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红楼梦》一书,14、5岁的时候,就读了第一遍。古典名著《红楼梦》里,女主人公林黛玉所居为潇湘馆,而潇湘馆内植物的布置主体是竹。因为喜欢红楼,喜欢潇湘馆,喜欢林黛玉的缘故,便也从阅读《红楼梦》开始,喜欢上了北方根本就没有的竹子,因而在生活中对竹子也多了一些关注。
竹子,属于单子叶植物中禾本科的竹亚科,它形态特殊,非草非木,茎有节且中空,一般呈常绿乔木状或灌木状。早在人类诞生之前,竹子就已经在地球上生根发芽。竹子在全球分布广泛,就分布量而言,亚洲居第一位。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而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竹子均并列其中,可见竹子在我国人民心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人民历来喜爱竹子,中国也是世界上研究、培育和利用竹子最早的国家。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已经反映出竹子的使用,确切记载源于仰韶文化。
在中国的传统中,竹子象征着生命的弹力、长寿的象征。竹的温文尔雅,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表示文人刚直不阿、有节气、有骨气,象征的是很高的品格。中国的文人里面,在晋朝有七个了不起的文学家,称之为“竹林七贤”,用竹子来反映这七个文人的人品。竹,自古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是一种清高、圣洁、坚贞的象征。难怪高唱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东坡,同样也吟出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另一番向往。
文人爱竹,古已有之。曹寅的“水文帘外立晴画,袅袅亭亭三十竿。”三十竿竹子袅袅亭亭像帘外一幅美丽的晴天图画;李贺的“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写出了竹的几分哀怨;范成大的“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在竹中写出了含泪的离愁。白居易《养竹记》一文中,更是以竹喻人生,晓以树德修身处世之道:“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文人爱竹,不单是爱它的秀美,更因它的高洁,刚正不阿的性格。“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是竹的刚正;“凌霜竹箭傲雪梅,直与天地争春回”是竹的自信;“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竹的坚强;“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是竹的清高……
在古今庭园中,几乎无园不竹,居而有竹,则幽簧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正如诗中所写的“竹窗红苋两三根,山色遥从水际门”一般。挺拔秀丽的竹子,四季常青,姿态优美;叶子潇洒多姿、形状千奇百态。纤竹的那翠绿摇曳的身姿和色彩,真有几分似惹人怜爱的水乡少女,于柔叶中可见云水之心;更又有几分似静以修身的君子,于纤枝中足见苍松之风骨。那嫩绿色的枝叶边摇曳生姿,便似有竹韵声声,于这喧嚣红尘里平添了几分清凉。
当人们给湘水出口处的洞庭湖君山出产一种竹子起名“斑竹”时,又有了“湘妃竹”的美誉。《红楼梦》这本书中竹子是潇湘馆的标志,也是林黛玉的象征。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写,宝玉问黛玉住哪一处好时,黛玉便笑道:“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幽静。”是的,世间之大,喧嚣之处甚多,幽静之地甚少。这翠竹掩映的寂寞凄清的环境,展示着黛玉沉郁的生活画卷。看红楼的的时候,我会想象葱郁的竹子就挺拔在黛玉那潇湘馆的窗外,蓬蓬勃勃又落落寞寞。潇湘馆里有千百竿翠竹遮映,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参差不齐的竹影,浓淡不匀的苍苔,竹如其人,纤纤弱弱,哀哀怨怨。当看到黛玉“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时候,我也为竹子伤心了一回。“天尽头,何处有芳丘”,黛玉走了,竹就这样寂寞着,成了灵魂的守望者。不知为什么我总会把竹和黛玉联系在一起,也许《红楼梦》给我灌输的就是这样一种“竹如其人”的状态吧!
喜欢生活在南方的竹子,它和我们民族有着不解的因缘。竹简、毛笔,成就了中国古文化源远流长的功果。而百姓们的日常生活,又何曾须臾离开过竹?竹箫、竹笛,是竹之灵性的吟唱。鲜嫩的竹笋是我最喜欢的食物,笋衣包成的粽子又是那样的异常清香。还有竹筏、竹帘、竹席、竹床、竹椅、竹筷、竹帚……卑微的用途中,有着一种质朴无华的奉献。它不需要肥沃的土地,在荒山野岭中默默生长,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顽强生存。所以,竹子自古以来都深受人们的喜爱。
竹子虚心文雅的特征,高风亮节的品格为人们所称颂。经风经雨中看到了竹坚韧不拔的毅力,能在逆境中顽强生存,给人给人一种清峻、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可为人师表,令人崇拜。它的坦诚无私,朴实无华,不苛求环境,不玄耀自己,默默无闻地把绿荫奉献给大地。竹的叶枝如片片绿色薄云,含蓄沉稳,欣欣之叶中透露着清疏淡雅,文弱飘逸,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的淡定,永那么的从容,那么的平实安静,不事张扬……
我在中国的北方,难于看到竹子。然而我特别喜欢竹子,但实际上我和竹的接触并不多。我在许多文人的书里读到竹,在画里看到竹。多年来,一直没有看到过真实的竹,暂时也没有机会去翠竹绵延的竹海旅游,总感觉有种遗憾。前段时间,在央视四套的《走遍中国》节目中,看过一次对广东肇庆市广宁县面积达104万亩的全中国最大的竹海的介绍。看节目的时候,仿佛自己的真的走进了浩如烟海的美丽竹海之中。随着摄像机倘徉于竹海幽林,漫步在翡翠长廊,眼前蓝天白云,翠竹掩映,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竹有阳刚之气,又具阴柔之美。三千年华夏国粹,竹君始终是东方人追求的境界。叶似剑鞘的竹子,枝繁叶茂,在竹波荡漾,连片成海。它们有的如绿珠坠地,有的又如翠云接天,那千姿百态的竹海里,竹叶婆娑起舞,摇曳万里。置身万倾碧波的竹海,只见苍翠挺拔的老竹,摇风弄雨,铿然有声;弯弯新竹,微浸绿色,处处饱含着竹的清香,其情其景其幽香,无不使人陶醉。这时仿佛自己已置身于那千姿百态的竹海里。身临其境,才感叹大自然之伟岸,不禁由衷地钦佩起这里的竹来,有什么能与这里的竹海相比呢!
竹,大自然的骄子,造物者的杰作。没有哪一种植物能像竹子一样对人类文明有如此深远的影响,东坡老先生一句“无竹令人俗”道出了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迥然不同之处。在文人笔下,竹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从容;在画家笔下,是崇尚老庄之情、追求个性之心的“竹林七贤”,让人陶醉在抚琴啸歌、舞弄如意的清高与逍遥之中;一曲悠扬的葫芦丝曲《月光下的凤尾竹》隐隐飘来,让懂得体会的人儿,在心底生出一份共鸣,思绪便随着这音乐,穿越时空,无边的弥漫……
-全文完-
▷ 进入文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