为自己辩护和解释。
这种经历我想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如果批评你的人,他不懂得语言的修饰,不懂得批评的艺术,那么,你首先想到的是将责任推卸,还有更堪者就是:
“大家都一样,跟我也差不多,你为什么单是和我过不去呢?”
“你为什么不那一个镜子,照照你自己,有什么资格,有什么权利批评我?”
要不然就是“我没得罪你,你何必这样。”这一类的无理反应,在普通的大众里面却不少见。
耿耿于怀更是一种无声的抗议,因为批评你的是你的上司,所以你不能顶撞,只有耿耿于怀,在工作中,你便会用一种消极的态度来进行抵抗。
在你受到批评的时候大发雷霆的时候,批评你的一定是你的同事,你不只会顶撞大发雷霆,而且还会对对方进行讽刺或者挖苦,然后伺机找机会报复。
如果是你的知心朋友,或者是你的同窗好友,你不会和他们翻脸争吵,不过你会在后面怨恨他们无情无意,让你没了面子,背叛你的朋友之情。此时,你也许会就这样把你们的友谊大上一个大大的句号。
接受批评与否,其实是个人的素质和品德,人们清楚,拒绝批评不是可以就这样免受批评,而且,在你拒绝批评的同时,也无意中失去了真诚的忠言善语对你的忠告。甚至,也将是拒绝别人对你的信任与起码的友谊,还有对你人格的尊重。
如果你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和自尊,还是怕你的过错和缺点,被别人看穿而影响你的前途,毁坏了你的名誉而影响了你的成功和发展,你一定会用各种方式来拒绝批评,逃避批评,很少人能用心的去体会别人的批评是对你的关爱,是针对你的行为而不是你的人格。
所谓“忠言逆耳”这话说得一点也没错。
在看到别人犯错的时候,特别是看到自己的亲朋好友,在犯某种错误的时候,很少人能够想到“人无完人”的道理,更没有多少人能够面对别人的批评,去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心态。应该说,突来的批评很少人有临时这样的理智。
保持平常的心态,是一种人生境界,它不会是让人消极的,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更不会是在宣扬万物皆空,击人与次失败的劝人遁世的东西。
走出这个拒绝批评的心态,只是靠一些简单的告械一下以后,要虚心接受别人的善意批评是很缺乏说服力的,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心态,理智,和一个人的心理素质。
在此,我也一样有着前段的心态,希望表达出对批评的感受之时,自己也能以此为戒,虚心的接受来自任何地方,任何朋友的善意,起码,也自己约束一下自己害怕批评的心态。
世上很多人都会有一种心理,或多或少的一种心态,那就是自高自大,容易受到“马屁精”一拍就翘起尾巴的状态,听到一两句瞻仰夸奖的语言就把持不住,好像神仙飘飘然的要上南天门了。呵呵……,我也有过。我想有些大人物也难免有这样的心态。
记得小学时候老师讲过一个伊索寓言里的乌鸦受不了狐狸的夸奖,夸它“羽毛漂亮”啊,“嗓子动听”啊,结果高兴的一张开嘴就掉了一块辛辛苦苦的来的,已经在嘴口的肉。也许在世人当中会有不少这样的人有寓言里面的经历。
普通人如果听到赞誉自己的语言,就会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大人物也在所难免。不然,纪晓岚怎么能在乾隆皇帝面前官运亨通呢?
-全文完-
▷ 进入青山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