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闹地沸沸洋洋的电影《功夫熊猫》,刚刚冷下来,又一部好莱屋式电影《木乃伊三》又接踵而至,又有一场口水战拉响了。这场面当然也够史诗的。
熊猫是一国之宝,怎么随意让别人拿去当摇钱树呢?作为争论,幸好国际上没有个文化专利,若有,好像熊猫也没咋被那去申请,倒是当礼物送人的到挺多。这就怪不得人家了,人家可以让咱的偶像宠物边说英语,边耍大刀,那是人家懂得如何开发并最大限度的利用偶像在民众所起的作用。
作为咱的皇帝,可没那么幸运了,要一会儿说古汉语,一会又要跟几个老外pk英语,那可为难咱的始皇帝了,这儿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熊猫来中国可讲英语,从不说华语,为什么秦王在自己的帐篷里还要讲英语?也许,现在的熊猫的身价远远超过了作为木乃伊的嬴政了。成了大牌,当然说话,得说自己的话,无论走哪。
暂且不说这个,谈谈造型吧。熊猫倒是憨厚可爱,有些原汁原味儿,倒是那位大仙,也就是圣人,乌龟大师,应该好好研究一下,也许是机缘巧合,或许他们参透孔子的心思,这乌龟倒挺有中庸之道,不是吗?是赞誉?还是暗讽?答案,怕只有他们才知道。至于我们国人,这个问题倒要好好探讨一下。
该谈咱的皇帝了,哎,这改革开放的风,也能刮到皇帝的墓里了,也只能怪嬴政贪心,谁让他整那么多陶俑呢?连同他自己,就只能当合资的对象了,于是他们便变成木乃伊了。若秦王再世,不知又要死多少人了。这又要让人联想起另一部片子,《苍狼》。对蒙古国来说,成吉思汗发的火不会比秦王小的。
这就得回到第一个问题了,秦王没翻译的问题了。这是谁造成的,是自己,还是外资,市场?这个问题,愚鲁的我是不能回答的,当然,我还是希望看到,秦王站在百万子民面前,说地依旧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话,可千万不要整出,“are you ok?”,之类的句子来。
-全文完-
▷ 进入邵明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