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感谢残奥会,全社会掀起了关注残疾人的热潮,处处为残疾人着想,修建无障碍的设施,为残疾人让行,为他们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给他们以关怀。最近我们说得最多的是“无障碍”,社会越来越重视残疾人,越来越为这个群体着想,这应该是社会的进步,文明的进步。
在我接触的残疾人当中,他们一方面希望得到社会的帮助,但另方面却又拒绝给他们特地的“关怀”。在他们的内心中,更多地是坚强,但却也少不了那隐隐的脆弱。我们不否认政府对残疾人关注、给他们的生活提供便利所做出的努力,但从残疾人的内心来讲,可能更希望得到的是一种认同,而不是怜悯。我曾经组织过一次关爱残疾人的活动,当我们的队员对一个肢残人表达内心的感想时说了一句:“你真的太难了!”残疾朋友明显感到不悦!我后来对这个队员说,我们在他们面前不能流露出一种可怜,叹息,应该用“你真棒”,这样的语言去鼓励,去感染。他们在更多的时候会害怕社会以一种另类的眼光去看他,恐惧过度热情的关怀,因为越是这样,他们越是会产生一种暗暗的自卑,会感到自己对社会的负累,这样想法致使自己生命解脱的例子实在太多太多,可以说正是我们的过分关怀成为了这些悲剧的杀手。
我在见网上发了《不屈的生命更加精彩》后,网友们纷纷回帖,大家感到最为记忆深刻的是最后我所写道的“生且不易,挑战犹其。”我们在以自己的方式给他们鼓劲加油。我想,即将开始的残奥会给了他们以舞台,一个不屈生命力量彰显的舞台,一个自尊自信树立的舞台,一个让我们感动的舞台。一个残疾朋友给我打电话说,为什么叫残奥会,为什么叫“两个奥运,同样精彩”,这是否将我们另外看待。他佩服的是在刚刚结束的夏季奥运会上的波兰乒乓球运动员娜塔莉?帕蒂卡和南非游泳运动员娜塔莉?杜?图伊,他们在通过自己的拼搏在争取一种认同,他们不想被别人看作是残疾人,另眼相看。另设残奥会,我想这是不是我们一方面在尊重他们,也许还在暗暗伤害他们。
我们会怎样去看残疾人的比赛?有网友说“我始终觉得观看残疾人比赛本身是个很残忍的事”,我们准备好了么,你可知道在残奥会,对运动员的尊重体现在一些细节上,对脑瘫等残疾人运动员的举止不应议论、嘲笑。比如一些坐在轮椅上的运动员用自己的特殊方式去拣球、拣标枪等,志愿者或赛场工作人员看到他们的困难举动热情地前去帮忙,反而遭到拒绝,请充分理解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残疾人运动员,他们要展现自己在运动竞技上的不同凡响,还要展示自己在其他方面的能力,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扬。我们可以想像,在赛场上多少会有地些让人忍不住的笑声,但你可知,你已经在严重伤害他们了。残疾人自强自立的精神,勇于自我挑战的勇气,体现了人类在自我完善过程中不断进取的精神,这些应该是我们最应该学习的。
我们关爱残疾人,给他们设置“无障碍”的设施,为他们的生活提供方便,我们也应该做到心与心的“无障碍”, 感受同一片蓝天,拥有同一个心灵世界!关怀他们,但绝不是可怜!在观看残奥会时,为他们喝彩,为他们感动,同时也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
-全文完-
▷ 进入家住府河边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